从王立军与文强的最后谈话拨开领事馆事件迷雾 (京华时报)

来源: 2012-03-10 01:00:5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

王立军和文强刑前的谈话

京华时报:你跟文强最后谈了50分钟的说法是属实的吗?

王立军:其实不要只关注这50分钟,再往前想半步,在那么漫长的时间里,我和文强的谈话仅仅是这50分钟吗?我和文强的谈话仅仅就这一次吗?不会。但是这50分钟恐怕是他生命进入倒计时至关重要的50分钟,让他多了一份平静和从容。(谈话)这里面有人性化的元素。

京华时报:你和他聊了些什么?

王立军:他之前很焦虑,第二天释然了。这就说明啊,我是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对了。这就说明我是心理学教授就对了,(说明)我是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也对了,(说明我是)现场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也对了。

京华时报:为什么?

王立军:只有这种职业,能让一个人很释然地对待一些事情,让一个人能平静下来,或者事态能够平和下来。仅仅有责任感还不够,需要有一种职业感。必须强调职业感。

京华时报:怎么对待文强的特殊性呢?

王立军:文强,他有他的社会资历和社会阅历,他的能力、他的智商,甚至说他有他超常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职业者,理解社会的时候不可能用一个公式解决所有问题。从学术的角度讲,应该用诸多的公式来应对一个问题、一个人,就好办了。

京华时报:有人猜测他的平静源于死刑方式和家人安顿?如果涉秘,您可以不回答。

王立军:你所理解的警察,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永远不能说。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办法说,因为你没做成。他家里面是没问题的,他对家人的一种期待,对组织上提出的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强,任何人,我们国家都应该维护他的权益。一个人犯罪不等于家人都犯罪。

请注意这两句

1、文强,他有他的社会资历和社会阅历,他的能力、他的智商,甚至说他有他超常的一部分。

2、“还有三分之一,永远不能说。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办法说,因为你没做成。”

文强在死前一天还处于焦虑状态(为什么焦虑?因为还有一些惊天秘密没有说,这些秘密在死前到底要不要说出来还是永远带进坟墓,只有最后一天时间了,文强十分纠结),王立军找他谈了50分钟,第二天就释然了。说明了以下情况:

1、王立军和文强谈的必定是“三分之一永远不能说的以及三分之一没有办法说”的事情,这正是文强的心病。

2、两人是推心置腹地谈,而且谈的很投机,文强在死前把知道但又不公开说的一切告诉了王立军,使得他如释重负。

3、亲手送文强上断头台的王立军最后成了文强在政治上最信赖的人。这和王立军一贯清正刚直的从政经历有关,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文强最后的信赖,才能使文强相信他不是黑暗政治斗争中的一环,才能解开文强最后的心病,换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文强以他“超常的能力和智商”正确判断出王立军和某些大员对于“打黑运动”有着不同的动机。

可以猜测:正是最后这50分钟谈话,王立军解决了文强心中“打黑”还是“黑打”的疑惑,并对这个疑惑以及“打黑运动”深层次的发展(即做成那“三分之二”的事情),以自己的人格做出了郑重的承诺。这才能使得文强不再焦虑,心服口服、释然地对待死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