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热闹话题——“民主”

来源: 飞来寺 2011-02-22 18:21: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028 bytes)

 “民主”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个大话题,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简单表述的话,应该有三步:第一,民主就是民有权作主;第二,民搞错了,火就要烧自己屁股,自己要承担苦果;第三,正因为火烧的是自己屁股,晓得痛,不改就损害自己,所以就有改善的动力。有权作主,就有责任找到改善的方法。有动力又能找到方法,就能够改好,避免再犯。简言之,权责利是一致的。

反过来说,不民主又如何办,有更好的路子吗?民不做主,君做主,这是第一点不同;君搞错了,承担后果的却是百姓,帝王发《罪己诏》的有几人,这是第二点不同;火烧的是人家的屁股,自己永不晓得痛,不知道要改,既无改正的动力,也无兴趣寻找改正方法,一个错误可以屡犯不改,反复发作,这是第三点不同。简言之,权责利是分裂的。就算是明君贤臣清官,能抚恤民情,但痛不在自己的身上,永远没有身同感受的百姓反映快、体会深。更莫说暴君、昏君。

所以,“民主”不是建立在什么复杂理论上,只是人“趋利避害”的天性的反映而已,它建立在“道法自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基础上。

像德国,在上世纪3040年代,把希特勒选得上,拉不下,就是半截“民主”,全体国民就得为此付出极其惨重代价。

像菲律宾,女佣全世界飞,国家虽然有口碑极好的女佣,却搞得这些人离乡背井,长期有家归不得。像印度,旅游者十个正常胃九个去了都会拉肚子,肮脏破烂的贫民窟旁边可以耸立奢华豪宅,种姓等级制度依旧分裂着社会。像泰国,红衫军唱罢,黄衫军登台;黄衫军唱罢,红衫军登台,闹来闹去何时了。他们都打着“民主”的大旗。对这类初级阶段的“菲式民主”,“印式民主”,“泰式民主”,外人都看不上眼,不可能有任何吸引力,甚至谈都懒得谈。

“民主”若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人们自然会抛弃它。而现实中,人们没抛弃它,始终对“民主”寄予厚望,就在于世界上有活生生样板显示了“民主”的魅力,它可以起好作用。所以,“名可名,非常名”,关键要看到“民主”二字字面下实施的内容。在不同地方,实施的内容大相径庭,千万别被“民主”二字忽悠。

人们常议论西方民主,对加拿大民主,美国民主横挑鼻子竖挑眼,说明西方民主还有一些分量,至少值得一谈,不值得褒,也值得贬。而成熟的民主就在于它知道自己始终不完善,喜欢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喜欢别人来挑战。

民主不是万能药方,只是比“主民” 对错误更敏感,反省更快,更有改正动力,更能集思广益,更能找到大家都接受的出路。

民主永远是现在进行时,绝不敢称“永远正确”,一直在修补中,没法一劳永逸。它符合老祖宗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经》系辞传)不断进取的思维。

民主思想不是始于西方,老子早就说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相信百姓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模式。除非人们丧失了“趋利避害”的本性。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即使是匹夫匹妇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坚持,别人也不该去剥夺他们的志向。孟子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不过西方在把民主形成制度,融入生活方面走在前面。

逍遥游,自由自在可以说是生活目的。但要达此目的,必须要有手段。而“民主”不同于自由,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迄今为止,能达到自由自在目的的最好手段,同时也是一门需要不断进修的功课。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也谈谈热闹话题——“民主”
  • 薄熙来,你要把重庆的体育搞上去才算牛!
  • “儒家文化圈”GDP排在前,善心排在后
  • 孔子怎么成了无神论
  • 从《国际学生评估(PISA)》能读出的和不能读出的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