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大众是文明礼仪的代表队

来源: 飞来寺 2011-01-14 09:15: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04 bytes)
体育比赛有篮球代表队、足球代表队、跳水代表队、体操代表队等等,多不枚举。每队都是由该项运动能力最高,成绩最佳的选手组成,不是谁想代表就可以加入代表队的。作为行为举止的代表队,则不需选拔,人人都是队员。主动方面说,你一出国去,别人就从你的行为了解你的国家,你的体现就是你国家教养水准的体现,你就不自觉地成为国家礼仪代表队;你一出省去,就是省代表队。被动方面说,外国人来,也是一样,他一看到你的日常生活,就会了解你国家的状况,你的体现就是国家形象,也可以说你“被”是国家代表队;外省人来,一看到你,你就“被”是省代表队。行为举止是不是有教养,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省的形象,就是由着这一个个的张三李四王麻子体现着。所以一个国家的水准,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在特定的运动盛会中;主要决定于“臭皮匠”,而不是“诸葛亮”。梁启超也说过“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对古老文化的理解,或认同接纳,身体力行;或傲慢无知,我行我素;敬仰什么,不屑什么,抵触什么;一举手,一开口;在开车时,在过街时;在排队时,在进餐时。这长期熏陶出来的教养习惯没法掩饰。因为人不是机器,不能喊停就听。几十年政治运动,经济活动的后果,好也好,坏也好,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人是有荣辱观、价值观的,自己未觉不妥当时,不可能调整。行为都是内心在外的展现,例如,说惯了“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不觉不妥,就不会说“女士们,先生们”。说惯“女士们,先生们”的,叫他改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他就说不出口。这话语后面有价值观在支撑。观念到行为,第一需要启蒙,意识到对错与高下。第二需要训练,人是有惰性的,意识得到,行动也跟不上。这转变需要时间,也是漫漫长征,任重道远。喊口号,搞运动,只能出伪君子,孕育不出有教养的国民。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普罗大众是文明礼仪的代表队
  • 易建联,要最后一搏呀!
  • “征调”,奉献与屈辱交织的历史
  • “加拿大”点滴随谈
  • 寓言是让成人看的(一)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