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是红岩还是秃岩?

来源: 户人 2009-11-28 20:03: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84 bytes)
说起赤壁,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在三国时期那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赤壁之战”。那是公元208年时,败溃的刘备与东吴的孙权联手,抗击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曹操大军,周瑜、诸葛亮在赤壁借东风火烧曹操水师的连环战船,使得曹操不敢也不能再统一中国南方,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
 
如果再了解一点中国历史的人也会知道,中国有“文赤壁”与“武赤壁”之分: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因苏轼《赤壁赋》而得名。苏东坡是弄错了地方,那里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战船的古战场。而那古战场在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境内,所以叫“武赤壁”。
 
但是赤壁中的“赤”字到底是指“红色”的意思,还是比喻“光秃”呢?可能许多人都像我一样,误认为赤壁是“光秃的岩壁”的意思。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在海外发行,其英文译名为“Red Cliff”,也就是“红岩”的意思,国内有不少人认为译错了( 在美国看欧美版《赤壁》(Red Cliff)  )。我则正好借此机会去查阅一下赤壁地名的来历,结果发现我以前的想当然是错的,赤壁的确是“红岩”的意思!
 
相传汉高祖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斩蛇起义定下汉朝四百年基业,虽是沿袭秦制,却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规矩。当时这个规矩就是以阴阳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为上乘。汉高祖六年治沙羡县,县令梅赤就着手调查境内山川河流,发现许多无名地名,于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当时,朝廷以阴阳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扩大推演,以天人相应,将星空与地面配合,将二十八宿对准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羡当属东南朱雀的翼、轸之间。
 
那么一个小方城内,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县令于是拜访陆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长骆文聪,他上知天文,下穷地理。道长摆开罗盘、八卦,推演一番后,描了地形,标注了名号,中央一山属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为首。金紫山之东为苍龙之象,取其坑,“坑为疏庙,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为鸟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称“奎曰封豸,为沟渎”,“觜为虎道”,于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个地名为;“赤壁”,四方的四个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这样,“赤壁”的地名就出现了。汉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骆道长又取了几个带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冈畈、赤马港等。梅县令就根据老道长的这幅帛子图,定了县境内的重要地名。就这样,“赤壁”一名载入了历史史册,仅《三国志》一书就有五十多处提到赤壁。其后代史籍、方志更是屡屡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梅县令和骆道长的一大功劳呢。
 
“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1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
 
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举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这一剑刻过万重山,据说江西庐山有反写“赤壁”字样。
 
 
赤壁之战发生地点及争议

 
赤壁市赤壁山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1)
  •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2)
  •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3)
  • 《纽约,我爱你》(New York, I Love You)
  •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4)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