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

来源: 杨子 2009-11-22 19:28: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25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杨子 ] 在 2009-11-22 21:34:2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这几天亚洲最红的两本书都在谈“盛世中国”。一是香港名作家陈冠中的政治寓言小说《盛世——中国,2013年》,二是大名鼎鼎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

到底中国如何在2013走到盛世,到底中国如何在2050走到世界政治中心,两书都谈中国人的普遍幸福感;都说中国比过去更富有、更强大、更自信、更自傲;都说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都说中国的精英不再站在政府的对立面,都在为政府化妆献策;都说中国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自下而上的执行,形成了“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关键”的全民最高原则。
 
柏林墙倒下苏联瓦解,军事主导的格局演变成经济实力主导的格局,自由在中国没有胜利,共产党在中国没有终结。现今的中国正走入盛世。“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何剖析中国的现实社会,如何预测中国的未来发展,变成东西方文化人的焦点。

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就是“新盛世主义的十大缄言”: 小说用《读书》杂志创办元老之一庄子仲的口,说出了如下的描述:

  一党领导的民主专政;
  稳定第一的依法治国;
  执政为民的威权政府;
  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
  央企主导的公平竞争;
  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
  以我为主的和谐外交;
  单民族主权的多族群共和;
  后西方后普世的主体思想;
  中华文明举世无双的民族复兴。


小说中的老陈说:“眼前的中国真棒。不要以为我是在盲目吹捧中国,我知道中国问题还很多,但你想想,以美国为祸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我摧残,二零零八年
金融海啸后,稍有起色才没几年,又再度陷入滞胀期,祸延全球,无一幸免,至今未能爬出谷底,唯中国能独善其身……不仅改写了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简直是改写了西方经济学,更重要的是社会没有动乱,反而更和谐。真不由你不服气,太了不起了。” 

你看人家张逗,不快乐也装得挺快乐;异见分子外国人都成了中国迷;过去谈论政治批评政府的都少见了,突然都转变满足现状了;不适应的全落伍了。留洋的就像住了精神病院,脑子一片空白,前后的事都记不起。跟人家谈以前的事,谈六四,人家都一脸茫然说“神经病”。历史进入了黑洞。大家都在盛世里快乐。

作者在北京待了十年,感受了中国巨变,以感知回应时代。现在中国的概念不是西方大学的理论能解释的。小说的潜台词在问:中国的现实是这种盛世,中国人、中国的文化人该如何自处?---- “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都已经自觉的调整自己站在政府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体制吸纳精英,精英背靠大国,人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些智囊精英甚至争著替政府出主意,给政府当造型师。社会的隐忧和问题,大家都知道,但只要体制吸纳我,你的腐败你的专制,我也不是不能接受……以前说政治不改革,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至少现在看来,政治改革没推动,而经济发展始终没有停止。”

中国人的“幸福感”来自
金融海啸:西方世界经济不振,唯独中国蒸蒸日上。源于民主美国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开始反思西方特别是美国宣称的西方民主是否最好的执政方式。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五月出版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说:美国面对绿色革命时的无奈,美国的民主制度反而成了一种障碍。他感慨地说“让美国做一天中国”。
 

中国模式将改变世界!--- 约翰·奈斯比特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就更积极了。他对中国充满信心,放胆作出“很中国”的预言,“到二零五零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他的这部中文版上市不到十天,便大卖二十万册。

这位于2006年在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的大预言学家,到底说的真的假的,中国做好了准备?还是世界甘愿就范,学界舆论不一、观点各异。奈斯比特毕竟不懂中文,他靠的工作团队全是红旗下长大的天津两所大学的二十八个本科生和研究生,他的故事是否太片面或太乐观?

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像近一时期大多数关于中国书籍的作者一样,以外来者的眼光审视中国。”他访华一百多次。他说,“我们探寻的是中国大趋势”,总结为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
  解放思想;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
  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
  摸著石头过河;
  艺术与学术的萌动;
  融入世界;
  自由与公平;
  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

他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其政治模式也许可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世界。

奈斯比特说:“作为西方人,我们能看到中国经济上的起飞,但对中国人精神层面变化的认知十分有限。书中,我们的宗旨是抛开西方人的视角和态度,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正视中国的短处,但决不根据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评价中国。”

他说:“我发现我的写作和所有西方媒体的报道是相反的,他们报道的是一个糟糕的中国,这不是我所了解的繁荣的、崛起的中国。” 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正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称之为“纵向民主”。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如果中国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横向民主体系,那么大量精力会被浪费在竞选的争斗之中,大批候选人会提出无数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混乱,这是珍视和谐与秩序的中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中国没有以民主改革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党执政体制内进行调整。通过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并保持高层的决策权,中国以这样的政治体制才能走出贫穷,实现现代化。

显然奈斯比特不认为这些困难会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但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还不完整,经济成就显然,但社会问题并没因经济的发展而妥善解决,中国式的专制国家资本主义,在保证有自由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钳制政治思想言论自由。 到了二零一三年,不要说二零五零年,“中国模式”还能持续吗?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Intel与AMD的恩怨:制裁-私了-新垄断
  • 钱学森:一个实实在在的公共知识分子
  • 钱学森: 一代执着的学人
  • 60春秋(4): 别老跟俺过不去
  • 60春秋(3a): 听龙应台讲故事
  • 所有跟帖: 

    大便:纵向食物,作者吃吧,就象享用纵向民主! -伯尼- 给 伯尼 发送悄悄话 伯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7/2009 postreply 01:46:17

    回复: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 -零雨其蒙- 给 零雨其蒙 发送悄悄话 零雨其蒙 的博客首页 (517 bytes) () 11/28/2009 postreply 14:10:22

    回复: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 -iwindy- 给 iwindy 发送悄悄话 iwind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09 postreply 15:35:17

    薄瓜瓜的意识形态 -labaka- 给 labaka 发送悄悄话 (1645 bytes) () 12/10/2009 postreply 08:01: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