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谈身价千亿说: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太低级(图)

来源: n 2009-10-07 00:32: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78 byt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56wmm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袁隆平在校史陈列室笑谈同学少年时。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

  袁隆平回应“身价过千亿”说法


)昨日,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母校,捐赠1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

  “亩产上千公斤”不是放卫星

  不久前,刚刚过完79周岁生日的袁隆平对外界表示,到他90岁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1000公斤。有人怀疑这种提法是放卫星。

  昨日,袁隆平郑重地说:“科学研究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是我的任务,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他说,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到1500公斤。

  2000年和2004年,袁隆平分别实现了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和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从来不管‘隆平高科’的事”

  “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00年上市。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

  昨日,有记者问袁隆平“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他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每年有30多万元收入

  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

  袁隆平昨日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袁隆平深情追忆中学时代


“随风送来懿训女中唱诗班的优雅歌声,令人神往”;看顽皮的学生捉弄老师,“既高兴又恐惧”……昨日,袁隆平第四次回到母校,这位八旬老人深情追忆自己的中学时代。

  在重庆就读博学中学

  抗日战争期间,汉口博学中学迁校重庆。袁隆平一家6口人转辗湖南等地逃难到了重庆,就读博学中学。

  袁隆平深情回忆,学校校舍十分简陋,“但这里是一处风景很美丽的山区,周围绿树成荫,四季鸟语花香”。

  他特别提到,“博中的姊妹校懿训女中(当时博中为男中),也建在这里,彼此毗邻,我们经常听到随风送来懿训女中唱诗班的优雅歌声,令人神往”。

  英语不及格就得留级

  博学中学是一所教会中学,十分重视英语教学。袁隆平回忆说:其他课程不及格可以补考,但英语不及格就得留级。

  袁隆平清晰地记得:读高一时,就有3位老师讲授英语,英国人白格里先生教文章,他的太太英籍华人林明德老师教朗读和会话,教务主任周鼎老师教文法。

  袁隆平说,“我现在之所以能在频繁的各种国际学术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师拿竹片催学生起床

  袁隆平追忆,在重庆“博中”,晨6时响起床钟声,10分钟后在操场集合做早操。训育主任胡必达老师手里拿着一根竹片,敲打那些还在睡觉的学生的铺盖,催促他们起床。

  袁隆平记得,几个顽皮学生要捉弄老师,他们把几个枕头包在铺盖里,假装成学生在蒙头睡懒觉。胡老师走进来,用力敲打那铺盖,但没有反应,掀开一看,才知道上了当。

  “当时,我们几个学生既高兴又恐惧,不敢出声,生怕老师追究而受处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