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 户人 2009-07-02 10:46: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1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户人 ] 在 2009-08-14 18:45: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广东开平是著名侨乡,也是碉楼这种独特建筑的所在地.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庄"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25处世界文化遗产.

清朝时有“广东四邑”:新会、开平、恩平、台山(县级),归江门市管理;后来(1983年)又把鹤山划入江门,所以现在官方又称“五邑”。那里有个“五邑大学”,以研究碉楼出名。

在广东四邑其实有的建筑是“碉楼”,有些则是“庐”,两者很相似,常人很容易搞混。

真正的“碉楼”是:单体,高层(多数4-5楼高,最高为9层),窗小,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碉楼”看起来像是碉堡、岗楼。有些是晚上男人进去(防土匪),白天出来回家。老人、女人不值钱,所以不进。

“庐”则更像别墅上面加岗楼,一般是3-4层楼高,以居住为主,防御为辅。

早年建楼的水泥都是进口,号称“红毛泥”(洋人为“红毛”)。还进口发电机,探照灯,机关枪,盒子枪等。

现在把“碉楼”和“庐”都统/混称为“碉楼”。

“碉楼”的坚固可从一个例子看出:抗日结束前曾有7壮士死守在一碉楼内5天5夜,毙日军16人,日军机枪、钢炮都无法攻下,最后日军使用毒气,将人熏昏。7壮士最后被日军在闹市区一刀、一刀慢慢活刮牺牲。20几天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当然,指挥杀害7壮士的日军指挥官战后被判死刑,也在闹市区枪决。

本人曾写过打油诗一首,做为观感总结:

加州发现金矿,穷人偷渡幻想。
苦力赚钱异国,招摇衣锦返乡。
本思耀祖比富,匪徒绑票猖狂。
侨眷自建碉楼,邻村互助联防。

下筑水泥堡垒,上建燕子窝房。
铁门钢窗枪眼,内备水电弹粮。
居住防卫一体,夜有家丁了望。
历经匪乱内战,曾出抗日七壮。

东方庭院阁宇,先祖牌前敬香。
西式建筑堆砌,吊灯壁炉浮墙。
对联老鹰齐具,菩萨基督共享。
美曰中西合壁,或称半土半洋。

百年风吹雨淋,多成人去危房。
开平市府高见,开出致富良方。
楼主委托代管,国家维修包装。
申报文化遗产,新辟旅游新乡。


注:四个角上的圆柱体叫“燕子窝”,是了望塔。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2009年会计科目(新编)
  • 推荐书:“风格的要素”
  • 忆中国鲥鱼 -- 户人
  • 推荐Jim Reeves《难以忘怀》
  • 走马观花览秦俑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