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来源: 户人 2009-06-10 05:27: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49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户人 ] 在 2009-08-14 18:45: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闯关东

 

大陆有一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说的是清末民初时,山东人为了躲避战争、饥荒的威胁,背井离乡地大规模进入东北这块被满人认为是“龙脉”的那块宝地,在新的土地上奋发图强的悲壮历史。

 

其实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分三个时期:

 

11644(顺治元年)1667(康熙6)

 

据当时的《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这可能是最早的一批进关东的,“有身份”的山东人。如果用今天的话讲,这是属于“特殊人才”类的“第一优先”移民。

 

21668( 康熙7)1860(咸丰10)

 

为了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更主要是怕汉人毁了满人的“龙脉”, 康熙七年(1668)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着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近二百年。

 

这时,大清进入鼎盛时期。还在关外的满人许多都倾族入关,去关内、江南一带当官享清福去了。已经入了关的,谁还愿意回东北那寒冷之地?汉人不许去,满人又想走,于是关外的人口锐减。

 

到了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关内难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地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偷渡闯入东北,这也是“闯关东”一词的来历。至1840(道光20)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全国人口已达四亿多,但东北人口却仅突破3百万人。尽管如此,这时的东北人口却也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说明了汉人的大量增加。

 

所以,这个时代是一大批“黑身份”的山东人“偷渡”进了关东。估计清朝政府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大量“遣返”一说。

 

31861(咸丰11)1911(民国初年)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为了增加东北人口,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光绪22)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猛增至1800万人。而且,在东北的汉人人数早已超过满人人数。

 

可以说这时是“鼓励移民”。就像是美国为了招到足够的士兵上伊拉克、阿富汗打仗,鼓励那些移民可以用当兵来早拿公民一样,是被形势所迫而采取的不得己的手段。

 

清朝灭亡后,1911年至1949年这民国38年间,“闯关东”的人更是洪流澎湃,有近4000万人。山东人闯关东的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这的确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是近代史上的空前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正因如此,虽然没有正式的“东北菜系”,但东北菜里有不少是鲁菜的改革(简化)版。要不咂地东北银也有不少有吃大葱、蘸大酱、摊煎饼的习惯呢?也许是当年去东北的大多数山东人都是贫下中农,也许是东北那地方太冷的缘故,所以改革后的东北菜,大多都以量大著称,但却比较简单,不太讲究精雕细做。

 

就连东北姑娘的身高也可能都是山东人的遗传。好像许多次国内选美中,东北姑娘胜出的次数都很多。前几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小姐”比赛的连续两届小姐,都是东北人,她们都在比赛后来过亚特兰大访问。

 

-- 户人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忆中国鲥鱼 -- 户人
  • 推荐Jim Reeves《难以忘怀》
  • 走马观花览秦俑
  • 秦始皇的<<峄山刻石>>篆文到底写了些什么?
  • 闯关东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