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是检验事实存在的唯一标准?#党媒姓党

来源: 希影 2020-07-26 09:04: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2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希影 ] 在 2020-09-05 07:02: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自5月下旬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连续40天(6月2日-7月11日)暴雨预警。自6月开始,多省发生暴洪、城区内涝,官方统计因水灾有17,000余房屋坍塌(至7月3日)。截止到7月13日,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后发生1号洪水。

  从6月初至今一个多月,南方的洪水可以说愈演愈烈,几乎肆虐了整个南方。然而,有关水灾的报道却始终没有进入主流媒体的重点,也没有上过社交媒体的热搜:起初,首先受到洪水灾害的广西、广州等地几乎在主流媒体中消失;6月底7月初的时候,官方媒体报道了日本(专题)的水灾,而对南方的水灾装聋作哑;7月开始,主流媒体开始呈现出“洪水美学”:用”正能量“词汇来报道这场大灾难。而在自媒体中,公民自发报道这场洪水,并对防汛工作作出认真的思考和探讨,惟愿上下沟通、政通人和。

 

  一 主流媒体:从装聋作哑到洪水美学

 

  据《财新网》6月9日的报道,南方洪灾已经波及到了广西、贵州、广东、江西、湖南、福建等11个省。当时已有262万人成了灾民、1300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145.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0.4亿元。短短三天之后,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截止2020年6月12日晚18:21分,148条河流超过警戒线,洪水已经波及到了22个省,造成580万人受灾,39人死亡失踪,以及52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9.2亿元。

  截至6月26日,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难,受灾人口1374万人次,死亡失踪81人,紧急转移安置74.4万人次,倒塌房屋1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278亿元。

  不过,

  相比于洪灾的凶猛,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报道则显得较为理性和平静。

  就在洪水的消息已经刷屏了朋友圈和抖音等平台的时候,各大门户网站并没有跟进的报道。席卷数省的洪灾在6月7日就已经规模巨大,而真正对洪水详细的报道还要等到6月9日晚些时候《财新网》的报道。

  而直到10日微博因“蒋凡事件”停热搜为止,关于洪水的报道仍然只是侧重于“汛情”的通报,对于抗洪救灾和灾民的现状的报道还是浅尝辄止。( 明白知识 | 今年的洪水静悄悄)

  经查证,以“湘江”、“湖南”、“江西”关键字在中国社群网站“微博”做搜寻,只能找到《中国新闻网》报导,“江干流全线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过程”,《央视》对于降雨的报导还停留在7月12日,内容为“湘江下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11条河流超警”。 (自由时报 | 暴雨洪水狂袭华南中国官媒集体噤声)

 

  与此同时,日本也同样遭受了水灾:

 

  当我打开百度搜索,输入“日本洪水”,竟然如此多、如此密集的相关信息,让我误以为日本是中国的一个“省”。是啊,中国的媒体人肯定会大量报道,以此证明其“胸怀”。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朋友圈里,朋友们发的国内洪水视频,新安江开闸放水,而且是“九孔全开”,非常“壮观”……但是,不知道这件事是否属实?还有因暴雨推迟高考的安徽某地区,后续会怎样?

  我是中国人,也是一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有时候希望央视这样的媒体能给狭隘的爱国主义者开个后门,多报道一下洪涝灾害。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水,甚至有人打趣道:“只要心态好,武汉就是巴厘岛!”我也想看看这座“巴厘岛”到底什么样?有没有鲸鱼和海豚?

  日本洪灾也是洪灾,毕竟是隔壁老王家的事。如果是波多野结依和小泽玛利亚来中国表演,再报道一下。许多中国男人说:“钓鱼岛和苍老师是中国的……”下一句大家晓得就行。如果央视等媒体多报道洪水新闻(刷屏报道我也不嫌腻),我一定给央视刷跑车外加双击666。(《我无法呼吸|央视报道了日本洪灾》)

 

 
 

  不少中国网友在微博怒轰中国官方,更有网友酸熘熘地写道:“无论哪里有了自然灾害,必然会有高层人物亲临现场,哪怕是装模作样的指手画脚一番,也算是对民生关注的表达,但是江西瑞金洪灾、湖南株洲水灾、广西阳朔水灾、湖南湘江决堤,没有任何高级官员或者媒体的关注与追踪,对今年的各地水灾都漠不关心,倒是美国一旦有龙卷风水灾,CCTV追踪报导太及时了。”(自由时报 | 暴雨洪水狂袭华南中国官媒集体噤声)

 

  然而,天灾并不会因视而不见而消失。进入7月,南方的水灾愈演愈烈。至7月13日,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后发生1号洪水。目前,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水位仍处于超警状态。6月28日,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泄洪;7月8日,浙江新安江水库泄洪;这让泄洪区的城市遭受了更大的水灾,不过,这场天灾在主流媒体那里,却写出正能量的喜感来!

 

  这是广州暴雨之后的报道(大宋周刊|哦,主媒的洪水美学) :

 

 

  为了防洪,新安江水库自建成61年来首次9孔全开泄洪,不过在主流媒体报道里充满喜庆(大宋周刊|哦,主媒的洪水美学) :

 

  ‍

  甚至开始为三峡大坝开脱(【麻辣总局】三峡大坝新剧情:它尽力了):

 

 
 

  7月10日和12日,李克强(专题)和习近平(专题)先后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了指示,主流媒体才出现对洪水的较为全面的报道:如《南方周末|退水“至少得三个月”,鄱阳村民生活开始水上持久战》《三联生活周刊|整个村子都被“秒”了:鄱阳湖抗洪形势有多严峻?》。

 

  二自媒体:有谁知道今年的水灾有多严重?

 

  自南方水灾开始,自媒体中不断有人发布有关水灾的消息,不过,与主流媒体相比,却是另一番景象:

 

 
 

  南方水灾获得广泛关注是从秦晖教授在家乡广西桂林阳朔被洪水围困开始的。6月15日,秦晖写成《金宝河上历险记》,在文章中,秦晖教授指出,水库泄洪为获得通知。6月24日,秦晖教授再发文章《阳朔洪灾反思》,在文章中,秦晖教授说:

 

  我的《金宝河上历险记》发表后,引起了当地与国内一些大媒体的注意。18日《南方周末》即发表了记者的实地采访报道《水淹阳朔:一个旅游大县的艰难复苏》。这篇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当地有关部门的访谈,解答了我在拙文中提到的一些疑问。其中几处要点是:

 

  ——“洪水是否由上游泄洪导致?

 

  南方周末记者走访久大水库发现,该水库为自然溢洪设计,溢洪坝并未建设水闸。在阳朔县水利局看来,遇龙河两岸遭遇洪水时只能尽早撤离,没有“工程手段”可以调节。

 

  不过,在文章,秦晖教授指出:

 

  现在回想,那时政府至少有两件事是该做的:一是在遇龙河步道上示警,告知前方水淹情况和洪水风险。二是在水位明显偏低(指洪水期)的金宝河示警,告知此时的低水位缘由,通知人们警惕上游水库“自然泄洪”。

 

  文章最后,秦晖教授表达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最后,加强信息公开上下沟通的改革,保障民众知情、质疑和问责的权利。这次洪灾,关于洪峰与泄洪的预警很不到位,伤亡与损失的统计至今不详,但民间却到处流传着某库泄洪、某库垮坝、死伤若干的可怕传闻,恐慌情绪可以明显感到。事实证明,信息封锁不仅不能防止恐慌,反而可能导致民众心里无底,造成或加剧恐慌。这次欧美国家抗疫管控不力,很多方面可以批评,但有一点,就是他们不管制舆论的结果并没有造成恐慌,反而是民众大而化之不当回事的状况令人摇头,你看他们想聚集就聚集,想游行就游行,要是适当“恐慌”一点何至于此!这当然不足为法,但也从反面证明,在这类自然灾害面前,信息公开是可以消除恐慌的,倒是以防止恐慌为由阻隔信息,反会造成恐慌!

 

  今年南方的水灾到底有多严重呢?自媒体成为了解水灾的最佳渠道之一,《搜历史 | 我所经历的鄱阳洪灾,难以想象的污浊和肮脏》一文,讲述了江西鄱阳一户人家是如何应对这场洪水的,以及洪水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附近城市各种各样的预警消息还在继续传来,突然有了一种置身“孤岛”的感觉。上半年因为疫情被困,现在又被洪水所困,仿佛此时此刻,只能“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因为只有遇到灾难的时候就会发现,个体是如此的微渺,横亘在眼前的灾难不再是个抽象的名词和比喻,它拉近了生与死的距离,就像生活中那些防无可防的漩涡,随时张开森森大口……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