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聊香港

来源: 2019-06-27 05:12:1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聊香港,离不开要牵扯到英国。

英国曾是日不落帝国。那时候,香港也是英国的殖民地,自然,香港人所受的也是英式殖民教育。

在英国统治香港的一百年里,地球人都知道,香港人是Second Citizen,二等公民。

1990年代中期,香港还没回归,我老公曾在中西部的一个公司工作。他工作的部门只有两个华人;一个是我老公,来自大陆;另一个是位来自香港的女士。他们部门的美国人,就常常指着那香港女士的背影对我老公说,Second CitizenSecond Citizen。(二等公民,二等公民。)那香港女也知道老美这样说她,只是笑笑,从不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随着英国的衰落,殖民地纷纷揭竿而起,闹起了独立,并且在英国无力管辖下,陆陆续续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独立成功。

可是香港人没有,香港人还是心安理得地当他的二等公民,接受着殖民教育。在这一点上,香港虽然人比新加坡多,地比新加坡大,却连新家坡人都不如,没有血性去争取独立。

是北京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才让香港永远摆脱了被殖民和二等公民的标签,在香港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港人治港。

再说说香港的发展。

不管香港发展得有多快多好,1949年以前,东方之珠的美誉都是属于上海的,香港也总不如上海,上海才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尤其是二战前的上海,号称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那时候,香港人想做生意,都要去上海学习。我记得,在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里,就提到过这点。

1949年解放军跑到深圳河边停下来修整,他们在等中央的一声令下,就跨过河去,解放香港。

那时驻港英军只有一万多,打是肯定打不赢解放军的。

最初,毛泽东是不打算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的,后来权衡利弊,觉得还是不忙打过去对刚建立的政权更好。果然,英国于195016日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早承认中国新政权的西方强国。自然,也是最早和中国做生意的西方发达国家。

1950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连自行车都叫洋马儿,需要进口,遑论其他。尤其是石油,更是视如血液般重要。写上海生于死的作者郑念的丈夫,就是因为是英国壳牌公司的亚洲总裁,特许他们家在上海市区保留了一套花园洋房。像这样的花园洋房,当时在上海保留的还不道十套,由此可见当时共产党对与英的关系看得很重。

1949年后,偌大一个国家,尽管很落后,很贫穷,但是要进口的东西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从香港进口。为了和香港对接方便,在广州设立了广交会。改革开放前是一年一度的秋天举行,后改为一年春秋两次。

香港,跟大陆比,地小人少,却作为大陆进出口贸易的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通道。有如此强大的贸易靠山,香港才迅速地发展壮大,赶超了上海,成为东方之珠。广州,也是在这段时间迅速崛起的。

所以,香港有今天在亚洲的金融地位,全拜共产党所赐。如果当年共产党输给了国民党,上海在亚洲的金融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共产党也没有输给国民党。可笑的是,靠共产党发家的香港人,今天却要反共反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