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

禅世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的和非营利的佛法修学机构,是一个供同修交流和砥砺的平台。我们使用先进网络技术,以开发修行者个人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虚拟世界为目标,长期为此时此地的修行者服务。禅世界网页:chanworld.org
正文

《佛陀的教导》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

(2024-02-06 14:26:37) 下一个

《佛陀的教导》

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

萨姆达亚(SAMUDAYA): 杜卡的生起(THE ARISING OF DUKKHA)

第二圣谛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生起或起源(Dukkhasamudaja-arijasacca)。在经典原文的无数地方都可以找到对第二圣谛最流行和最广为人知的如下定义:

“正是这种“渴爱”(craving; 贪爱; tanha)产生了再存在(re-existence; 再有)和再变异迁流(re-becoming; ponobhavika; 后有),它与强烈的贪婪(nandiragasahagata)缠在一起,并且时时处处找到新欢(tatratatrabhinandini) ,即(一) 对诸感官享乐的渴求(thirst)(kama-tanha; 欲爱),(二) 对存在(existence; 有)和变异迁流(becoming)的渴求(bhava-tanha; 有爱) 以及(三) 对非存在(non-existence; 自我消灭; self-annihilation)的渴求(vibhava-tanha; 无有爱)。(注1)

正是这种“渴求(thirst)”、欲望(desire)、贪婪(greed)、渴爱(craving),以各种方式表现,导致各种形态的痛苦和广大众生的连续性(continuity of beings)。但它不应该被视为第一因,因为没有第一因可能,而根据佛教的说法,一切都是相对和相互依存的。甚至这种“渴求”,tanha(贪爱; thirst),被认为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生起或起源,它的生起(arising; samudaja)也依赖于其他东西,即感受(sensation; vedana)(注2),而感受的生起依赖于触(contact; phassa),等等如此辗转往复循环下去,被称为缘起(Conditioned Genesis; Paticca-samuppada),我们稍后会讨论。

所以tanha(贪爱),即“渴求(thirst)”,并不是杜卡(dukkha; 痛苦)生起的第一因或唯一因。但它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事物”和最“普遍的事物”(注3)。因此,在原始巴利文经典本身的某些地方,集或杜卡(dukkha; 痛苦)的起源(samudaya or the origin of dukkha)的定义,除了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tanha“渴求”(贪爱)之外,还包括其他烦恼和不清净(kilesa, sasava dhamma)(注4)。我们的讨论篇幅有限,可是如果我们记住这种“渴求”以源于无明(ignorance; 无知)的错误的自我观念(the false idea of self)为中心,那就足够了。

这里的“渴求”一词不仅包括对诸感官享乐、财富和权力的欲望(desire for)和执着(attachment to),而且还包括对诸观念和理想、诸见(观点)、诸见解、诸理论、诸概念和诸信仰(dhamma-tanha)的欲望和执着(注5)。根据佛陀的分析,世间一切的烦恼与纷争,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由这种自私的“渴求”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经济、政治、社会问题都源于这种自私的“渴求”(注6)。试图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去解决诸多国际纠纷和讨论战争与和平的伟大政治家们,只触及诸表面现象,而从未深入问题的真正根源。正如佛陀告诉护国(Ratthapala; 罗吒波罗)的那样:“此世间匮乏和渴望,并且被“渴求”所奴役(tanhadaso)。

每个人都会承认,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是由自私欲望(selfish desire)造成的。这并不难理解。但这种“渴求”的欲望如何能够产生再存在(re-existence)和再变异迁流(re-becoming)(pono-bhavika),却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正是在这里,我们必须讨论与第一圣谛哲理相对应的第二圣谛的更深入的哲理。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对业和重生(karma and rebirth)的理论有所了解。

从“因(cause)”或“缘(condition)”的意义上来说,有四种营养物(Nutriments; 食; ahara)是众生的存在和连续性所必需的:(一) 普通物质食物(ordinary material food; kabalinkdrahara)(段食);(二) 我们的诸感官(包括意)与外部世界的接触(phassahara)(触食);(三) 识(consciousness; vinnanahara)(识食);和(四) 精神意志力(思)或意志(mental volition or will; manosancetanahara)(思食)。(注7)

在这四者当中,最后提到的“精神意志力(mental volition; 思)”是求生(to live)、求存在(to exist)、求再存在(to re-exist)、求继续(to continue)、求变得越来越多(to become more and more)的意志(注8)。它创造了存在和连续性(existence and continuity)的根源,通过善行和恶行(kusalakusalakamma)努力前进(注9)。它与“意志力”(Volition; cetana)相同(注10)。我们之前已经看到,意志力(volition)就是业(karma),正如佛陀本人所定义的那样。谈到上文提到的“精神意志力(mental volition; 思)”时,佛陀说道:“当一个人了解了精神意志力(mental volition; 思)的营养物时,他就了解了三种“渴求”(thirst; tanha)的形态。”(注11) 因此,“渴求”、“意志力”、“精神意志力”和“业”(thirst, volition, mental volition, and karma)这些术语都表示同一个东西,都是表示求生(to live)、求存在(to exist)、求再存在(to re-exist)、求继续(to continue)、求变得越来越多(to become more and more)、求成长越来越多、求积累越来越多的欲望(desire)、意志(will)。这是杜卡(dukkha; 痛苦)生起之因,可以在构成众生的五蕴之一的行蕴(the Aggregate of Mental Formations)中找到。

这是佛陀教法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关键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清楚、仔细地标记并记住杜卡(dukkha; 痛苦)生起的原因(the cause)、根源(the germ),是在杜卡(dukkha; 痛苦)本身之内,而不是之外。我们必须同样清楚地牢记,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灭、杜卡(dukkha; 痛苦)的摧毁的原因、根源也在杜卡(dukkha; 痛苦)本身之内,而不是之外。这就是巴利语原始经典文本中常见的著名公式的含义:Yam kind samudajadhammam sabbam tarn nirodhadhammam “一切具有生起的本质的东西,都具有息灭的本质。”(注12) 一个存在(being; 有)、一个事物或一个系统,如果它本身具有生起的本质、形成的本质,那么它本身也具有息灭和毁灭的本质(the nature)、根源(the germ)。因此,杜卡(dukkha; 痛苦)(五蕴)本身具有其生起的本质,也具有其自身息灭的本质。在讨论第三圣谛灭谛(Nirodha; 尼罗达)时,我们将再次谈到这一点。

巴利文kamma或梵文karma(来自词根 kr to do)的字面意思是“行动(action)”、“造作(doing)”。但在佛教的业理论(the Buddhist theory of karma)中,它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它仅指“意志行为(volitional action)”,而不是所有行为。它也不表示业的结果(业果),如同许多人错误地、不严格地使用它那样。在佛教术语中,“业(karma)”从来都不是指它的效果(effect);而它的效果被称为“果”或业的“结果”(业果或业报)(kamma-phala 或 kamma-vipaka)。

意志力(Volition)可以相对地是善的或恶的,正如欲望(desire)可以相对地是善的或恶的一样。所以业(karma)可以相对地是善的或恶的。善业(kusala)产生诸善效果,恶业(akusala)产生诸恶效果。“渴求(thirst)”、意志力(Volition)、业(karma),无论善恶,都有一种作为其效果的力量:要继续的力量 – 要向善或恶的方向继续。无论善恶它(业)都是相对的,都在轮回(连续性循环; the cycle of continuity(samsara))之中。一位阿罗汉尽管他有所造作,却不会积聚业,因为他脱离了自我的错误观念,脱离了对连续性和变异迁流的“渴求”,脱离了所有其他烦恼和不清净(ktlesa, sasava dhamma)。对他来说,没有重生(rebirth)。

业理论不应与所谓的“道德正义”或“奖惩”混为一谈。道德正义或奖惩的观念源于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即一位上帝的概念,上帝负责审判,是一个立法者,决定是非。“正义”一词含糊不清且危险,以其名义对人类所做弊大于利。业理论是因果论(the theory of cause and effect)、作用和反作用论;这是一种自然法则,与正义或奖惩理念无关。每一个意志行动都会产生其诸效果或诸结果。如果一个善的行为产生诸善效果,而一个恶的行为产生诸恶效果,那么这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力量对你的行为进行评判所给予的正义、奖励或惩罚,而是这凭借它本身的性质、它自己的法则。这一点不难理解。但困难的是,根据业理论,一种意志行为的诸效果甚至在死后的一个生命里也可能继续显现出来。这里我们必须根据佛教解释一下死亡是什么。

我们之前已经看到,一个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身体和精神力量或能量的组合。我们所说的死亡是指肉体完全丧失功能。所有这些力量和能量会随着身体失去功能而完全停止吗?佛教说“不然”。意志(Will)、意志力(volition)、欲望(desire)、对要存在、要继续、要变得越来越多的渴求,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整个所有生命、整个所有存在,甚至推动整个世界。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最伟大的能量。根据佛教的说法,这种力量并不随着身体失去功能而停止,即死亡; 而是继续以另一种形式显现,产生再存在(re-existence),称为重生(rebirth)。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没有象自我或灵魂(Self or Soul; atman)这样永久不变的实体或实质,那么死后可以再存在(re-exist)或重生的(reborn)的究竟是什么呢?在我们继续讨论死后的生命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下这生命是什么,以及它现在是如何继续下去的。正如我们经常重复的那样,我们所说的生命是五蕴的组合,是一种身体和精神能量的组合。这些能量都在不断变化;它们不会在两个相续的时刻保持不变。它们每时每刻都出生和死亡。“当诸蕴生起、衰败和死亡时,比丘啊!你每时每刻都出生、衰败和死亡。” 因此,甚至在这一生的现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出生和死亡,但我们仍在继续下去。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在这一生中,我们可以在没有象自我或灵魂这样一种永久、不变的实质的情况下继续下去,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在身体失去功能后,这些力量本身可以在没有一个自我或一个灵魂的情况下继续下去呢?

当这个身体不再能够运作时,那些能量不会随之消失,而是继续形成其他形态或形式,我们称之为另一种生命。一个儿童的所有身体、心理和智力诸机能都很稚嫩和脆弱,但它们本身具有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潜能。构成所谓存在(being)的那些身体和精神能量在其自身内具有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力量,并逐渐成长并充分聚集力量。

由于不存在永久、不变的实质,所以没有任何东西会从一个时刻转移到下一个时刻。很明显,没有任何永久或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一个生命转移或轮回到下一个生命。这是一个相继不断的序列,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实际上,这个序列只是运动而已。它就象整夜燃烧的一朵火焰:它不是同一朵火焰,也不是另一朵火焰。一个孩子长成了六十岁的老人。当然这个六十岁的男人既不与六十年前的孩子一样,也不是另一个人。同样地,一个人在这里死后又到别处重生,既不是同一个人,也不是另一个人(na ca so na ca anno)。这是同一序列的连续性。死亡和出生之间的区别只是一念刹那:此生的最后一念刹那决定了所谓来世的第一个一念刹那,而这实际上是同一系列的连续性。在这一生本身中,一个一念刹那决定着下一个一念刹那。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死后的生命的疑问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谜,而且一个佛教徒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

只要还有要存在(to be)和要变异迁流(to become)这种“渴求”,连续性循环(the cycle of continuity; 轮回; samsara)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它的驱动力,即这种“渴求”,被看见实相、真理、涅槃(Reality, Truth, Nirvana)的智慧切断时,它才能停止。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免责声明】【版权协议】【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 PDF EPUB电子书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