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诚可贵 - 比较1918大流感和COVID19的感想

(2022-01-04 13:44:14) 下一个

昨天和朋友讨论1918年大流感和COVID19的比较,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很有意思。Wiki上说1918年大流感当中和之后也有很多人认为病毒的发源地是中国,另外中国也是死亡率比较低的地区之一。对于为什么1918年大流感中国死亡率低的解释,网上比较多的是该病毒发源地在中国,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得过了,身体里已经有抗体了,所以后来死亡率就低了。我不太理解这个解释,如果因为是发源地的缘故,大多数中国人都感染过了,那在中国因为该病毒的死亡发生时间应该只是比其它地区早,死亡率应该和其它地区类似吧?记载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死亡率低也许只是因为早期死亡的人没有被记录在册而已吧?

COVID19都已经发生了2年多了,这2年多,各种媒体和期刊有各种不同的报告和研究,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总体感觉还是片片段段、模模糊糊,没有一个完整有体系的研究结论,各个国家的防疫抗疫政策不但在2年不断变化,各国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不由得让我发问:科学界从100年以来的各种病毒疫情中到底学到了什么?病毒学研究要攻克的难题到底是什么?病毒学研究的发展比起其它学科的研究的主要阻碍在哪里?

网上的资料(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the-united-states-grisly-milestone-more-covid-19-deaths-than-1918-spanish-flu/)说1918年大流感的死亡率大约是2%,我算了一下COVID19到现在为止的世界范围死亡率大约是0.07%,(世界范围到202年1月3日由于新冠死亡人数为5,467,731(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世界人口7,917,981,900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

1918年的死亡率是100年后的死亡率30倍,1918年流感正是世界大战时期,很多人颠沛流离,容易被感染而且得不到治疗的机会。而2019年的社会基本没有太多动荡,所以排除1918年世界大战因素,可能1918大流感的死亡率只是COVID19的20倍左右。很难说这20倍里有多少是病毒研究贡献的结果,应该有不少是生活条件、卫生条件,食物营养和健康保健方面的发展贡献的。

看一下其它科技领域在100年的发展,比如电子行业,以同样的成本从使用机械计算机到集成电路把计算速度提高了1026倍; 又比如,肺结核在美国的死亡率100年前是现在的1000倍。且不提这次COVID19抗疫所投入的成本应该远远高于1918年大流感的成本,这100年间的病毒科学、公共卫生、医药条件对于这次COVID19死亡率的贡献却还不到20倍。

我们带孩子去看病,最常听到医生无奈的解释就是: 这是病毒引起的,没有药可以治,回家扛几天吧。这次COVID19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家庭医生甚至医院专科医生都认为这就是普通的流感,每年冬天死好多人呢,有什么大惊小怪,后来COVID19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很明显地超过了流感,这种声音才渐渐消失,是不是就是这种搪塞抑制了病毒相关研究的发展呢?亦或是病毒研究比起任何其它学科有难以比拟的阻碍,那这种阻碍又是什么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我所在的制药企业主要和开发治疗罕见病的药研发公司合作,研发、试生产和规模生产的成本都极度的高,可是能救活或是维持生命的人却少而又少。我常常感叹,在贫穷土地上本可以健康快乐生活和创造社会价值的人们可能因为缺医少药却因为很常见容易治疗的病失去生命,然而高投资研发生产出的药需要不停注入去维持惨淡的生命,这样的对比是多么地强烈也多么无奈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一百年爆发一次病毒。下一次2118。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