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妙手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个人资料
房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房崇:倒房演义新编 3 第三回 渐入佳境

(2016-12-12 07:25:11) 下一个

倒房演义新编第三回

 “萍华居”渐入佳境

弄潮儿见异思迁

 

上回书的结尾,说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就是如果要换房,应该先买还是先卖?这貌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寻其解。试析其各有利弊:如果先买,现住房就面临多长时间、什么价钱售出的不确定性,或者便宜卖出,或者不能及时卖出而无钱过户新房,至少需承受同时拥有两座房(不是出租)的经济压力。如果先卖,卖时倒是没有压力了,可是一旦卖出,就马上面临能不能立刻找到满意的房子,能不能协调两次交易的时间,弄不好还要租房过渡,两次搬家。这里略作剧透,我在其后的几年里多次换房,往往都是先买后卖,这一是因为市场热,容易卖;二是便于我先装修,后入住;三是价不太高,两房重叠期间的开支还负担得起。但是在上回书1999年那种冷淡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后来在2009年初又短暂出现过),就要反过来,先卖后买才稳妥。加上后来我房子的价值越换越高,同时养两个房利息和税金太贵,我也只好先卖后买,忍受边住边装修的不便,后来我真的这样实践了。

分析至此,就可以得出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卖方市场先买,买方市场先卖。当我写下这12个字的时候,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怎么能概括得如此简洁,如此经典!它既是我的即兴发挥,也是我的经验凝结,完全原创,版权所有。很庆幸居然让我找出了答案,看来这问题比鸡和蛋容易。

新买的房子还是坐落在Hamilton的西山上,在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小区之内,建成只有3年。5年前当我们第一次买房的时候,这里正值新区肇始,我们还来参观过样板房。当时觉得梁园虽好,但是不在我们的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之内。五年之后我们来了,这片小区见证了我们财力的上升。在我们后来买过的20多座房中,这是年头最新的一座,是唯一比我们旅加时间还短的一座。

我们买第一房和此房时,都注意了朝向,都是坐北朝南,这说明我们还保持着国内特别是北京人选房的习惯。此后定居久了入乡随俗,就不那么注重朝向了,认识到在北美,房子的地点和格局比朝向更重要。因为独立房不是公寓大楼里的某一套,单面朝向,而是四面有窗,八面来风,东方不亮西方亮,阴了前门有后窗,总有一面是朝阳的。这种小楼一般都是厨房和主卧朝后面,是这二者朝阳好还是大门和客厅朝阳好呢?我们后来在这条街上与路对面的一家人有交往,曾经对比过,委实是各有好处。

这次买第二座房,我们还是基本上不懂,却大胆地没有请专业验房,而是请了朋友夫妇来代替参谋。说起来这家的先生三十多年前是我北京四中的校友,二人都有在北京房修公司工作的经历,也比我们先买的房,我便以为他们会比较懂房。他们也真敢应承,来看了一圈,打着哈哈说不错,却不讲怎么不错。以我后来看,他们也水平有限,跟我现在的经验相比差远了。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

这座房子的卖主,是一对比较年轻的夫妇,因为离婚而卖房。我这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百无禁忌,不怕他家的霉运会传给我们,倒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压低价钱。在卖房过程中,打交道的一直是女方,男方已经提前搬出去了。我进房后整理地下室时,突然在顶棚的木梁间,发现一支长枪。估计是男方偷藏的,女方在搬家清理时并不知道。我给女主人打了个电话,把枪支包裹起来,别让路人看见,送回了她换买的小房子,女主人自然十分感谢。若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买枪是天赋人权;若按照中国人的想法,持枪是非法招祸。在加拿大,介乎于二者之间吧,即使是白来的,我也不敢要。

我们搬进“萍华居”之时,正是新千年到来的前夕。之所以给这房子起名叫“萍华居”,是从其英文街名意译而来,本是苹果开花之意,又稍加变化。在繁体字中,蘋果之蘋就是浮蘋之蘋,而花本通华,从而在字面上引伸出另一番含义:华人在海外身似飘萍,萍水相逢。这名字在当时就起好了,为的是我参加了中文笔会,要在其内部刊物上开个专栏,就叫《萍华居随笔》,打算每期写一篇。开栏第一篇,专议中国传统的斋馆别号与西人给建筑命名之间的异同。我说中国文人给建筑和厅室命名时,里边包含着文化典故或寄托着自己的情怀抱负;而西人命名建筑一般只是单纯的人名,只是纪念尊崇某人而已。我的结论是,西式命名,终不若中式之雅。

这座房子是90年代中期比较典型的二层楼民居建筑,面积2860平方英尺(约260平方米),比我的第一房扩大了一倍多。房子的里面有四间卧室,两个半浴室;外面是全砖墙,还有双车库,而前一房是没有车库的。幸好还能找到当年的档案照片,借以看看房子的基本面貌。可惜拍摄者的器材和技术都有限,那时卖房经纪还不太懂得包装。

一进门后看到的旋转式楼梯,通往楼上的四间卧室。

一楼右侧的客厅。

 

与客厅相连通的餐厅。

 

一楼左侧的家庭厅,我开始有了些中式风格的布置。

 

一楼中间的厨房。

 

一楼后方的早餐区,有升起的高顶和天窗。

我们买下来的价钱是25万5千,根据当时当地房地产的资料,这个价格已经进入了本市所有房子交易价格最高的前12%。从我们两人合起来的收入看,我们也已经超过加拿大人平均收入的中位水平。也就是说,该属于加拿大人中的中产阶级了。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达到这一点,我们用了10年时间。在买此房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第二个生意,有十几个雇员;已经买了两座出租房,有十几家房客,他们还都是本地白人。对比这些由我们提供职位和遮身屋檐的雇员和房客,他们土生土长,没有文化语言障碍,却一直未能脱贫,很多人到老也没有改变,我们已经差堪自豪了。所谓融入主流社会,一般指移民被当地人接纳。像我们这样给洋人当老板和房东,却并不是文化和社交层面的充分交流,这算融入了吗?我也不知道。

在这房里,我们住得顺风顺水,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如果在北美生活久了的,知道这样的大小和形式,就是中产家庭的典型住宅,毫不足奇。但是对于从中国或日本过来的朋友,就感到很新奇了。我们在这房里招待过新移民朋友,也接待了从国内来访的家人,他们都表示羡慕,赞不绝口。我妹妹已经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她一进门看见楼梯就惊叹了:“哇,旋转楼梯,在日本这是富豪家才有啊!”

房子是90年代中期的设计,比较新的格局,整体上通畅而明亮。还只有三四年新,不需要做什么装修,基本上一仍原貌。按照将近20年前的标准和那个房价,已经达标。室内的地面都是满铺的地毯,这是一般新房的标准设备,已经有点脏了。按照我后来的标准,无疑问应该换成地板。但那时候我一是心中的标准还没有提高,二是真不知怎么做,望而生畏。因为新房室外的回填土壤需要时间沉降,所以车库外还没有建车路,临时铺着碎石子。我们雇人铺设了水泥车路,花了4000多元,这是唯一的大工程。

已经开始起步了的“汗滴男”,要想动作从哪里着手呢?我的目光投向了空旷的地下室。加拿大的房子都有地下室,这并不是多余的奢侈,而是为了避免土壤冻融的波动,地基必须深入冻土层以下。新房的地下室一般都没有装修,就像是国内的毛坯房。装修地下室是扩大使用面积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也是一个大规模、全方位、多工种的工程,当时的我完全不可能胜任。但是初生之犊不怕虎,我虽不敢全装,却试图在一角做出一个房间来,这是我在这座房子里自己动手的最大尝试。但是在技术上,我完全不摸门,不知道每项任务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人家做呀!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和视频可以咨询,我也没去找书本作指导。咱不是受过“敢想敢干”的训导吗?咱文科生不是会发挥想象力吗?我的一切做法都是自己空想出来,现在看真是像全民炼钢一样不靠谱。

用木方立隔墙,我不知怎样在水泥地上进钉固定,用钻头在水泥上一个个钻眼,费尽牛劲,进展缓慢。外墙我不知怎样能贴住灰板,买来人家清仓处理的1 x 2细木条,用沥青粘在水泥墙上,既不牢固,也不保温。到了上石膏灰板阶段,我不知道怎样裁切灰板,竟是用电锯来锯,造成灰尘上升,效率下降。像我这样爱自己琢磨却羞于请教,完全盲目摸索,必是事倍功半。干到一半,不知怎样为继,终于成了烂尾工程,到卖房时也没有完工。又一次不成功的实验,就像是在“扫叶山房”里把厨房修成了新旧参半一样。但可贵的是,我表现出了自己动手的强烈冲动,不因失败而气馁放弃,这就是发展的基因,是进步的阶梯。

这座房子比“扫叶山房”大一倍多,就需要采购更多的家具,比如餐厅和家庭厅所需,我们开始注意家具的风格样式,有些至今还使用着。我们也开始了一些有意识的装饰布置,特别是把家庭厅布置成了中式传统的风格。我1997年回国时捡来的书法挂历,在这时请一位裱画师朋友帮我做成了四个一套的镜框;我历年收集的青花瓷器和青铜器,这时在家庭厅里摆了出来。两年多以后当我们卖房的时候,经纪E女士把这房的照片在本市报纸上登了一整版,作为她的广告。我把这个版封胶做成个挂屏,挂在以后的家里,留个纪念。

 

住在这座房里,我每天管理着一家咖啡店,每周还要去照看两座出租房。而妻子则每天开车远赴多伦多上班,遇到堵车,单程可能就要两小时。十分辛苦自不待言,但经济收入上也有应得的回报。儿子正上高中,是在一间名校,爱上了阅读写作,竟写出几篇英文小说来。这就是人到中年应有的人生吧?我们就这样忙碌而安定地住在这里,没有波澜起伏,只是有时被生意或房客的问题搅扰,那就水来土掩,无碍大局。我们的生活,本可以就这样过下去了。

住这房遇到了一家奇葩邻居,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这房是街角第二家,小区内房子大多建成后,右侧的街角地迟迟没有人买,直到开发商撤离还空在那里。我后来才懂得,在加拿大的居民区里,占位街角的房一般都不好卖,要减价求售。这一是因为两面朝街,没有隐蔽的后院,减少了私家空间;二是因为旁边的草地和人行道更长,剪草和铲雪的任务倍增。街角地空置几年后,终于被一对意大利年轻夫妇买下来,自己找人盖起了房子,填补了小区里的空缺。我们与这家近邻,发生了几次矛盾。

先是邻居来找我,说准备建后院围栏,希望我分担一半费用。在常规下,这要求是合理的,可是我们的具体情况不同。我说你的后院是我的前院,前院不需要围栏,所以不同意出钱。在加拿大治安良好,邻里友善,街景美观,所有民居没有在前院加围墙或栅栏的,这也是与中国不同处。他只好自己修,找来亲戚帮忙,建起了铁柱拉铁网的透空围栏。我与买房时的测量图一对照,他的围栏向我家偏移了半尺,去跟他说,他反而怪我是麻烦制造者,不肯拆改。

围栏建起后,邻居家开始挖游泳池。本来他家的后院较小,是不适合放泳池的,但是他们一定要为两个女儿提供这一娱乐方式。大坑挖了两米深,却离我家外墙只有两米远。妻子担心我家房屋的安全,如果地基下陷怎么办?还专门找到一位工程师咨询。我们也奈何他不得。

游泳池建好了,两个女孩在夏日里欢乐地在水中嬉闹。此时就显示出街角地的特色了,他建的是透空围栏,游泳女孩从侧、后两个方向无私地向整个街道展示泳装的青春体态。他们的家长既然自己不在乎,当然更不会操心别人是何感受。我也不太在乎,可是我太太在乎呀,还不知16岁的儿子是何感受呢!我们不可能改变邻居,于是开始怀疑,这里还适合我们长住吗?

(终于找到一张较大的图,图中有我雇人修的水泥车路,左下角可见透空围栏的影子。)

 

正当我们在“萍华居”里安居度日的时候,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悄然变化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度过一个盛衰循环的周期。从1989年的极盛,到1996年的谷底。1999年我们第二次买房时,还仍然是买方市场,所以卖方才那么有求于人,所以买方才可以从容议价。

说话就到了2002年初,从各种风声迹象可以隐隐感觉到,房地产市场上春雷滚动,热潮蓄势待发。我第一次意识到,市场有可能陡然变化,从买方到卖方优势的翻转,有可能是在一两个月之中发生的。这是客观的方面,在我的主观方面呢?我说过买“萍华居”是我先买了两个出租房的后继行为,两年间又添两房,加上看别的房,我和妻子买房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不再是当初菜鸟了。这,使我为乘潮出动、入市争锋做好了准备。

2月里某晚,妻子还没回家,她不是路远归迟吗。我正在“萍华居”里做晚饭,忽见传真机中吐出两个新出的卖房资料(那时还不靠电子邮件),立刻被其中之一吸引,立马出门看房,看完立马就买,还要加价争夺,次日花落我手,妻子还没见着。不久后,我的居所和命运轨迹,都随之而改变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紫檀吧主 回复 悄悄话 希望能尽快看到下一篇文章.
房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nStrike' 的评论 :
重发了。看来国内外不能兼顾。
OnStrike 回复 悄悄话 看不到图片,新浪的图片不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