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欧洲

世界风情见闻,欧洲生活故事, 随笔,小说,交流
个人资料
简妮真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绝壁寒舍,依云傍月:瑞士Alpstein山区惊鸿一瞥

(2018-10-02 13:12:56) 下一个



8月的一个周六早上,我拿着一张车票,一个人去一个一直都很惦记的地方。那是在阿尔卑斯山区中部的一处高耸如云的悬崖绝壁。在绝壁半腰的一个转角背风处,夹着一座很典型的、瑞士的那种木头建的老客栈,叫Berggasthaus Aescher。它的背景是黛色的层层山峰,其间云蒸霞蔚。三年前在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一见难忘。

其实做出去那里的决定,纯属心血来潮。头一天在电脑里打开地图看了看,查了一下公交的班次和时间,就定了下来。----- 总是能找到如此人间佳境去探访,这也许是我热爱瑞士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给我的周末生活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一个和我境况很相似的单身闺蜜说,她习惯于提早把下两三个月的周末都尽量安排好,因为她认为对抗寂寞和伤感的最佳方式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忙到不用面对寂寞和伤感。可是我是简,我觉得同孤独感正面相处是常态,而且偏好自己的业余生活处于散漫的状态,所以我很少做计划,有时做好了计划,临到头来还会因为有义务去实现计划而嫌麻烦。看来干什么都是要有取舍的。

就这样我一早登上了去Wasserauen的列车,辗转到达那里的缆车站。去到那里的时候有些吃惊。因为沿着公路停了非常多的车,缆车站里也挤了一堆人,三三两两都结着伴,看来这里并无想象中的清静。天上堆积了厚厚的云层,气温居然是十几度的低温。我站在人群中排着队等待上缆车,心里想着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的那张照片,那么美,如果身边有个亲近的人,一起去看会很温暖。

山风凛凛的地迎面吹来,在耳边轻轻地呼呼作响。或者也许,一个人去,看一处隐逸的风景,更合适。谁知道呢,总之一个人的时候会留意到自然的低吟,而不仅仅是人声。

缆车把我们包在一个大大的玻璃盒子里,缓缓地带向高处。周围景物退向脚下,山峦丘林,一点点变得渺小低矮,然后我们就到了。看见稀稀拉拉有游人沿着小路下山去往洞穴教堂和Aescher客栈,我很快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先到达的是洞穴教堂。有设计好的木道穿过三个洞穴,两边是圈起的旧址,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的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曾经有猎人栖息的痕迹。在那之前,也有过大量的岩洞熊居住的痕迹。十七世纪有牧师在下洞穴中建立了一座小教堂,并在上洞穴建立了一座修道院。曾经有隐士居住在修道院中,并为参观教堂的朝圣者提供食物和住宿。 最后一位隐士于1851年去世。这座修道院的旧址上现在是一个小小的木制的博物馆。奇怪的是,我在里面滞留参观之时,突然无故被一种难过的情绪笼罩,竟然落下泪来。离开之后又烟消云散。




教堂入口












山回路转,Aescher客栈的木屋子呈现在眼前的时候,虽然有惊鸿一瞥的开心,却也看到了密集的游人,把客栈外的天台都占满了,还有分散在周边岩石上野餐的背包客们。风景是一样的,味道却不一样了。而我自己,在附近观看了风景、拍过照片之后,也像其他俗人一样,一头扎进那客栈,找了个门边看得见风景的角落坐下,点了一个大大的猪排加煎土豆丝(Rösti)套餐,据说是他们的招牌菜。一边大吃大喝,一边欣赏门外的群山。不时有游客经过探头进来查找座位,对面的一桌父子们喝着啤酒在打牌。整个客栈的室内也是木头建造,层高低低的,气氛特别温暖。山风斜斜地吹进来带进清爽的凉意,太阳终于穿透云层普照万物。酒足饭饱之后,我靠在木椅上伸直了腿发呆,居然有些昏昏欲睡,心里渐渐升起一种幸福感。这样隐居山间,过过简单寂寞的修士日子,可能真不错,只是清静,却已经谈不上了。







付过帐后,厨师特地赠送我一杯咖啡,喝过后清醒了起身上路,徒步两小时到山下Wasserauen的缆车站。路上风景,有山崖,树林,起伏的丘林,也有农舍和牛羊,典型的阿尔卑斯山常态,就不一一细数。













坐上火车,想想天色还早,就去St Gallen的Weber时装溜达了一趟,买了一套Brunello Cucinelli的夏装和Fabiana Fillippi的毛衣,然后去了临时约的Buchs的朋友家吃烧烤。消磨一个人的时光方式真是有很多种,只要对生活还没有失去兴趣。总结一下,那一天最主要的收获感自然还是来自洞穴教堂和Aescher客栈的壮观风景,还有幸品尝到经营这家客栈的山民夫妇Nicole和Bernhard Knechtle-Fritsche著名的本地猪排加煎土豆丝(Rösti)套餐。两周后,我在报纸上读到,这对夫妇和当地机构解除了租约,终止了他们家族两辈人用心血经营了31年的Aescher客栈生涯,原因是国家地理杂志登出照片后,Aescher客栈一夜成名,朝朝暮暮,永无宁日,游客太多,客栈超负荷运行,夫妻两人力不从心。

 

不知道这处风景,会不会在某一天因为游人的日与剧增而被投资者盯上加以开发而变得面目全非,就像在中国的旅游景点那样。看来,看美景也须趁早呀。



源自简妮真人在北美文学城的博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13/    

这一篇文章里的文字和图片,如果它们抚摸到你的内心,如果它陪伴了你一小段安静温暖的时光, 欢迎你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订阅我的同步微信公众号。

 


以文会友  
长按二维码关注 [ 人海欧洲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下半場共好 回复 悄悄话 2016年在馬爾他,維多利亞(Victoria)市著名的藍窗(Azure Window )留影,2017年3月因長久風雨侵襲已倒塌。 真的 “看美景也须趁早呀”
piglet 回复 悄悄话 很美哦
简妮真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来也匆匆London' 的评论 : 谢谢
来也匆匆London 回复 悄悄话 简妮的游记总是娓娓道来,真高兴又见佳作!
简妮真人 回复 悄悄话 有蛮多外来的
简妮真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我是出行,四处溜达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景色很绝。有计划是度假,说走就走的,短途叫出行,长途是旅行
ZheFei 回复 悄悄话 游客多是瑞士本地人,还是外来客?这样的地方,我也怕看到成堆的游人。这真是自己的私心,因为凡是美丽的地方,我也都想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