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d01 美国军方发射薇拉(Vela)人造卫星用于探测“核闪光”(nukeflash): γ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它的波长比X射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12-05-20 16:20: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6 bytes)

γ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它的波长比X射线还要短,一般波长<0.001纳米。在原子核反应中,当原子核发生α、β衰变后,往往衰变到某个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仍是不稳定的,并且会通过释放一系列能量使其跃迁到稳定的状态,而这些能量的释放是通过射线辐射来实现的,这种射线就是γ射线

 

费因曼发现每个过程都可以用相应的图表示,称为费因曼图。他并给出计算有关过程跃迁几率的计算规则,称为费因曼规则。虽然早期的微扰计算也可以得出最低级近似的结果,但为了计算高阶近似就需要用重正化方法处理发散问题,用新的理论表述。费因曼规则就是最常用的方法。一个有n个顶点的图,其振幅正比于en;而几率正比于e2n,即αn。 对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对许多过程的高阶近似(称为辐射修正)已经广泛地开展了研究。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过程。①电子(正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束缚电子对光子的吸收和发射、康普顿散射(自由电子对光子的散射)、轫致辐射、光电效应、光子产生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对湮没为光子、束缚电子对光子的散射等。②电子(正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电子-电子散射、正电子-电子散射、两个电子间的有效势、电子—正电子间的有效势、电子偶素等。 由于μ-子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07倍,μ-子原子(即原子中一个电子为μ-子所取代)中μ-子与核的距离比电子的要小得多,它对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更为敏感。关于μ-子原子的性质(包括辐射修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正负电子对转化为正负 μ子对也是检验量子电动力学和研究μ子性质的重要手段,因此也受到重视。 除上述基本过程以外,量子电动力学还有一些重要的综合应用。了解高能辐射在物质中的贯穿对进行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实验以及辐射屏蔽计算都很重要。以高能γ射线为例:它进入物质后,可以发生三种效应──电子对产生、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随着辐射能量不同,三种效应的相对重要性也因之而异。另外,一个过程还会产生“次级效应”。例如,高能γ射线进入物质,产生了正负电子对。产生的高能电子和正电子又可以产生轫致辐射,发射出高能γ量子。这个高能量子又能产生正负电子对等等。一个高能电子进入物质可以因轫致辐射产生高能γ量子,高能γ量子又产生正负电子对等等。宇宙线的级联簇射就是由于这类多级过程构成的。基于量子电动力学过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宇宙线级联簇射理论在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期已经能够较好地说明实验现象(见宇宙线物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