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演绎 (19):拉斐尔•库贝利克 -《沃尔塔瓦河》

来源: 1iron 2012-03-16 08:38: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9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1iron ] 在 2012-03-16 15:28:1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简介(Information from Web)

《我 的祖国》组曲出自于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作曲家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谱写了《我的祖国》组曲,表达了捷克的大好河山,歌颂了捷克的民族英雄。特别是组曲 中的“沃尔塔瓦河”非常的表现了捷克的母亲河的美,体现了作曲家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这首脍炙人口的“沃尔塔瓦河”也因此成为世界公认的名曲!

《我的祖国》由六首交响诗组成:

第一曲“威塞拉德城堡”,是布拉格市著名皇家城堡,乐曲表现游吟诗人的歌曲所激起的对历史的记忆。

第二曲“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乐曲描绘了沃尔塔瓦河的诞生和沿岸的风光与古迹。

第三曲“莎尔卡”,以古老的传说为主题,描写少女莎尔卡由于情人的不忠而向所有的男人复仇。

第四曲“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森林”,一支田园风格的乐曲,表现了波希米亚故土所带来的思绪和感受。

第五曲“塔波尔”,是坐落在布拉格以南约100公里的城镇,胡斯教徒战争期间是捷克争取民族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乐曲表现了胡斯教派誓死不变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六曲“布拉尼克”,布兰尼克是布拉格附近一座山脉,传说胡斯教派的勇士们战斗并牺牲于此。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的祖国》 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 这是一闕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 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 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仿佛是将军的得意忘形常常使舞步踏错了拍子,整首乐曲力度偏重,暗示舞步如练一样,震得地动山摇,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是将军至情至性的幽默感。


拉斐尔•库贝利克 - 简介

有人在形容库贝利克走上舞台将要指挥时的情形时说到:“他从侧幕旁走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身材高大、头发蓬松、衣着松 ,他总是带着一副和善的面孔,使人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心不在焉的教授,而不像是一位威严的指挥家,人们看到他高矗在指挥台上,用拳头紧攥住指挥棒,在乐队已 准备好的时候,忽然地一挥手,在一个重拍下来之后,音乐便不停顿地喷发了出来……。”这就是库贝利克,一位气宇非凡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修养深厚的指挥大 师,虽然人们从外貌上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然而从他的每一个举动中,都是会给人们带来这种印象的,特别是当他正在指挥乐队演奏时,那奔腾不泄的音乐,便会 将这一切都尽情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拉斐尔•库贝利克 - 人生历程

拉斐尔•库贝利克于1914年出生在捷克的皮霍里。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音乐世家,父亲扬•库贝利克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在当时是著名的塞夫契克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库贝利克出生在这样优越的家庭音乐环境中,确实获得了许多使他终身受益的因素。他从14岁开始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中 学习钢琴、小提琴、指挥和作曲。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便于第二年与捷克爱乐乐团合作进行了首次登台指挥。在其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随父亲外出 旅行演出,并指挥乐队为他的父亲伴奏。1936年,22岁的库贝利克担任了著名的捷克爱乐乐团的指挥,正式开始了他一生繁忙的指挥艺术生涯。在这个举世闻 名的大乐团中工作了三年以后,库贝利克接到了布尔诺民族歌剧院的聘书,并于1939年至1941年担任了这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

1941年以后,库贝利克重返捷克爱乐乐团,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回他已是这个乐团的首席指挥了。库贝利克在这个乐团中整整工作了七年,为这个历史悠久,又具有着光荣传统的乐团的继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8年,库贝利克辞别了祖国,来到了大洋被岸的美国。在美国,库贝利克进行了广泛的活动,力图在这里显露出他的指挥才华,1950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上任担任了三年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然而就在他在美国展开他的活动范围之后,英国著名的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又向他频频地招手了,这使得他于1955年重又回到了欧洲,担任了这家在世界上与斯卡拉歌剧院齐 名的大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在这段时期里,库贝利克指挥该院演出了大量的歌剧作品,其中还包括许多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演出,比如他曾指挥该院在英国首演了雅那 切克的歌剧《耶努法》和柏辽兹的歌剧《特洛伊人》,而这些重要的活动经历,都使得他逐步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世界声誉。1961年,库贝利克又来到了德国, 在这里,他担任了另一个著名乐团——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他在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期间,曾多次率领该团出国访问演出,为这个乐团赢 得广泛的世界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库贝利克又开始重返美国,他在1971年到1974年间担任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常任 指挥,他在就职以后,力尽艰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使这个剧院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1974年,库贝利克辞去了大都会歌剧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的 职务,来到了位于中欧的瑞士,并最终加入了瑞士国籍。此后,库贝利克又以捷克一瑞士双重指挥家的身分,继续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上。

除了一流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以外,他还是一位异常繁忙的世界性客席指挥,在他的指挥生涯中,曾经担任过包括欧美各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足迹遍布之广是使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因此有的资料上曾说他在客串指挥方面是仅次于卡拉扬的第二号人物,这种说法准确与否我们先另当别论,但他是20世纪中最繁忙的客席指挥之一,则是肯定无疑的了。

拉斐尔•库贝利克 - 指挥风格

库贝利克是诠释捷克音乐的权威,他曾灌录了四次斯美塔那的 《我的祖国》以及德沃夏克几乎全部管弦乐作品,还有扬那杰克的作品。他在德国唱片公司下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合作已成为乐坛上又一对绝配。当然,库贝 利克不限于捷克音乐,他也录了很多德国作曲家的录音,如贝多芬交响曲,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总的说来,库贝利克的指挥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很狂热的起伏, 个性算不上很鲜明。可以说很照顾听众,让听众不需要太费心去揣摩其意图。

拉斐尔•库贝利克 - 评价

库贝利克是老一辈指挥家中精力充沛式的人物。他那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极有吸引力的气质,一直是被后代的青年指挥家们奉为榜样的,而在专业素质上,他也 是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的人物。他有着高度的艺术鉴赏力、敏锐的音乐感受力以及清晰明快、自然稳健的风格和特点,人们在聆听他指挥演奏的作品时,以上的特征 便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极其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

人们都说库贝利克是一位艺术修养既高雅又全面的艺术家,而这些不平凡的气质首先要归功于他那音乐世家家庭中的优雅的音乐环境的直接熏陶和影响,库贝 利克的家庭是捷克有名的音乐世家,这个家庭曾经诞生过捷克历史上重要的音乐家,如果翻开捷克音乐史仔细观察的话,在那记载着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 和苏克、塞夫契克等音乐大师的史册上,同样也端庄地记载着扬•库贝利克和拉•库贝利克的名字。他们父子二人,早己成为捷克音乐界中的重要人物而受到人们的 尊敬和爱戴了。

大凡现代的指挥家们,一般都受到过托斯卡尼尼和富尔特文格勒的影响,有的偏重于前者,有的则倾向于后者,库贝利克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但从他的风格上 来看,似乎更接近于富尔特文格勒。他是一位“音乐性”很强的指挥家,有时常在指挥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主观即兴风格,甚至于在屡次指挥同一作品时很少有相同 的时候。然而他指挥演奏出的音乐的那种流畅与雅致的特性,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十分醒目的印象。当然也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指挥缺乏深度和强度,其实这也只是观 察的角度不同罢了。

库贝利克和许多人一样,也是一位集指挥家和作曲家为一身的双料指挥大师。作为指挥家,他曾取得了享誉世界的名声,而作为作曲家,他的才华也是广为人 知的,据说这方面的才能他还是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作学生时就已显露出来了。他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就曾先后创作了许多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两部 交响曲、一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此外还有许多室内乐作品,一部歌剧《维罗尼卡》以及为悼念他的父亲而作的安魂曲等等。

库贝利克是一位指挥作品范围很广的指挥家,他既能指挥歌剧,也能指挥交响乐和其它体裁的音乐作品,从曲目的时代和风格上来看,他还是更善于指挥古典 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品,其中特别擅长指挥戏剧性较强的作品,当然,在对待他的祖国的作曲家的作品方面,他的演释就更具有权威性了。从总体上来看,他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和马勒等人的作品,有着更加精湛的理解和演释。


谢谢欣赏!

所有跟帖: 

太棒了,非常好的解说,让我的想像力随河而下...... -Clown123- 给 Clown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6/2012 postreply 17:01:20

谢谢这位朋友! -1iron- 给 1iron 发送悄悄话 1i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5:08:10

当演奏到7分40秒时乐曲之优美让我以为她是在歌唱我的祖国 -holywest- 给 holywest 发送悄悄话 (9 bytes) () 03/17/2012 postreply 15:29:13

谢谢! -1iron- 给 1iron 发送悄悄话 1i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5:11:35

祖国的河,承载着多少悲伤和荣耀, 谢谢李老师的好介绍 -法国薰衣草- 给 法国薰衣草 发送悄悄话 法国薰衣草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03/17/2012 postreply 16:21:57

谢谢草 班! -1iron- 给 1iron 发送悄悄话 1iron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5:18:40

顶大师演绎 -尘埃2.0- 给 尘埃2.0 发送悄悄话 尘埃2.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7/2012 postreply 17:47:48

谢谢尘埃! -1iron- 给 1iron 发送悄悄话 1i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5:19:12

拉斐尔•库贝利克大师很厚道,喜欢。转去文化走廊了。 谢谢。 -毛毛雨62- 给 毛毛雨62 发送悄悄话 毛毛雨62 的博客首页 (76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09:05:55

为您配了首小诗:Let's Vltava -毛毛雨62- 给 毛毛雨62 发送悄悄话 毛毛雨62 的博客首页 (227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09:40:12

谢谢毛毛雨! -1iron- 给 1iron 发送悄悄话 1i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5:20: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