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视觉与人眼的结构密切相关,可见光通过眼角膜进入眼睛后,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由杆状细胞和圆锥细胞组成,且分布不均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11-04-27 15:54: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87 bytes)

 十二:颜色之谜 
 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条光带,应该是人们对光的认识的最早的突破。后来的实验表明,可见光是庞大的电磁波谱中极为狭小的一段(400nm到760nm)。实际上,波长最长的红光与波长最短的紫光在人的感觉上又连接起来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红得发紫”。而且各种颜色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连续变化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三种颜色的光合称,这就是三原色理论。通常将光的三原色选择为红、绿、蓝三色,原因是它们差不多等量混合得到的是白光,而且合成其它常见颜色时,其系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值。理论上可以选择任意三种颜色作为原色。 
 色视觉与人眼的结构密切相关,可见光通过眼角膜进入眼睛后,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由杆状细胞和圆锥细胞组成,且分布不均。视网膜中心有一凹斑,称为黄斑,此处全是圆锥细胞,离黄斑越远,圆锥细胞比例越小。杆状细胞主要用来感光,其灵敏度约是圆锥细胞的500倍,而圆锥细胞主要产生色视觉,观察物体的颜色主要靠黄斑和其附近的圆锥细胞。有一种色视觉理论认为,圆锥细胞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含一种色素,分别对应三种原色,对光进行选择吸收,通过神经将信息送到大脑,大脑将这些信息综合处理,得出对颜色的判断。据统计,约有5%的男性与0.8%的女性是各种不同程度的“色盲”(如红绿色盲、全色盲),他们很可能是缺少相应的一种或几种色素。 
 当然,仅有人眼和大脑的精致结构还不够,还要有外界刺激,也就是要考虑为什么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这就需要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模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