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测不准原理,粒子是有机体一员,整体性,系统的状态的演化又由其哈密顿量(同时担当能量的角色)决定----在物理学中一般用H来表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11-03-11 14:52: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41 bytes)
>问: 世间情为何物?

解:

量子力学两个基本假设:

1,测不准原理:不对易的两个物理量(如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获得其精确值,即系统不可能处在两个不对易量的共同本征态。 Heisenberg的原始表π述---如果以 ⊿x 表示粒子位置的测量误差,以 ⊿p 表示粒子动量的测量误差,则同时测定二者时,精确度极限为:

⊿x.⊿p>=h/2π

2,系统地状态用以表征系统处在某一状态的几率的波函数来描述。而系统的状态的演化又由其哈密顿量(同时担当能量的角色)决定----在物理学中一般用H来表示(包括动能和势能)。其中动能T包含了事物本身具有能量,而势能项V表征为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核心思想:事物状态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的几率性描述。

两个基本量:状态波函数ψ,系统哈密顿量H.


用于人情感领域的可行性:

1, 人可视为一种无数原子的有机组织形态,意识,情感是在环境作用下人有机体尤其是大脑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运动属性,既然状态的不确定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那么作为由无数原子组成的高级有机体的人,其情感属性具有某种固有的不确定性至少逻辑上是不违背以上两条基本假设的。 而人类的生存状态无一不显示出其内心的不确定性。

2, 自由电子状态具有某种不确定性,那么具有自由意志和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的人,其丰富而又微妙的情感具有不确定性也是合情合理的。

3, 例证:人性自古有善恶之争,表明人性的不确定;人主观臆造的魔鬼和神其实只是人性中抽取出的部分因子,人性其实是魔性与神性的叠加是进一步证明。现实生活中现实与理想,工作,家庭,事业,娱乐之中之间的种种冲突与矛盾,表明人不但是欲望的集合体还是复杂的矛盾体,人作为斗争存在的现实是人生存状态不确定性的真实写照。

情感状态描述:

男人的情感状态可用情感波函数ψm来描述,女人情感状态用ψw来描述。


如前所述人的生存状态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为限制讨论范围仅把视野集中在人的情感领域。现在我们已知的是人的情感状态具有不确定的属性。剩下的问题是此处不确定性的含义如何作答。首先明确我们称之为根本属性(习惯中类似于本性)的东西是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任何规律都有其具体的时间地点历史现实环境条件限制。其次为简单起见,此处限定不确定性的含义指人的情感中心指向状态,一个人,两个人还是多个。再次要辩证理解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确定性不排除确定性,而是包容了确定性,把确定作为特殊情况。





相互作用:

沿袭物理学研究相互作用力的思路,首先需普遍的定性---本文所涉及的课题中显而易见背后起作用的为一种吸引力机制,其次对应到具体个体相互作用需考虑各个体情况和环境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互吸引本性:异性相吸,自然界的普遍原理,非生物界的正负电荷,磁性的南北两极,至于生物界的两性相吸更是普遍复杂而美妙。事实已表明无需去探讨这个根本的起源---正如无需去探讨一个电子质量的起源,把其作为一事物基本属性即可。有两种有趣的观点本人比较喜欢:一种是为柏拉图的观点认为原本男人和女人是和谐统一为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由于某种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或者由于人类祖先由于某事触怒了上帝因而受到了裂体惩罚,所以人生下来后所具有的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恐惧的同时,还会感到内心深处固有的一种孤独与缺失感,隐隐感到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制约着自己,便形成了爱情神秘力量的源泉。同时弥补与生俱来的缺失感和寻求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成了每个人神圣的使命之一。喜欢这种解释并非在于其是否科学,而在于其简洁而美妙。另一种观点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现代进化生物学说具有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基因为扩大自己在基因库的队伍而为基因生存机器的成功的合作生存策略,即为矛盾着的选择压力之间的一种折衷产物。简言之,男女间的一种相互吸引机制事实上是基因在自然选择与竞争中选择的一种增进繁衍与优化自己生存的一种有效机制。这种观点本身是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因其以一种刻板的机制代替了人自由意志和对爱情神往的想象空间。无论从美学还是从人的情感的角度这种理论都是让人难以下咽的。我喜欢的是其研究问题的方法,一种追根溯源的,放在历史长河中的宏观方法。喜欢其视角而并非其结论。

还是让理论的归理论,感觉的归感觉,在情感领域理论只是我情感的忠实奴仆,理论是让我更好的把握感觉我的感觉。感觉自己的感觉,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感觉。

环境个体相关: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注定用几率波函数来描述系统状态,换言之波函数只是表明微观世界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波函数的具体性质是由哈密顿量定量决定的,同样在人的情感领域具体到相互作用个体的情感领域(很明显这是个多体问题,至少是两体)仅有定性的分析不足以描述系统的具体性质,还必须考虑到个体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因素。换言之,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强度或情感波函数发生交叠的程度是个体情况和历史现实环境的函数。

其中的变量涉及到双方各自的形象、兴趣、学历、个性、经济状况、情感取向、偶然的决定性的情绪状态、爱情和家庭观念,现实环境如家庭的影响、同学同事的介入、第三者的介入、社会道德观念、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限制等等,当然各变量所占权重视因人而异。这部分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我们可以控制和协调的部分。





不确定性还是确定:

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作为一种本能在潜意识里起作用。生物学中的例证,动物界中广为存在的是一雄多雌的组合方式,现实生活中男同胞明目或暗地采取此策略的较多 ,事实已经表明对象上的不确定性倾向是本能存在的。至于女孩子的更忠贞,情感对象的更确定性,已有充分的证据可证明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的烙印的压制了本能倾向的结果,在社会采取更开放更容忍的时代,在张扬个性、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时代,人的本性自然会更多地流露出来,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仅仅是两个先锋人物。甚至 有关学者宣称中国已经进入第三次性革命时代,其特点是人们对性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观。尤其表现在女性身上,就是她们对于失身、处女膜不再注重。而性生活、性体验不再是夫妻的专利,对性与爱情、性与婚姻,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有关系,也可以视为没关系;可以同与自己相爱和准备结婚但还没有结婚的异性发生性行为,也可以同自己不爱也不准备结婚的异性发生性行为。这本身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关系等的复杂问题,然而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更大的自由度带来的是人的情感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上面所说的事实仅仅表明不确定性事根植于人遗传密码之中的,不管是male还是female,可能差别是程度上的。事实上它仅仅生物和先天的部分,作为地球的高级管理者的人,不可忽略的还有一种与先天的本性制衡的力量是人类特有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即存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属性与后天文明的教化相互竞争。这是人可以自己把握和控制的力量,也是你可以决定里生存状态的力量。 此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本能力量,与不确定性相对立的人也具有一种寻找确定性的力量,不确定性往往是现实,我相信是有此本能倾向的,所有的科学就是为自然立法,寻找自然的秩序和确定性。不确定性既是人的存在方式,而确定性是人的意义所在,不确定性是人类痛苦与苦难的根源,同时也是为寻求确定性的动力之源泉。人是在矛盾的不确定性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因而可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于不确定性中寻求自身于这个世界的确定性。具体的个人的情感取向状态是否为确定取决于生物本性的潜意识的力量和后天文明的有意识的力量的相互竞争,倘若这两种力量竞争的结果使得哈密顿量处在一个可以使彼此都处在一共同的本征态,那么彼此的情感取向就是确定的。

你的状态取决于你对这两种力量的调制。至于两种状态孰是孰非个人心中各有各的标准。个人觉得采取那种方式并非是最重要的,我不赞同你说的每个字,但是我会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同样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我不赞同你行为方式,但我会捍卫你自主行为的权利。

同时并非出自内心的真实感觉行事和勇于逃避责任也会获得本人的鄙视。当然获得我的鄙视的人也是它的一种荣幸,因为足以证明其是一个可鄙之人,至少含铁量足够高。





确定性值还是不值:(对爱情的忠诚和专一值几何)

这不是一个yes或no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确定性可以是一种保守(尤其在张扬个性,提倡全面开放的今天讲专一似乎有点逆流的倾向),一种傻冒,可以作为你没有金钱、权力、个人魅力、勇气的四无人员的落伍者的标志。然而这种情形只适合于外表忠诚而内心迷乱却又胆小如鼠导致行为与内心和意志严重分裂的懦弱者。

但是确定性可是一种忠贞不渝,一种纯洁美好。同时寻求确定性需要更富于创造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出浪漫,需要对生活更多的热情才能历经时间的考验。现实已经证明情感向心力不断改变目标的根源在于缺乏创造力未能在平淡中创造出浪漫才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爱一个人终生不渝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总认为。因为相信执着的力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回到顶部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