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科斯谬想,张五常猜测,与交易成本的复杂性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10-11-01 17:19: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423 bytes)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简报
2008 年第17 期(总第712 期)
2008 年4 月9 日出版
科斯谬想,张五常猜测,与交易成本的复杂性
--庆祝林毅夫就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陈平
2008 年3 月26 日
林毅夫被世界银行任命为首席经济学家,不仅是他个人的学术成就获得国际承认,也标
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获得西方的承认。为了庆祝这一历史事件,我来做此讲座,探讨经
济学的基本问题。我讲的核心内容,是检验新古典经济学,也就是华盛顿共识或者市场原教
旨主义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人物是Friedman, Lucas, Coase 三 个人。第一是弗里德曼的有效
市场理论。他认为金融市场是自稳定系统,市场观察到的波动是稳态加上一个噪声,有效市
场没有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无需政府监管和干预。第二是卢卡斯的微观基础与理性预期理论。
卢卡斯否认存在非自愿性失业,他否定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用代表性家户的模型将宏观现
象还原为微观个体的行为,用白噪声来模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第三个是科斯的交易成本理
论。他认为企业起源于降低交易成本,社会冲突可以由双方交易解决,制度演化与初始条件
无关,否定法制与政府监管的必要,否认市场失败。
林毅夫在经济学上的贡献是把发展战略引入发展经济学中,发展了凯恩斯理论,比较优
势战略的实质是宏观基础论,发展战略是内生的。我依据美国数据的经验和理论分析,推翻
新古典的微观基础论,和林毅夫不谋而合。1984 年到1988 年,我发现货币混沌,否定了弗
里德曼的外生货币理论,支持奥地利学派内生货币理论。1999 年到2002 年, 我的研究否定
了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理论。依据大数原理,微观组元的个数越多,宏观合成的涨
落越小。美国宏观与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很大,经济波动的根源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涨落,
而是来自金融中介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不是微观-宏观两个层次,而是微观-中观(金融和
产业)-宏观三个层次。宏观与金融的代表者模型无法解释观察到的宏观波动和金融市场的
涨落,必须考虑涨落的群体模型。
2005 年到现在,我的研究转向产权理论,发现科斯理论存在很多问题,这是今天讲演的
主题。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信仰出自一点,相信市场是个自稳定的系统。理由是需求曲线斜率
为负,供给曲线斜率为正,两线交叉只有一个交点即均衡态。如果偏离均衡的话,价格或产
量的调整机制会使得市场返回均衡点。如果这样,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就不需要。
问题即使是局部均衡,假如供求曲线是曲线,例如S 性或W 型,交点就有几个,宏观观察到
的就不一定是稳态,可能是周期或非周期振荡,这就是凯恩斯理论的基础。
科斯把简单的线性供求规律用于讨论企业,法律和制度。他的论证运用了需求曲线斜率
为负的假设。然而实际生活中出现了长期失业、经济的周期波动、经济危机等问题,反过来
推论,需求曲线绝不是线性的,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假设未必成立。科斯的探讨启示我们研
究新古典经济学的边界和适用条件。
科斯定理是经济学中争议最大的理论。帕尔格雷夫法与经济学大词典(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Law) 对科斯定理的评价指出,对于科斯的理论,有人追捧
不已,有人则认为完全是同义反复,毫无意义,有的认为是革命性贡献,有的却认为是邪门
歪道,可谓众说纷纭。科斯所有的经验证据都被人推翻。理论上最厉害的批评是来自萨缪尔
森,他认为两个垄断者的讨价还价没有确定解。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赫维奇(Hurwicz)为科
斯的理论做过一个模型,他说科斯成立的集合测度为零。我的分析发现科斯理论中存在诸多
谬误,我想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改善科学分析的方法。
科斯谬误之一是交易成本的概念本身含混。谈到成本,必然有收益和价值,交易的成本
相对什么价值而言,科斯1937 年引入时没有交待。交易成本的引入是为了解释何种价值?如
交易成本算作产品成本,成本当然越低越好。但如交易成本算企业的资本成本,投资能产生
收益,市场竞争不一定导致降低投资成本。如果交易成本用来解释组织,制度价值如何度量
是很大的问题。
科斯谬误之二是断言垂直整合的有效性。科斯交易成本理论始于解释企业的起源。科斯
和他的支持者Williamson,认为苏联式的垂直整合是有道理的。科斯研究的是通用汽车公司
在1920 年代并购车身供应商 Fisher Body 的特殊案例。二次大战后汽车厂不再把整车车体
外包,反倒是汽车零部件外包越来越多,设计都外包,原因是产品创新而非成本竞争成为主
要的竞争模式。
科斯谬误之三是构造内向型的企业理论,无法解释有限市场规模下企业竞争的生存机制。
科斯的基本想法是:企业大小仅仅由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之间的平衡来决定的,我称为内向
型企业。科斯对企业规模的解释缺失三个重要的解释变量。首先,亚当-斯密说劳动分工取
决于市场规模的限制。生物学类似的问题是物种大小由什么决定。海里的蓝鲸是最大的物种,
比陆地上最大的物种象大的多,因为海洋的资源比陆地大。科斯讲企业大小规模只是取决于
内部的组织,和市场大小没有关系,是奇怪的理论。其次,科斯的企业理论中没有竞争对手,
企业规模的发展不考虑对手的规模和战略,这一点和现实相去甚远。古典经济学不承认企业
层面上有规模效应,因为如果存在规模效应,供给曲线就不存在,市场没有均衡解。但这是
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三,科斯理论没考虑不确定性,这是张五常研究过的。公司金融理论
看到西方历史上企业有拆分潮也有兼并潮,按照科斯就没有拆分只有兼并了。
科斯谬误之四是选错分析单位。古典经济学是没有结构的理论。在生物学中,决定物种
大小的因数,首要的分析单位是器官及其结构功能。产权理论跳过器官,直接到细胞——经
济个体的层面。科斯连细胞也不要,只用交易成本,相当于19 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
主张的“唯能论”,他们认为解释自然只需能量,无需结构。张五常指出交易成本应改为制度
成本,科斯也同意。这就间接承认制度分析是宏观和历史的观察,不可能从微观交易开始。
科斯谬误之五在于他不懂两方交易,没有参照系如何定价?这是科斯1960 年 文章引起
的最大争议。如果有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可以定价。如果双方博弈没有先例也无中介,
多半无法达成协议,只有打官司。科斯提到的利益冲突的历史案例,最后都是法律裁决,没
有一个达成自愿交易。例如加州法律对牛吃麦的产权裁定,起先牧业势力大时偏向牧业,后
来加州工业起来需要粮食,议会又修改法律 偏向保护农民利益。法律的改变加速农业结构的
改变,制度不见得收敛到所谓最优的制度,一切取决于历史条件。
科斯谬误之六是,谈判利益冲突时(例如污染或噪声),供求曲线存在唯一的均衡解。科
斯谈社会成本时,证明冲突双方必然达成交易的理由是需求曲线向下。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
依据是快乐多多益善,哪来道理说烦恼越多越好呢?对噪声、污染的描述还采用需求曲线斜
率向下的假设是有悖于常理的。再者,对污染的产生者而言,损人利己的事规模递增,决策
空间非凸。供给曲线不存在,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科斯定理就不存在唯一的均衡解。科斯列
举的噪声,牛吃麦,污染等案例,历史上冲突双方都没有达成交易,全是打官司裁定。
科斯谬误之七是公共品发包只考虑经济效益。科斯讲灯塔民营、电台频率的拍卖,可以
无需政府授权,完全由市场操作,价高者得。问题是真实世界里,拍卖指标是是标量还是矢
量?也即评判指标是否只是经济效益,还是要考虑其它社会目标,比如创造就业,提高教育
水平,社会公益等等。美国拍卖电台频率,专门请了博弈论的经济学家作机制设计,兼顾多
个社会目标。
科斯谬误之八是公益事业的谈判能否排除社会参与。科斯理论缺乏谈判可行性的讨论。
以铁路火花影响周围土地的问题为例。铁路是否运营,不仅涉及铁路两边的地价,而且影响
地区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和人民也是利益有关者。假如谈判各方局限于拥有土地产权的农
民和铁路公司,就可能拖延不决,影响地区发展。美国往往用地区的公民投票,政府、议会、
或法院来裁决。谈判参与者不是权力对称的。科斯对多方谈判的实际操作问题从来没有给予
关注,因为和他小政府甚至无政府的信念不符。
科斯谬误之九是说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垄断行为近似于完全竞争。科斯定理的表述是
Stigler 于1966 年给出的,他说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科斯否认需要“完
全竞争”的条件,认为只要双方交易就行了。Stigler 改为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垄断行为
近似于完全竞争。科斯1972 年提出,交易成本为零时,耐用品的垄断厂商会实行边际定价。
但是张五常发现,假如交易成本为零,垄断者可以对顾客实行完全的价格歧视,不可能实行
边际定价。
科斯谬误之十是宣称,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有如物理学无摩擦力的世界,是科学上的
合理存在。此说大谬。物理学上无摩擦力的惯性理论是实验可以检验的,行星运动轨道和人
造卫星的发射,都验证了牛顿力学中,无摩擦情况在宇宙太空的运动中是科学的近似。但在
经济学中涉及到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则没有任何经验和理论的依据。
科斯自己最初界定义的交易成本是营销成本(marketing costs), 后来又有人提出信息
收集成本和监督成本等等,科斯认为其实质都是信息成本。问题是:劳动分工的发展过程中,
信息成本是收敛的还是爆炸的。人活着就会产生新的信息,创新永远创造信息,劳动分工的
演化过程中信息成本也不会减少。根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信息的收集传递要求一定的
能量,信息成本必然大于零。科斯幻想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可以瞬间达到永恒,换言之,科
斯世界的质量为零,速度无穷大,这也违背物理学的相对论,因为光子也有质量,任何物体
的速度上限为光速。科斯用经典物理学的比喻来论证科斯世界的合理性,违背物理学的基础
知识。
科斯谬误之十一是暗中假设市场竞争会降低交易成本。这可能吗?我们来考虑两个理想
实验。第一个例子,一个农民在本村卖菜,邻里之间互相熟识,不需要监督,交易成本很低。
要卖到外地,则要增加营销成本,去食品监管局取得销售许可。市场扩张的制度安排显然是
增加交易成本,不是降低交易成本。第二个例子,如果开发了新产品,打广告开拓市场要增
加交易成本,是否值得作呢?假如你不作,而你的竞争对手作广告,你多半会输掉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一条规律说市场竞争会降低交易成本。
1986 年诺思和瓦利斯用美国的GDP 数据做过分析。他们发现美国经济中与交易成本相关
的行业,1870 年达到GDP 的25%,到1970 年这个比例大于50%。换言之,劳动分工发展的
历史趋势是增加而非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理论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从制度角度来看,交易成
本的大小不应该作为一个制度是否有效的主要尺度。
十二,科斯交易成本为零的真实世界有无真实的原型?科斯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型: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和金融市场。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交易成本低有道理,因为没有财富差别,
没有欺骗动机,监督成本最小。科斯金融市场的例子极为误导。金融市场入市后交易很快,
但是公司上市要花很多钱,上市后美国证监会与银监会追踪监督公司业绩和行为也会花很多
钱。没有那么多的监管成本就不会有健康的金融市场,用金融市场的例子来代表交易成本为
零的市场很不合适。难怪科斯认为现实世界交易成本接近为零,因为任何案例都在原始社会
和金融市场的两个极端之间。金融市场的例子倒能证明我们的观点,即增加进入壁垒和设立
退出机制等价于建立一个选优汰劣机制,目的不是降低交易成本。
十三,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有序能量还是无序能量(熵)?科斯认为市场演化过程交易成
本会降低,其实质把交易成本和产品的材料成本,劳工成本同等看待,成本在这里是有序能
量。物理学中能量分两种,有序能量和无序能量。但生命和社会过程中会摩擦生热。如果认
为交易成本是市场中有磨擦的情况,相当于无序能量,那么认为市场演化会降低交易成本的
观点就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加原理。生命和社会是耗散系统,能量不守恒,系统的交
易成本必然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古典经济学的实质是保守系统,能量守恒,现实经济生活
中难以成立。
由此可得结论。交易成本是一个没有清楚界定的复杂概念,在创新竞争中,不存在降低
交易成本的简单规律,用交易成本研究企业起源和制度演化没有科学的预言能力。科斯的交
易成本理论是一种极端还原论,没有经济结构,没有历史,没有规模效应,没有利益冲突,
是和无摩擦力物理学没有共同之处的乌托邦理论。其目的是否认政府和法制的建设性作用,
否认反垄断的经济学意义。科斯理论既没有经验的观察基础,也违背物理学基本规律,和劳
动分工的历史经验背道而驰。
科斯的科学贡献是揭示出古典经济学隐含的对称性假设,也即古典经济学的适用边界。
演化的本质是打破时间空间的不对称。劳动分工的发展打破了个体劳动者和企业的对称,投
资和消费的对称,也产生财富和权势的不对称。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只用冲突双方的自愿交易
来解决。法律,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干预,就成为市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和科斯主张的基于简单供求关系的均衡经济学规范相反,我们认为演化经济学对企业和
制度的性质提供了更有效的分析框架。我的理解是,企业的本质不是节省交易成本而是创造
价值,企业或者制度边界产生的实质是建立选择机制。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经历基
础研究,应用开发,市场的起飞,饱和,衰落等阶段。每个阶段的产权形式,政府与非盈利
组织的参与都有相应的变化,尤其初期和晚期需要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辅助,并非私有产权
在各个阶段都有优势。更进一步的讨论,我称之为产权演变在混合经济下的生命周期。有兴
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有关论文。
应当指出的是,张五常在研究古典经济学的适用范围上作出了先驱的贡献。弗里德曼注
意到马歇尔给出的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条件是名义收入不变,应为真实收入不变。张五常指
出,只有宏观经济没有失业,才能保证真实收入不变。这就从微观的供求关系上确立了微观
行为的宏观基础。我叫它为弗里德曼-张五常条件。张五常的第二个贡献是发现科斯定理的
斯蒂格勒表述自相矛盾,交易成本应当改为制度成本,成本分析等价于风险分析。张五常最
大的贡献是发现科斯理论暗含的对称性假设。这为我们用演化理论研究劳动分工中的对称破
缺和非均衡演化铺平道路。
希望“后林毅夫”时代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能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Chen, Ping. "Complexity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Evolu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Kyoto
Economic Review, 76(2), 139-153 (2007).
陈平,“陈平惜张五常颠覆古典经济学而未自知,” 陈平《复杂经济学》研讨课题,2007 年4
月23 日。
陈平,“科斯妙察还是科斯神话?”陈平《复杂经济学》研讨课题,2007 年5 月8-10 日。
【注】陈平的中英文论文可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网页下载,见:
http://ccer.pku.edu.cn/cn/faculty.asp?SecondClassId=121

所有跟帖: 

科斯谬误之五在于他不懂两方交易,没有参照系如何定价?这是科斯1960 年 文章引起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194 bytes) () 11/01/2010 postreply 17:22:33

典经济学的实质是保守系统,能量守恒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524 bytes) () 11/01/2010 postreply 17:25:19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谓“理性预期的实质”,是经济预期模型的零阶近似,理性预期对复杂的预期变化做了最简化的假设,认为误差项均值为零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27185 bytes) () 11/01/2010 postreply 19:29:54

他把随机游走和几何布朗运动模型引入金融学,并奠定期权理论的基础。但他又指出宏观不存在有效市场理论,金融没有自身稳定性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179 bytes) () 11/01/2010 postreply 19:34:57

由于能量守恒的约束,我们观察到的物理化学时间序列一定是趋于稳态的。但是经济发展意味着不断投入更大的能量和资源,所以观察到的经济时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912 bytes) () 11/01/2010 postreply 19:40: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