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溴约40万吨/年,大约只有7%来源于海水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09-10-08 15:06: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96 bytes)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阻燃剂、灭火剂、制冷剂、感光材料、医药、农药、油田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溴是直接从海水中分离的元素。溴的天然资源主要存在海水、地下浓缩海水和古海洋的沉积物岩盐矿以及盐湖水中。地球上约有99%的溴存在于海水中。海水中溴的浓度约为65ppm,而岩盐矿中溴的含量仅有0.1ppm,地下浓缩海水溴含量为200~300ppm,在盐湖水中溴的浓度则达2000~12000ppm。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溴约40万吨/年,大约只有7%来源于海水。

生产技术现状

溴素的生产工艺有水蒸气蒸馏法、空气吹出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和沉淀法等。其中主要工业生产方法为空气吹出法和水蒸气蒸馏法。

我国目前溴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和空气吹出法。水蒸气蒸馏法占全国溴素生产能力的10%左右,其余90%为空气吹出法。

在空气吹出法中,酸法吸收工艺占全国总能力的85%左右,碱法吸收工艺占15%。水蒸气蒸馏法是以苦卤取制氯化钾后的母液为原料直接蒸馏得到溴素。此法工艺成熟、过程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但不适于含量低的原料。美国大湖和以色列死海地区溴含量高、原料丰富,用此法最经济。

7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此种溴素生产工艺,但由于我国北方海盐区溴含量高的苦卤供应季节性强,盐场分散,虽然用制盐苦卤生产溴素可望能达到1.8万吨/年。用此法,全国年产量仅有3000吨左右,不可能再有大的发展。因此,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又研究发展了空气吹出法制溴工艺。山东羊口盐场在国内首家建立了100吨/年规模的空气吹溴厂,以地下浓缩海水为原料,以碳酸钠溶液为吸收液经氧化、吹出、吸收蒸馏而制得溴素。此法是将提溴过程放在制盐之前进行,避免了卤水输送及浓缩和盐结晶时的溴损失,大大提高了溴的回收率。该法开辟了一条溴素生产的新途径,成为大力发展我国溴素生产的一个里程碑。

在此之后,在青岛建立的150吨/年规模以海水为原料的吹溴厂,在浙江温岭、江苏连云港、福建厦门、广西北海等地建立的海水提溴装模置。但均以规模太小、生产成本过高而相继停产。而山东羊口盐场在碱法吸收卤水吹溴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以亚硫酸为吸收剂的酸法吸收新工艺,其投资比碱法更低,而成本也更低。1985年,我国进行了500吨/年规模的空气吹出酸法吸收制溴工业性试验取得成功,1987年又从英国引进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空气封闭循环酸法喷雾捕沫制溴生产线。该法反应快,一次吸收率高,而且产生酸化卤水所需要的酸,设备投资小,加上尾气封闭循环,污染小,经济效益显著。

但是,我国溴素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地下浓缩海水,这里有一个资源平衡和综合利用问题。从我国目前海盐年产量(1800万吨)和溴素年产量(约5万吨)之比为360来看,盐/溴比已接近海水中的比值375。可以说,我国的地下浓缩海水的资源利用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因此,以地下浓缩海水为原料来生产溴素已经受到很大的限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