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散记:关于罗西尼

来源: Chang_Le 2009-03-04 17:58: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11 bytes)
罗西尼 (Gioachino Rossini,1792-1868),十九世纪初期杰出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与比他略晚的贝里尼 (Vincenzo Bellini,1801-1835) 和唐尼采蒂 (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 音乐风格比较接近,有人称他们为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前三杰”。他们的歌剧都重视声音和歌唱技巧,美声唱法在他们那里发展到极至。如今的声乐比赛中,他们的作品仍然倍受歌唱家们的青睐。同时,他们也注重戏剧性,注重用美妙的歌唱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情节等。当然,他们三人也有各自的特点。

十八世纪末,特别是莫扎特去世以后,意大利歌剧不够景气。罗西尼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使得意大利歌剧又现辉煌。罗西尼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有三十八部歌剧,在正歌剧和喜歌剧领域都有杰出创作,其中最有名的剧目包括: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Il Barbiere di Siviglia,1813)
《塞维利亚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1816)
《灰姑娘 》 (La Cenerentola,1817)
《威廉 退尔 》(Guillaume Tell,1829)

罗西尼出身比较卑微,他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和勤奋,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创作处於颠峰时期,却突然撂笔,在此后生活的近四十余年里,没有再写一部歌剧,也几乎没有什么其它重要作品。为什么会如此? 这一直是个迷,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猜想,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压抑说”:认为他不满社会现实,又无法改变,感到压抑,因此撂笔;
“懒惰说”:认为作曲是很辛苦的事,他已经名利双收了,就懒得再受搞创作的煎熬了;
“兴趣转移说”:从事实看,他后来对美食和烹饪非常热衷,认为可能是他的兴趣转移了。

我觉得这三种说法似乎都缺少证据,难以令人信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三种原因兼而有之吧,至於哪种更主要,就很难说了。

罗西尼不但有很多著名的唱段流传于世,他所作的歌剧序曲也很有特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最后一部歌剧 《威廉 退尔 》的序曲,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

参考音像: Rosini - William Tell overture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2hGSL345I

Rossini - William Tell overture (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D5SDGjRidY&feature=related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往事回顾: 寻觅古战场的踪迹
  • 往事回顾: 可笑的一幕
  • 往事回顾: 她不是“小芳”
  • 往事回顾: 看田的风波
  • 往事回顾: 三十年前的一场音乐会
  • 所有跟帖: 

    关于罗西尼~ -秦天行- 给 秦天行 发送悄悄话 秦天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19:12:40

    多谢介绍! -优先生- 给 优先生 发送悄悄话 优先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19:47:32

    多谢介绍(zt)! -没事写着玩- 给 没事写着玩 发送悄悄话 没事写着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20:59:37

    回复:歌剧欣赏散记:关于罗西尼 -Chang_Le- 给 Chang_Le 发送悄悄话 Chang_Le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9:00:09

    回复:秦天行, 优先生, 没事写着玩, 向几位问好!谢谢鼓励! -Chang_Le- 给 Chang_Le 发送悄悄话 Chang_Le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9:01:2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