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二元

来源: YMCK1025 2018-02-16 08:38:0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142 bytes)

性、洗衣机与黑人:种族歧视的中国幽灵

 

端传媒

1961年的12月6日,年仅36岁的阿尔及利亚革命者弗朗兹?法农(Frantz Fanon)因白血病在美国逝世。那天早晨,他对妻儿表达了自己的恐惧:“昨晚他们要把我放到洗衣机里去。”

55年后,确实有一个黑人被塞到了洗衣机里,而历史吊诡之处在于,现实当中把黑人洗白的却是曾经也被视为“有色人种”的中国人。这则中国某洗衣珠广告中,一个身上满是污渍的黑人试图和一个打算洗衣服的中国女性调情,而中国女性突然往他嘴里塞了一口洗衣珠,随即把他摁进了洗衣机中──最终洗出来了一个中国帅哥。这则广告中的肢体和眼神动作,还完美地展现了这样一幅图景:中国女性吸引黑人男性,而黑人男性只有变成了中国男性,才在中国女性眼里具有吸引力。

外国网络一片大哗,纷纷感叹中国人竟然如此种族主义。而国内网民则纷纷反驳,认为这不算,或者说外国人以及国内的“圣母婊”(道德要求过高的人)“太过敏感”。有网友说,这只是艺术创作;有的说,中国没有种族歧视的历史背景,政治正确是“西方的事情”;更有甚者,“他们歧视我们中国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歧视他们”的言论,在中国网站上绝不占少数。

反殖先锋法农的愤怒与恐惧,针对的是白人。而现在,却是白人们在质问和批评中国人的广告过度种族主义,被视为有色人种的中国人们,则有不少人感到理直气壮。

黄皮肤,白面具

中文网络上流传一句话,大意是“我们终将成长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这句话与法农的“黑人只有一种命运,那就是变白”不谋而合。

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描述了这样的一幅心理图景:黑人看似痛恨白人,实则痛恨黑人,他们不断向白人证明自己可以做得和他们一样好,试图通过变白而拯救自己的种族。他们没有取消白人的优越,而是把自己并入到白人的优越当中去。黑白的二元结构相互依存,白人需要黑人去证明自己的优越,在黑人身上投射出自己的无穷焦虑;而黑人,需要白人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确定自己的方向。

法农更加断言,所谓黑人,不过是白人的人造品,在白人的注视之下,黑人需要为自己的野蛮历史与祖先负责。那些肮脏、食人、愚蠢、落后等等标签,不断撞击生活在白人目光下的黑人,成为被检验的对象。黑皮肤是这一切的象征与起源。在表皮的黑色之下,对身体与心灵的审视与规训已经完成了。

出生于法属殖民地的黑人法农当然注意黑白二元。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文本也微妙地切中要害。历史学家奇迈可(Michael Keevak)在《成为黄种人》一书中指出,中国人本来并不“黄”,但随着近代西方开始对人种进行“科学分类”,东亚人成为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过渡人种。现代生物分类创始人林耐(Carl von Linné)在分类命名时,对东亚肤色的形容先是淡黄,然后是惨黄,种种东亚人的体质特征被与儿童、病态、邪恶、低俗等特质相关联起来,在1795年由布鲁门巴赫(Blumenbach)确认为“蒙古人种”,“蒙古褶”、“蒙古斑”、“蒙古人病”等术语都被用以佐证东亚人的落后。黄人与黑人一样,都被建构为落后与低下,是人类的幼稚时期,需要成年的白人们引导和照顾。

19世纪试图“救亡图存”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在建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对这些“科学种族论”照单全收。“汉族”、“华夏族”、“炎黄子孙”的概念,正是在面对西方列强时才流行起来。汉族或者华夏族,是以父系血统为分类前提的人种,以作为民族国家中国的根基。在这些理论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强盛,都是基于血统的纯正。纯正的汉族王朝,比其他少数民族统治都要强盛。知识分子进而灵活调用这一套理论强化民族—种族意识,宣传自强。康有为在《大同论》中就提出:“白人和黄人差距不大,中国还可以奋起直追,黑人则是族性已经过于低劣。”

1949年红色中国的崛起,在民族主义的传统话语上打开了缺口。在毛泽东的论述中,非洲黑人和美国的黑人,成为了资本主义奴役的最底层,也因而成为了需要团结起来对抗霸权主义的,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中国,除了给予非洲国家援助外,也不断宣传“黑兄弟们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的中非友谊。

然而这一系列对非洲的援助、感恩和优惠,并没有延续下去。阶级话语随着改革开放开始而逐渐偃旗息鼓。“黄种人”随着各式的科学主义和现代化进程再次浮出水面,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复苏。这一时期的《河殇》、《黄孩子》、《龙的传人》等流行文化产品,都强化了中国人的“黄色认同”。在《河殇》中,“专制封闭的黄色文明”与“民主开放的蓝色文明”形成二元对立,成为海洋文明的渴望,与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描述的黑人焦虑如出一辙。恰如黑人需要白人看到他们的文明,需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就,需要得到白人的肯定,中国人同样直白地表达了“先进”方向的渴望。

反黑浪潮:80年代的黑暗面

在《河殇》广受追捧的80年代中国,人们对现代化的焦虑与日俱增。194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因为种种原因被“耽误了”,“落后”再一次笼罩了主流叙事。与20世纪初相似的民族主义又开始不断膨胀,优生学也随着全面计划生育而崛起。保持汉民族血统纯正,后代优良,再一次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

而非洲黑人,则失去了团结对象这一身份。中国人越来越将非洲与贫困和疾病相联系。这一联系与早已成型的种族观一起,将非洲形容成了一片传染病(主要是爱滋病)肆虐,资源匮乏的大陆。而非洲人(主要是黑人)则又成了懒惰和贫穷的代名词。

80年代的中国在今天令许多人心生向往,然而那个时代也有它被遗忘的黑暗一面。其中一例,便是驱赶非洲学生的校园运动。对“劣等民族”的偏见,加上对非洲人获得留学生优惠的不满,对爱滋病传播的恐惧,和保护本民族“纯正性”的呼吁一起,激起了绵延80年代的中非学生冲突。

1979年7月3日,上海的一名马里学生被中国学生殴打,并因为肤色较浅而被后者一边喊着“太浅了”,一边不断泼墨水。双方在宿舍门口爆发斗殴,导致50名外国学生和24名中国学生受伤。在此之后,一百多名非洲学生聚集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呼吁停止送非洲留学生到中国,因为中国“反非洲倾向非常严重”。而中国政府仅承诺加强上海学生的“国际主义”教育,否认事件与种族歧视相关。

1979年后,中非学生之间的冲突不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扩大。1979到1989年的10年间,南京、合肥和杭州等地,陆续有反黑人事件发生,每次均有数百人涉及。如1988年1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的300名中国学生向留学生宿舍扔石头,并砸伤了一名斯里兰卡学生。中国学生给校方写信,要求驱逐非洲学生。因为“非洲学生和中国女生的交往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稳定”。类似这些事件,往往以女性和非洲黑人交往为导火索。与非洲学生交往的中国女生,也被污名化成了“汉奸”和“妓女”。

在1989年之后,中国加强了对大学校园的控制,校园反黑运动也随着“美好的80年代”告一段落。然而枱面上种族歧视的消失,让公开的反思变得更不可见。中国的种族观念,不但没有得到指出和讨论,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成了对“劣等民族”的鄙夷。

“洗白”的中国人

中国网民对“种族歧视”广告的反应,常常是“想多了吧?哪有什么歧视?”的确,不像很多国家历史上有过的那样,中国没有成系统成组织的种族歧视。然而,这并不代表在中国生活的黑人感受不到歧视的存在。这种歧视,更多和中国人面对非洲人的优越感有关。这种优越感有关经济,也有关性欲,而且无时无刻不召唤着“白人”的在场。

中国网民常常把广州形容为中国黑人最多的城市。的确,广州黑人以做小商品贸易的商人为主。保守估计人数在10万上下,也有20万、30万甚至40万的说法。他们并非长居,而是往返于中非,做小商品贸易。现今居住在广州的非洲人,无论是流利讲四门语言的商人、医学院的留学生、还是每天都能“打的”出门的女生,或能负担一年四次往返中非的阿姨,都同等地面临着相同程度的歧视。走在被称为“巧克力城”的三元里或者小北,他们会被警察拦下盘问,会遇到路人鄙夷的眼光,人们会在脸上表现出厌恶。而中国网民们,则激进地传播反黑文章,把子虚乌有的黑人移民视为中国21世纪最大的危险——甚至上升到“亡国灭种”。在“小粉红”发源的“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里,年轻女性为主的网民经常讨论广州“黑人围城”的主题,热度也不下政治讨论。

中国民族主义也和种族阶序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著名的民族主义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就在第二季中用动物形象描述了非洲人——好吃懒做愚蠢不堪的河马。中国援非的历史也被简化成了“第一世界不和我们玩”的无奈。而性和带着生殖意味的种族想像,也仍然是排斥黑人的核心焦点。在百度贴吧,微信朋友圈里传播的反黑言论,乃至今天这则广告中,黑人都像是目的不纯,只想睡中国女人的渣滓;与黑人交往的中国女性被污名化为“重口味”或者“穷,没受过教育”。

法农描述法国黑人如何喜欢与白人结婚,因为那是高贵之路,当他们揉搓白色的乳房时,他们其实是紧握“文明与尊严”。黑人则被建构为原始、不受约束、充满情欲(这一点,恰恰也在今天的广告中有所体现),他们的阴茎是一切欲望想像的具体化身,既令殖民者畏惧又让他们兴奋。在法农恐惧的洗衣机隐喻中,黑人的肮脏非常明白:洗白黑人、治愈黑人的黑皮肤,不但是白人社会进化主义者一直的梦想,也是康有为早在100年前就表达的理想。

而到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之前还是阶级兄弟的亚非拉同胞已经被抛诸脑后,黄种人略差于白种人的自我歧视也被放弃,中国人开始要求和白人平起平坐。这一切如两个世纪以前的白人们一样,依然要骑在黑人的头上来完成。中国人乐于争取的那一个个“五千年”、“历史第一”都是想要挑战西方业已成就的文明,其实如那些黑人知识分子一样,想要获得肯定。工业化的、先进的、现代的、高素质的西方是令人渴望的第一世界,而已经不是要被打倒的资本主义秩序。夹在中间的中国人,既如法农描述的黑人般对于白人有情欲渴望,也有如黑人对自身低人一等的欲望焦虑——黑人是中国人的过去,也是绝不想再面对的过去。

中国人夹在黑白之间,恰如法农。法农在马提尼克(Martinique)时自认为是法国人,不是黑人,直到去了欧洲被人不断提醒,他才发现自己是黑人。他被法国朋友介绍为黑人大学生、黑人作家……外貌表达的种族是第一身份,他们是刻板印象构成的“那帮黑人”(the Negro)而不是“一个黑人”(a Negro)。这也是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留学生感受到的那种矛盾心态。对自己本来文化的归属感和身份的焦虑重新出现并被不断强调,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某些留学生比在国内更爱国。而另一方面,这种是又不是的焦虑,又和那些来自新疆或西藏的年轻人在汉地东部的焦虑有多少区别呢?

法农提出的暴力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实现了。但如今却是中国人把自己洗白了,也把黑人洗白了。网上已经有文章,用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论述为中国人的种族观念辩护。可是,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结构暴力,需要如法农所说,去掉自己身上成为白人的意识,才有希望。然而,“黑人只有一种命运,那就是变白”,在现代化的吸引力席卷整个世界的今天,中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也许还远远没到最麻烦的时候。

(戴娜美,两个人类学学生的共用笔名,爱好广泛,热爱生活)

 

 

土逗公社:中国大妈与非洲猴子——国产精英的种族主义登堂入室了

 

 

中国人,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优越感的民族,他们讨厌两种人,一种是搞种族歧视的人,另一种是黑人……

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但同时也骄傲地歧视其他种族。

相信不少读者在除夕之夜观看了郑恺饰演的小品《同喜同乐》。小品里众多涉嫌种族主义的情节引发了很多朋友的吐槽。

比如小品一开始,西装革履的郑凯,在假狮子和部落装扮的非洲人里,大跳拉丁歌手夏奇拉的《waka waka》。

非洲姑娘自豪地宣称:当上了乘务员,身份不同了,美得不行了,嫁个高富帅,这辈子赢了。

中国人(娄乃鸣饰)戴上假屁股,说着翻译腔演非洲妈妈。试想,如果换成白人涂黑自己的脸,用夸张的口音说“我爱美国”,还不被全世界喷死。

仔细看,舞台上的猴子其实是黑人扮的……

大兵一上来骑着长颈鹿,说是非洲的共享单车。

最后,姑娘自豪地说:我要去中国留学,我要跟中国人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全民都点赞。

明明是中国人喜欢逼婚,咋就变成非洲妈妈逼婚,中国男人去解救了?

白色,不是“有色”的一种,“黑色”才是

这小品公然的种族歧并不是偶发。实际上,2016年5月,一则中国洗涤剂广告,因为涉嫌种族歧视,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争议。这则广告中,一位粉刷匠黑人男性欲与一位亚洲女性亲热,亚洲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皮肤白皙的亚洲男性闪亮登场。

这则广告被非常广泛地传播。不少中外网友非常愤怒,用各种讽刺的吐槽指出其充满了种族歧视。而有的网友则爆料其完全抄袭了一则意大利固色洗涤剂广告。在这则意大利广告中,一位骨瘦如柴的白人男性欲与白人女性亲热,白人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黑皮肤的精壮男性闪亮登场。

这两则广告的明显区别在于:中国广告在把黑人洗黄,意大利广告在把白人洗黑。不少网友觉得意大利洗涤剂广告是更非歧视的,因为它宣称“coloured is better”。

洗衣机有“净化”的含义。这则中国广告认为,“净化”就是把黑皮肤的黑人男子,洗成像白莲花一样的白皙皮肤中国男人。而在这个层面上说,这则意大利广告则是解构的。它解构了“黑是脏”的概念,胆敢建构出“黑不脏,白人被净化后变成黑人”的意念,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政治正确的。

我想,中国那个广告的制作商在抄袭人家意大利广告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出奇:意大利人是不是神经病?干嘛黑白颠倒,把黑皮肤看成“洁净”的皮肤?他们在觉得出奇的同时,很可能还背地里嘲笑了一番意大利广告方的“不懂市场”。

尽管意大利广告看起来更加“政治正确”,我也不喜欢它。它虽然有表现女性的性自主权,能够用工具改造性对象,把对方变为让自己更有性趣的样子,但是被改造男子的性魅力是多么刻板啊!

在中国,年轻男性的性魅力所在,在主流消费文化里已经渐渐变成了皮肤白皙的韩国欧巴型。而在意大利,可能秃顶干瘦穿长袜的男性是猥琐的,没有人肯和他做爱做的事情。肌肉男才能被认为是性能力强大的种类——黑人男性性能力强流传在各种民间故事中很久了。

这个广告再怎样颠覆传统观念,也难逃性别盲视。只不过与以往广告不同的是,它把被性化、被消费的对象从女性转换成男性罢了,它符合了消费男体的主流价值观。

而且,这两个广告都反映了同一个现实: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民族中心主义的世界。白色,不是“有色”的一种,“黑色”才是。就像“男人”不是“性别”的一种,“女人”才是一样。“种族问题”指的是“非浅色人”的问题,“性别问题”指的是“女人的问题”。歧视因为双方权力的差异而存在。拥有权力的人能够定义语词,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属的群体才是本位,而其她群体,则是劣等的第二位。中国洗涤剂广告把皮肤白皙的黄种人看成是宇宙中心的本位角色,而意大利广告中的“有色”也显然仅指黑皮肤。

声称“这不是种族歧视”的中国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的

除去大部分敏锐地感知到上述广告在明显地种族歧视的网友外,也有不少中国网友认为这不是种族歧视,这是你们玻璃心瞎bb,中国从来不歧视黑人,亚洲人被白人歧视欺负的时候咋不见你们出来愤怒?

我就知道即使“歧视”的国际定义被倡导者们宣传了一千万遍,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的人。就像“根本没有什么性别歧视”一样,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也常常被戴上“作秀”、“事儿精”的帽子。
种族歧视,指1.基于种族、肤色、世系或民族或人种,2.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优惠,3.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公共生活任何其他方面人权及基本自由在平等地位上的承认、享受或行使。

这是我第一万次科普“歧视”。期待我的第一万零一次。

不少声称“这不是种族歧视”的中国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的。一方面,他们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歧视其他种族,如非洲人、印度人。他们在看见中国人在国外地铁被打、奥斯卡歧视亚洲人的时候,往往非常愤怒并不远万里翻墙到脸书上骂脏话。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即使在当代,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种族的人,在为种族平等而抗争,有的因此被辞退,有的因此进局子,有的甚至流血牺牲。有时候即使他们了解这些平权运动的存在,即使这些平权运动与自己的种族相关,他们也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认为只要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就,就能融入白人上流社会,不再受到歧视——他们,应在江湖上占有“巨婴键盘侠”的称号。

但是我不想把歧视归咎于国民劣根性上面去,他们的巨婴行为是有原因的。当今中国弥漫着一股不应存在的暴发户气质,随着国民经济日渐增长,一小部分人也按照改革开放的计划富有起来,另外一大部分在等待富起来的路上。“富”起来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应该和白人国家一样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说像白人国家里的大资本家一样受到仰视。而在对待还没有富起来的黑人,他们是歧视的。

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见阅读量破十万的文章,这些文章宣称黑人是寄生人种,专门霸占我们的女人搞大她们的肚子,来中国传播病毒,又凶恶又不讲道理素质低下随地大小便……这些莫名其妙的描述歧视显示了新富中国人的傲慢和焦虑。傲慢来自经济水平提高但公民素养被强行制止发展;焦虑则来自自身于资本市场竞争中如浮萍般不稳定。

对于小资本家来说,来自非洲的客商冲击着他们的财路。非洲客商很多从事国际贸易,他们批发服装、电器、日用品、汽车零配件,与中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形成竞争。而对于大资本,中国尚且还能把产能过剩的压力转移到非洲,但当全球遭遇产能过剩的时代即将到来时,非洲将无法继续承担为中国减压的结果,到时这无处释放的压力怎能不让人焦虑呢。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进入非洲,把中国企业剥削工人的那一套恶心东西也用在了非洲人民身上,遭遇了非洲劳工的反抗。2011年年初,南非全国1058家中资制衣企业中,共有562家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未达到法定薪酬标准,遭到了南非防治业协会的抵制,纽卡索大部分华人制衣厂都收到了巨额罚单。中国资本在非洲、南美洲的劣迹斑斑自然会引起反弹,仇中的报复行为屡屡发生。而中国媒体对于中国商人在非洲被袭击的新闻更感兴趣。

《1984》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维持国家稳定,必然要制造敌人。只要外部敌人存在,内部矛盾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齐心协力打坏人。舆论被默许光明正大地排斥、歧视黑人,种族优越论被允许肆意传播。我们不得不担忧法西斯主义是否要在这个复杂的时代重新抬头。

中国这则洗涤剂广告或许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样的一种种族优越思想。无论是毫不关心政治但高呼民族主义的爱国青年,还是左翼右翼的运动者,一旦被纳粹主义鬼上身,就可能会烧红了眼睛,不能回头。如果无法使用冷静的头脑来反思身边的意识形态趋势,那么,我们无法逃脱这种潜移默化的低能和反智。

 

 

中国数字时代:国家级的种族歧视——2018春晚非洲小品争议

 

【编者注】2018年春晚中涉及中国在非洲援建铁路话题的小品《同喜同乐》,因其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情节,在播出后立刻引来巨大争议,让中国网民尴尬,引外国观众侧目。但当局显然对今年的春晚吐槽早有准备,新浪微博在节目尚未开播前就在内容发布和搜索功能内屏蔽了如“春晚吐槽”、“春晚+垃圾”、“春晚+包子”等关键词。节目播放后,不少网民抱怨自己吐槽非洲小品的微博被迅速删除。然而,使用关键词检索,还是能找到不少对小品《同喜同乐》的讨论,其中除指责节目种族歧视的内容外,也不乏各种直白的种族歧视言论,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网民否认小品种族歧视、认为是所谓“白左”过于敏感。

当然,官媒的各种“正能量”赞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以下评论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吐槽春晚非洲小品微博被删——————-

@花小九爷:卧槽,刚才吐槽了一下非洲的节目,立刻就被删除了。看到有人说是大国沙文主义初级形态,对的。 ?

@Elwin艾尔文:昨天转发吐槽非洲小品那条微博,因为违反“相关法规”被删除 ?

@困饭团饭:哇靠吐槽非洲那个节目的微博被删了,行吧 ????


微博截图

@不系明珠系宝刀:昨天那个糟糕的非洲小品,我转发的外网非议被删除了,江宁说猩猩不妥当的那条昨天就被删了,再看央视下面的评论,都动用了博主精选功能,真的是死不认错,闭眼一路吹到底。 ?

@星星月亮和TOY阳:#春晚# 关于黑人的小品,让人觉得不舒服,也不妥当,还不能批评。看了一个博主转了外网炸了的消息,却被删了,也是日常魔幻现实了。祝好 ????

@汤古七:…转了那个非洲小品的微博
被删了… ?

@贝柚_:转发骂春晚男权癌的没删,骂歧视非洲人的被删了,wb什么尿性 ????

@idontwanttoeditname:中国人扮非洲人歌颂中国这样的节目都能过五次审,wb吐槽一次又根据有关规定给我删了

——————-大量网友目瞪口呆——————-

@苏抖抖er:那个黑人大妈带个猴子的节目,敢问一句#2018春晚# 导演组怎么过审的?这么直接的种族歧视和刻板印象也是蜜汁自信啊. 还嫌外国人对中国的坏印象不够多吗?还堂而皇之摆上了最高级别的电视节目. 今年总导演和小品编辑莫不是到了狗年脑子被狗吃了吧?!这要被外媒抓着批斗,想想都羞愧难当啊

@杏仁c: 说几句不中听的。刚刚非洲那个小品,到底是不是种族歧视呢?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下:假如这是美国的元旦晚会,找了个中国女生,剧情是美国修铁路修到了中国然后这个女生和美国人在一起了,觉得自己找到了“高富帅”“赢了”,倍有面子!(中国人平时都怎么说这种现象的?)然后呢,又找了一个美国大妈涂得全身黄黄的(最好找单眼皮小眼睛的),扮演中国人,大妈说美国话必须要学习下chinglish中式英语,不然演的不像中国人,完了旁边再让黄种人演个猴子。我估计现在已经去叫帝吧圣战了吧?现在微博估计全是大喊乳滑的吧?
我讨厌任何一种不客观,讨厌任何一种歧视,跟哪国人没关系。

@feiou:中国人扮演黑人大妈说:I love China。而真正的黑人却扮演宠物猴子。对央视春晚导演的文化水平也是无语了。怎么过的审,呵呵。

@矛盾體_CRAIGJOJO:要表现中国公民与非洲各国公民的友谊,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用把中国塑造成非洲人眼中救世主的夸张小品来表现,显然并不合适。这种自卖自夸除了有获得满足感这个显在功能,也同时有着掩盖暴力和塑造神话的潜在负功能。我们不缺少对于非洲的印象,但却仍旧形式化,也仍丝毫不清楚非洲人眼中的中国。 ?

@希熙控Emma:这个非洲节目简直槽点一万点,涂黑脸用上五颜六色的眼影腮红扮成非洲人,这要吐槽估计还要被扣上PC的帽子,也对,毕竟你国人民绝对不存在歧视他国人。 换个白人皮肤涂黄,双眼皮粘上,捏鼻子说英语,估计又要FB出征了!双标第一! ?

@AliceCatusse:非洲那个小品是在开玩笑吗???? 这个国家是真的多元性小到了连什么是歧视都不清楚????? 国家性质的节目宛如放狗屁 都疯了???? ?

@杜坎女孩:歧视女性和农民已经满足不了春晚了 racist涂着颜料扮黑人 口口声声说着长的好看身价提高了好嫁高富帅
好一个文化输出啊 ????

@爱看天-:我为刚才说蔡明老师小品尬道歉,我太年轻了,我不知道后面还有非洲这个……[跪了] ?

@繁繁嚣嚣但愿不老:
这个台湾的小品卧槽?
这个非洲的小品我操。
我忍不住了,太恶心了。 ?

@ObiAIn:我觉得今年晚会最大的问题是表面强行“文化自信”背后其实根本不自信 这种“自信”完全是演出来的 尤其是那个非洲的小品 可能平时中国人对于歧视问题一点儿也不敏感 平时被歧视了也无动于衷也不管会不会踩别人的雷 但是…我觉得西西踢喂还是想好如何用英语在推上道歉吧[二哈] 还有让一群外国人唱《我爱你中国》也是挺迷的[二哈] 等到某一天这些虚头巴脑的做作的东西都不再出现在晚会舞台上的时候 可能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形成之时 不过确实要说比前两年的强多了

@摇不动的废物:本屆chunwan的講非洲人的那個小品,真的讓我寒心。
我不禁開始思考:我們跟那些歧視我們華人的發達國家白人的區別又是什麼? ?

@特不斯拉:那个非洲小品真的尴尬出屎了,夏奇拉都觉得没眼看。本晚最恶心!真的,那几句台词赤裸裸的表露出的那种意图,黑色人种招谁惹谁了,要被这样糟蹋。侮辱有色人种的手段赶上西方了,吃相难看到双目刺痛,配合那啥核心价值观,绝了。 ?

@大家都叫我阿King: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但同时也骄傲地歧视其他种族。粉红心态了……sigh

@UserSomebody:我希望春晚能为这个节目向有色人种道歉。不只是非洲人,还有亚洲人。涉及到种族歧视的问题,真的觉得国人在这方面要提高警惕和认知。今天这个节目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部分中国人对黑色人种深入骨髓的歧视,还让我们留学生想到了作为亚洲人在欧美国家受到的歧视。

@总会有好事发生哒:我发票圈说那个非洲的小品racist&sexist了……居然都说我过度解读了???

——————-怒斥“白左”+仇视黑人——————-

@超威蓝猫__:中国不是多种族国家也不是移民国家 并不存在种族歧视 相对于种族歧视 黑鬼能上春晚才是重点

@_Damocles_:那个小品没看出种族歧视 猴子是白人拿来歧视黄种人和黑人的 要是黑人让你扮个猴子你会觉得是种族歧视吗?况且演员本人都不觉得有什么 juan里的诸位就开始代表白人diss了?还暗戳戳宣传黑豹也是够恶心 白左那套价值观还想再翻上天的话 就离社会主义铁拳制裁之日不远了

@星夜之歌黎明之诗:说真的,那个黑人小品,至于这么友邦惊诧吗?白左对种族歧视战战兢兢,那是因为他们的原罪,中国在非洲有原罪吗?中国人难道不是医疗队,铁路,各种援建上吗?中国人贩过奴吗?欺压过黑人吗?同为被白人欺压奴役的对象,现在的境遇说实话比黑人差多了,黑人都能演桂妮薇和赫敏,黄种人化妆成黑人哪里政治不正确?黑人演狒狒又怎么了?中国人没演狗?种族政治正确这种东西是欧美自有国情在此,赎他们祖先的原罪,麻烦不要拿来套在中国身上好吗?

微博评论截图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搜狐娱乐 激动之下还用了“中非两国”这样的表述


微博截图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