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英语必修才是教育公平

来源: YMCK1025 2017-04-16 08:16: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37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7-04-16 08:18:0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作者:方老师2007

上个月中国的两会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主席李光宇提出了“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改成选修”的提案,引起了轩然大波。主流意见好像一面倒反对这个做法。大家认为,英语已经是国际语言,学外语应该从小学,不让学生从小学英语,就剥夺了下一代看世界的权利;另外语文数学也从小花好多时间学,长大不见得全都能用得上,为什么不取消语文数学呢?甚至还有的言论认为这样做是剥夺穷孩子出国和上好大学权利的不公平现象。有朋友就问方老师:究竟中国是否应该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改成选修呢?
 
方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向是非常鲜明的:中国的中小学根本就不应该把英语当成是必修课,并且还要在中考高考要考,大学还要过四六级,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纵观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在某个语言不是官方语言的情况下,把它摆到跟官方语言同样的高度的。当一个语言不是官方语言的一种,无论在教育上如何重视,其教育效果都永远无法达到官方语言所得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印度人口音非常重,但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一,他们的英语流利程度是绝大部分中国人无法望其项背的。同样,香港在回归前,英语是跟粤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的,因此,香港人普遍英语程度就比内地人好很多。
 
反面的例子是,旧金山公立学校有不少中文沉浸课程,甚至有中文沉浸学校。学生从小学一入学就学中文,而且是使用沉浸方式学习,老师也是母语为中文的“外教”,学了九年到了高中,来到方老师的高中中文沉浸班,除了个别特别用功,家庭也讲中文或者请补习老师的学生外,大部分的中文沉浸课程学生的中文水平跟同年级的中国大陆学生相比要差一大截。最明显的是实用交流能力非常差。
 
旧金山的中文沉浸课程学生假如要进入方老师所在的明星高中继续读中文沉浸的话,是需要参加类似于“中考”那样的考中文的全市统一考试的,100分要考65分才算及格。但是,每年一千多学生参加中文的考试,也只有区区三十几个学生及格,而这些及格的学生很多还是小学的时候从中国大陆移民到美国的,在中国大陆读过几年小学的学生。在这个统考里面,学生们错得最多的一道题目,是在听力考试里面的一道题,要求学生对“打包还是在这儿吃”这句话做出恰当的回答。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答错。
 
沉浸式(immersion)的外语教学方式,是当今最先进的,通过使用外语来教术科,比如数学,科学,历史等,在纯语言之外让学生全面掌握所有领域的专业术语并且有针对性地使用外语,会比单纯教外语效果好很多。另外,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对双语教师的语言和文化能力的要求极高,能当中文老师的基本没什么老外,这跟中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绝大部分是中国人相比差太远了。
 
在教师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比中国的英语教学先进的美国“中文沉浸教育”尚且基本是失败的,学生学了十年的中文出来以后大部分人中文报纸都不会读,到中国的麦当劳买美式快餐听不懂“打包还是在这儿吃”,凭什么我们要相信中国的中小学生学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英语以后,英语能力普遍会比美国这些学中文的学生高?
 
学一门外语,假如无法达到基本的交流水平,所谓“打开看世界的窗户”,“教育平等”,“掌握有用的国际交流工具”这些东西全都成了伪命题。
 
为什么中国的英语教学注定无法达到“基本交流水平”?除了上面说到的教师水平不高(大部分不是母语为英语的教师),教学方式落后(绝大部分使用当今外语教学里面早就摒弃的“语法为主”,“使用母语来教英语”的过时教学方式,基本不存在“沉浸式”教学等)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由于英语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社会中就缺乏英语的环境。到过香港的人都可以发现,所有的公路标志和街道名称,商店和机构名称都是英语和中文并列的;饭店的菜单,地摊的商标,全都是双语的。官员的答辩质询,法庭的辩论,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中文。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当然就会更加容易掌握一种外语。
 
其次,因为英语不是官方语言之一,虽然在中小学教育甚至高考中把它摆到主课,很高的位置,但是对于“成功交流”的要求却极为低下。反映在:英语课本不是以教会学生在英美社会顺利生活为目的,更加不是使用母语为英语的地区的课本,对“文化”方面的教育基本没有;对于英语单词的要求极低,六级标准的英语单词要求竟然还不如美国小学生四年级掌握的单词量......等等。
 
所以,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发现,自己学了十几年英语,假如想出国留学,还得找“新东方”;还是哑巴英语;看美国大片假如没有字幕还是看不懂。方老师在美国的大学教过书,带过研究生,跟美国的大学老师有同样的感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中国来的留学生。他们的托福和GRE的成绩可能会很高,但是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实在令人“捉急”!
 
一门语言,要达到“基本成功交流”的标准,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需要掌握语法现象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对这门语言所在的社会文化非常熟悉。就等于网上我们调侃的“汉语六级”考试题目里面的对话:
 
“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中国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不懂中国文化的老外,即使每一个字都懂了,还是不明白。
 
由于英语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之一,我们就不可能要求学生学习英美的文化和价值观;而因为社会制度不同,中国的教育里面甚至是尽量反对学习英美价值观的。这样更加导致国人的英语水平低下。
 
综上所述,由于英语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语言学方面天生注定了无论怎样重视,怎样考试,学生都无法学到可以掌握英语进行成功交流的地步。除了极个别富人、精英群体以外(全英的国际学校,课外补习,极高的学习动力),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陪着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来学一样注定学不会的东西,就等于全中国的学生都必修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难道不是浪费吗?因此,取消英语必修,取消英语高考,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从美联航事件看中国的英语教育

 

最近在网上最火的,就是美联航因为“超售”,强拖一位亚裔乘客下机的事件了。事件引发了全美的网络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美联航,其中不乏妙语连珠。在中国,同样也引起了新浪微博上面几个亿的讨论。然而,方老师却注意到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在微博上,有不少转载国外社交媒体比如“推特”对于这次美联航事件的调侃,可是,其中的英语翻译成中文的翻译质量之差让人感觉真是“捉急”!学英语其实最重要就是达到了解国外资讯的目的,这也是当政协、人大委员屡次提出英语不要成为中国学生必修科目和高考科目以后,中国社会主流的主要反对意见:如果英语不是必修,中国人就没有办法及时了解国外资讯了。但是,从这次美联航事件国人对美国推特的简单英语翻译的问题看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已经不是“哑巴英语”的问题了,连普通的阅读理解和简单句子都没教好。一句话,学了十几年英语,大部分学生很可能连小学程度的英语句子都没法理解好。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方老师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为什么我们还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在基本无效的英语必修上?第二:我们每年引进翻译的那么多美国的教育理论的著作,会不会因为翻译错误而误导了国人和政策决策人员?

 
方老师先随便拿一份在网络上非常火的文章里面的翻译来作例子,看看翻译的问题是多么严重:
 
原文:(来自Anne Tolpegin的推特)
You could have bought this guy his own jet for less than what you are going to pay him in his lawsuit.
原翻译:即使你把这位乘客用私人飞机送回去,也会比要付的诉讼赔偿便宜吧。
 
正确的翻译:你就算是买一部飞机给这个人,也比要在诉讼里即将付给他的钱要少。
 
问题分析:“把这位乘客用私人飞机送回去”(sent this guy home using a private jet) 跟“买一部飞机给这人”(bought this guy his own jet),意思有本质的不同!另外“要付的诉讼赔偿”跟“在这个人的诉讼案中要付给这个人的钱”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原文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赔偿”这个词,“付给他的钱”(what you are going to pay him) 并不一定百分之百就是“赔偿”他的钱!
 
原文:(来自Grandmothers Resist的推特)
United = profit over humanity
 
原翻译:美联航 = 利益重于人权
 
正确的翻译:美联航 = 利润高于人道
 
问题分析:首先,原文使用的词"humanity",不是“人权”,而是“人道”的意思。查一下汉语词典,就可以知道两个词语有本质的不同。其次,原文使用了"over"(在...之上),因为前面使用了"profit"(利润),因为“利润”才用“高”、“低”来形容的。而“利益”是用“大小”来衡量的。这样简单的词组都翻译错,可见国内的英语教育真的有问题啦!
 
原文:(来自Mark Simone的推特)
The boycott is going to be so big, United will have to start dragging passengers onto their planes.
 
原翻译:童子军们赶紧起义啊,美联航拖乘客的行径要发扬光大了。
 
正确的翻译:这个抵制行动会大到这个程度:美联航会不得不开始把乘客强拖到他们的飞机上了。
 
问题分析:原翻译完全在胡说八道了。整篇原文根本就没有提到“童子军”,没有提到“起义”,也没有提到什么“发扬光大”。翻译要讲“信”、“达”、“雅”,您没有“信”,没有“雅”,至少给我们来个“达”好不好?连基本意思都错得一塌糊涂,究竟我们还怎么相信您翻译的其它文章是正确的?
 
原文:(来自Dr. Russell Hudson的推特)
Ashamed to be a Gold Premier member of your airline. And to call this "re-accommodated" is a disgrace.
 
原翻译:作为你们美联航的黄金会员,感觉好丢脸,而且把这样卑劣的行径粉饰为“合理调整”,吃相未免太难看。
 
正确的翻译:作为你们航司的贵宾金卡会员真感觉羞耻。而且把这称为“重新安置”,太丢脸了。
 
问题分析:这个翻译一味追求“雅”,自己加了很多原文没有的词语,比如“卑劣行径”,“粉饰”,“吃相难看”之类。另外,某些专门的词语,其实在美联航的官网上面查一下就有中文翻译,比如"Gold Premier member",翻译成“黄金会员”就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re-accommodated" (重新安置),这个词首先出现在美联航CEO的第一封道歉信上,有非常讽刺的味道,意思就是“重新把一个人放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踢出飞机啦!),所以才会让全美国的网民一起发声攻击。现在这个中文翻译把它翻译成“合理调整”,完全失去了原文讽刺性的神韵,而且"re" (重新)这个前缀也跟“合理”根本不挨边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人对非常简单的英语句子的翻译竟然可以出现这么多的错误,难以想象假如是一本英语著作的话,会出现怎样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凸显中国的英语教育在教授英美文化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严重缺失。事实上,国人学英语的方式是“背单词”和中国教师用汉语教英语这两点就已经充分证明了国人花十几年学英语很可能在做无用功!
(文中使用的网络例子全部来自@“美欧前沿”的微博,特此感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