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碰瓷”的前世今生

来源: 云乡客 2016-03-20 12:03: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944 bytes)

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的生活内容有了一番大的变化,相应也产生出一些新事物,“网络新词语”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明显而且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网络行为的群体性,“网络新词语”只要形成了,它的传播速度会非常的迅猛,影响的范围也可能会很大。虽然有些“网络新词语”的流行后面有某些商业性推手的影子,说大部分的“网络新词语”都源自个体创作大概不会有异议。最近的一个网络新词语是“话题碰瓷者”。 


2 月 24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一篇作者署名为 易艳刚的文章《 要及时揭穿“话题碰瓷者”的真面目》,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关部门将“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定性为假新闻时,提到了一个新词“话题碰瓷者”]。我试图在网上找出“话题碰瓷者”最早的影迹,可惜找不到,大家都是在引述,而且往往会提及“有关部门”。我不确定这个词是不是“有关部门”的原创,可以确定的是“有关部门”认可这个词。 有人或许要说,用一个词还要想一想是否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这一点太可笑了。我要对这些朋友说,对于“有关部门”掉以轻慢之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部门”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话语权,假如“有关部门”判定某些语词触犯了禁忌,予以封杀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前面确认了使用“话题碰瓷者”这个网络新词的无害,接下来就要分析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和指向。和大家熟知的俗语“碰瓷”一样,“话题碰瓷者”持以行事的道具也是“西贝货”,只不过是把瓷器换成了“热点内幕”。“碰瓷”的目的是敲诈勒索某些个特定的人物或群体,“话题碰瓷”没有具体的敲诈勒索行为,充其量不过是把一些网民捆绑、裹挟到他们的话题战车上,图的也许仅仅是虚名或些微的利益。所谓虚名可以是吸引粉丝关注,就像某些人说的当一个“网红”,胆子大的也许可以像那位借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后,冒充死者家属骗捐。可惜要把骗回来的粉丝圈牢并不容易,稍不留神,刚刚扑上的粉很可能就扑簌簌地掉了下来,骗捐事实上也很容易被戳穿西洋镜。根据观察,现如今借助“话题碰瓷”得利的往往不是某些个人而是那些所谓的“团队”,因此,前面提到的文章作者这样写道:


那些“一本正经地作伪”的文章,刻意迎合舆论情绪,在网络上像病毒一样传播,给舆论生态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虚假的信息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网络舆论更加真假难辨,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加脆弱,增加了社会沟通成本。而且有些涉嫌造谣传谣、非法获利的“话题碰瓷者”,实质上已经踩到法律红线。(《 要及时揭穿“话题碰瓷者”的真面目》)
那么人们要问,产生“话题碰瓷”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作者易艳刚认为,网民没有养成“甄别信息真伪的习惯”,用“转发、评论、点赞”等行动为“话题碰瓷者”捧了场。作者还这样评议[更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媒体报道热点事件时,不能一味图省事,被“话题碰瓷者”的烟幕弹所迷惑。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就有媒体轻信那位冒牌“江西男友”微博中说要“回乡创业”的说法,一度影响了舆论走向,让事情离真相越来越远。]


我个人认为作者上述两点见解一点没错,但是没能接触到根源。网民的数目虽然庞大,但是他们的行动受到诸般的制约,“话题碰瓷”要形成规模,只有网络媒体的热情投入才能成事。人们常看到的是,一个热门话题必然引来各大小网站的转发,而且唯恐转发得不够快!譬如 2014 年 4 月 30 日,《孝感晚报》关于“银行职员智斗骗子”的假新闻被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纷纷转载转发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有人也许要说,现如今是资讯爆炸的时代,做新闻都是要靠“抢先”,错漏难免。在我看来,这些错误却是由于因循和不严谨所造成。就拿去年 12 月“奥马巴”事件来说吧,难道那些转发新华社通稿的报刊编辑和网站编辑就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份通稿的错处吗?为什么所有总编都签发了呢?“抢先”是一方面的原因,即使发现了也不敢改动,以免触怒“上级单位”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这里就涉及到“话题碰瓷”的“前世”了。


根据“碰瓷”的定义,可见谋利是“话题碰瓷”的目的之一。谋利并不单指谋取金钱的利益,也可以是谋取政治资本,牟取加官进爵的实利。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除了广播,纸媒是主要的媒体。虽然那时的报刊杂志都是“国营”,没有资金短缺的顾虑,但是除了那些“机关报”,其它报刊杂志还是要讲究销量的。提高销量,相对地也提高了纸媒负责人的政治资本,因此各地纸媒也都在特色和稿件的质量上下功夫,以冀吸引更多读者订户。但无论你有百般能耐,作为“党的喉舌”,紧跟形势是重中之重,倘若一步走偏,轻则被投闲置散,重则被打入另册,永无超生之日。因此,在以“放卫星”为时尚的时代,各地报刊纷纷大放“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包谷卫星”、“烤烟卫星”,你方放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用时下的观点来评论,绝对是“一本正经地作伪”。虽然当时还没有“话题碰瓷”的说法,但是丝毫不影响它作为“话题碰瓷”的基因。


前面提到的那些个“卫星”虚假信息的流传,同样是铺天盖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甚至深度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谓予不信,翻查一下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 决议之后,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及全国各地连篇累牍的报道大概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气氛。这类从上到下的“话题碰瓷者”遍布全国,他们手上的“瓷器”与破落八旗子弟或者溃败的国民党兵卒手中的物事是一路货,只不过标注的年代更为古远,而且不容质疑。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话题碰瓷”这种现象的根子也许就在那里,分别不过在于是“官窑”还是“民窑”而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