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千年看伪史9:代代美誉埋张良8

来源: 2016-01-11 07:01: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图:张良像(网路图片)
<样章节选>

《遥视历史问天机》
第一部中部:《汉书》递进的伪史

第六章  代代美誉埋张良
第二节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源于《史记》,都是刘邦对张良的赞美。

《史记》第一次赞美张良,是在韩信灭项羽,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因为张良没有战功,刘邦封张良时,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这是子房的功劳。[1]”第二次,是刘邦后来大宴群臣,说自己得天下,是善用汉初三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2]”

到《汉书》中,班固把对张良的称赞美化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3]”

(一)何为运筹?

运筹是什么?现代也有运筹学,很多人把运筹等同于思考规划,这其实割裂了运筹在古代的真实本意。

古代的“筹”,是“算筹”,是数学家、易术者必备的工具,简单的说,是一些小木棍,用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规划的;而易学家、术数家的“算筹”,那就复杂了,常常是刻有卦象,用来预测筹划,甚至推算天象的。后来有人简化为用掐指骨节,代替算筹,这就是掐算,这是能掐会算的本意。但是复杂的测算,还得用算筹。在古代,一个人能够熟练“运筹”,基本都是通术数易学之人;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定是易术大家。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美誉,让人感觉汉军的大胜仗,好像都是张良运筹在先,未战而定胜负。

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历史上有截然相反的记载呢?

……

(未完,待续)

-----------------------------------
[1] 《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2]《史记·高祖本纪》:“上曰:‘夫运筹筴(同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汉书·高帝纪》的这段记载与《史记·高祖本纪》只有几个字的差异,而《汉书》更贴切,字句更见功底,所以在两书相同的部分,这里多引用汉书为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