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爱情和政治的变与不变(转)

来源: 米索不达米亚 2014-10-09 00:25: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96 bytes)

最近90后突然被包装出来了。各种投资研究机构纷纷抛出“90后研究报告”,他们一下子来到了舞台中心。

我已经是70后大叔了。2001年,当时的青年代表许知远在互联网浪潮背景下,打出了响亮的70后旗帜。这个旗帜在13年里已经换了两代。在这样迅速的代际交替中,很多东西被彻底改变,但是我们真正想改变的东西,一点也没变。

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体改变了中国社会,特别是90后。他们成长于移动互联时代,读的不是日报而是微博,写的不是情书而是微信。这些信息获取和人际交往模式的深刻改变,当然彻底改变了这一代人。

手机还没诞生时爱上一个人,只能写信。两天后的落日黄昏,她收到一篇长长的从文学谈到政治又谈到理想的信,只是在信的最后,我委婉地问她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踏上我虚拟出来的成长旅途。又三天后,在我几乎绝望的情况下,邮差将她的回信送到我宿舍。信中,她也从文学谈到政治也谈到理想,也只是在最后,她说她愿意。这种通信效率下还能成功的爱情,一定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对方的缺点,因为要会在反复阅读中努力理解对方的每一个字,并习惯于反馈要等到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

微信时代的爱情迅猛多了。在扫描加了好友之后,双方的时空就立刻扭结在一起。本来需要从文学谈到政治谈到理想然后再暧昧的话,完全可以在互赞朋友圈,两三段对话之后就抛出来,如果这样还没回应,肯定就被发好人卡了。这样点燃的爱情,需要的是时刻分享彼此,如果遇上会注明消息是否已被读过的社交工具——如Viber、Whatsapp,那更是一旦不及时看手机、看了手机不及时回复,就会被悲惨抛弃;更别说稍微完成不了的承诺,立刻就可以查找聊天记录砸到你眼前。人们越来越看当下你是谁,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你未来的可能性。在这种瞬间沟通的爱情中,如果相似性不高,几乎无法坚持下去。距离产生的误解,延迟产生的宽容,都被移动沟通工具消解掉了。

不过一旦在一起,90后爱情就又回到了人类的正常轨道。电视剧里恋爱部分的时间大大缩短(和外星人除外),但同居后的悲喜剧没有重大改变。大概,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化出随着通信方式而改变的共处模式。

政治也是一样。90后适应的“群”聊天,基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组织模式。相似的人不但更容易相爱同居,也更容易组成小型团体,线上的聊天群,很容易变成线下的同城聚会;而线下的聚会,也很容易通过扫描微信,继续在网上的交往。微信的诞生,让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大大提高。

微信朋友圈更是传统媒体的真正杀手。微博在本质上还是媒体中心广播的传播结构,媒体账户和大V至少还有一呼百应的效果,但是在微信朋友圈,朋友推荐的一条条消息,变成了拓展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结构中,传统媒体的打包价值已经消散,同时消散的还有传统媒体希望改变社会的道义情怀。

人们失去了彼此间应有的陌生距离,与此同时,这个社会也失去了秘密组织的能力。在大数据的辅助下,我们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单向透明。这意味着社会实际上丧失了自下而上的改变能力,国家越来越成为惟一的最终行动人。

世纪交替到90后这一代,总体来说,人们更渴望直接参与,信息也更多元。但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控制严格的结果是有效的公共辩论也在减少,民间更难形成思想和行动的共识,对来自资本和政治方面的控制也更难抵抗。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很容易产生信息过载,但行动乏力的沮丧。

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快爱上她,但不知道如何在日夜相处的生活中追求爱情恒久;我们更快找到分布在全国的志同道合者,但也知道任何说出、写下的话都需承担后果。

所以,90后的朋友们,听我说说我们70后崇拜的一个50后作家王小波。我们当时都不太喜欢他的乌托邦类小说,更喜欢他讲过去的红拂。但现在看来,只有他准确表达了这十几年两次旗帜更替的本质——爱情依然纠结,技术更像我们的主人。

但我同样相信的是,人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到适应技术控制。我们从本质上与狩猎时代飞奔的祖先一样,有异性就毫无顾忌地去爱,有危险就会拿起长矛搏斗,不惜任何代价。无论技术以多大的能量去改变我们的关系,在心底我们对爱和自由的渴望,都不会被驯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