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酷!

来源: 笑比哭好 2011-09-22 05:31: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50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笑比哭好 ] 在 2011-09-23 03:36: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谁最酷!大江川2011-09-21 20:57:15





百科名片





汉字酷


读音


  kù—酷

部首笔画


  部首: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篆体1





  

篆体




五笔86:SGTK 五笔98:SGTK 仓颉:MWHGR


  笔顺编号:12535113121251 四角号码:1466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177


释义


基本字义


  


  1. 残忍、暴虐到极点:~刑。~吏。残~。严~。冷~。~滥。~虐。

2. 极,甚,程度深:~暑。~热。~寒。~爱。~似。

3.源于外来文化“cool”表示帅气的,时髦的,令人羡慕的。

详细字义


酷〈形〉


  1. (形声。从酉( yǒu),表示与酒有关,告声。本义:酒味浓;香气浓)


  2. 同本义 [strong]


  [酒]酷烈馨香。——曹植《七启》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司马相如《上林赋》


  3. 残暴;苛刻 [cruel]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王冕伤亭户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妃性酷虐,常手镣数人。——《晋书·贾皇后传》


  4. 又如:酷滥(滥用残酷的刑罚);酷评(苛刻的评论);酷惨(残暴,惨酷);酷偿(残酷报复);酷能(以严刑酷法为能);酷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5. 悲惨;痛苦 [miserable;painful]


  吴人仿 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三国志


  6. 又如:酷杀(惨死);酷裂(因痛苦而肠断);酷楚(痛楚)

酷〈副〉


  1. 极,非常 [severely;very]潇洒【cool】


  酷似其舅。——《晋书·何无忌传》


  2. 又如:酷尚(特别喜好);酷类(即酷似,非常相似);酷痛(极悲痛);酷贫(极其贫困);酷薄(极端刻薄)

酷〈名〉


  1. 灾难;困苦 [catastrophe;hardship]。如:酷祸(惨祸)


  2. 惨痛,痛恨 [hate bitterly]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示例


  1. 酷爱 kù’ài


  [be very fond of;be keen on;ardently love] 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2. 酷毒 kùdú


  [cruel and vicious] 非常狠毒


  酷毒的刑罚


  3. 酷寒 kùhán


  [bitter cold] 指天气极冷


  酷寒的冬季


  4. 酷旱 kùhàn


  [severely droughty] 非常干旱


  酷旱的年月


  5. 酷吏 kùlì


  [merciless official] 用残酷的方法进行统治的官吏


  6. 酷烈 kùliè


  (1) [cruel;fierce]∶极其猛烈


  酷烈的摧残


  (2) [heavy]∶[香气]浓烈


  7. 酷虐 kùnüè


  [cruel and vicious] 残酷凶狠


  在这里的酷虐小民,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8. 酷评 kùpíng


  [scathing criticism] 苛刻的评论


  9. 酷暑 kùshǔ


  (1) [sweltering summer heat;the intense heat of summer;the dog days]∶盛暑;大热天


  (2) [summer of brutal heat;sultry summer]∶极热的夏天


  10. 酷似 kùsì


  [be the very image of] 极其相似


  一个酷似其父的儿子


  11. 酷刑 kùxíng


  [cruel punishment;torture] 残酷的刑罚


  12. 酷政 kùzhèng


  [iron hand] 严苛的或残酷的统治


详细释义


  "酷",这个词是近些年青少年流行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词语。当代青少年对某一个人、某一种行为表示赞赏会说"酷",如果赞赏到极点就会说"酷毙了"。那么,"酷"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酷",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可赞美的一切人和物。七十年代中期,这个词传入台湾,被台湾人译成民"酷",意思是"潇洒中带点冷漠"。九十年代,它传入大陆,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潇洒"一词,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最流行的夸赞语。这个词语在流传过程中含义不断丰富,现在它的含义可以表示广泛意义上的"好",并不仅仅只是表示"潇洒中带点冷漠"的意思了。虽然"酷"是"好"的意思,但青少年心目中的"酷"跟传统意义上的"好"是不同的。他们如果称赞一个人"酷",那么这个人或者在衣着打扮、或者在言行举止、或者在精神气质上肯定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的,绝对不是老一辈人所欣赏的那种纯朴热情、循规蹈矩的"好"。"特立独行、充满个性",正是"酷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青少年青睐和欣赏"酷"的真正原因所在。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界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一套规范化、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青少年缺乏独立的人格和个体意识,总是被动地服从集体、服从组织,为社会无私奉献,将自我消溶在群体之中。青少年受的教育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也就越 来越千人一面、千人一腔。青少年的个性及个性所衍生的思想、见解荡然无存,青少年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当代社会也给予了个性极大的宽容,在承认个性、正视个性、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还往往用"飞扬"、"舞动"这样的动感后缀来渲染个性。在这种崇尚个性的情况下,个性就成为当代青少努力追求的目标,他们主张个性独立、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主张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他们的个性意识、个性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于是,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展示了个人独特风采的,哪怕这种风采并不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也应该是美的。在他们看来,这种风采不仅表现在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方面,也表现在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方面。所以,当少年韩寒放弃学业并猛烈地抨击现行教育的时候,青少年会说他"酷";当歌手谢霆锋一脸冷漠高傲地出现在演唱会上的时候,青少年也会说他"酷"。"酷"成了青少年赞赏"个性美"的一种最高的表达方式。


  由于"酷"受到推崇,扮"酷"便成为了当代青少年的时髦之举。"酷风"的大流行,使"酷"不免成为一种流俗。这种"酷"只注重外在表现,至于扮"酷"的人内心倒并不一定有什么相应的思想和观念,他们更多的是要一种做派,一种时尚表演。一青少年或是在发型上追求怪诞,或是在服装上追求怪异,或是在言语上追求奇特,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然后博得"酷"的赞誉。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一些青少年不太成熟的心智,但另一方面也显出代表个性美的"酷",在青少年心目中有着极重的份量。


  还有一个由英文字母组成的"IN"也是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颇为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是直接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表示"时髦、流行、在内"的意思。"IN"是英语中表示时髦、流行的意思中最为简短有力的一个,它跟通常的说法"fashion"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随时可见的、处处可觅的时髦;它更贴近生活、更口语化。当代青少年赞赏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时入行的时候,往往就会使用"IN"这个词。如果一个小伙子对你说:"你真IN",那就是说:"你是在行的"或者"你是时尚的"。与"IN"相反的词是"OUT",意思是"不时髦"、"老外"(外行、不懂)、"老土"。如果一个小伙子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同志,你OUT了",那就是说:"你跟不上形势了,该换换脑筋了。


  对"IN"的赏识,表明"时尚"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的取向。也就是说,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时尚的东西,就是美的,就应该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染彩色头发、穿名牌运动鞋是时尚的装扮方式,那染彩色头发、穿名牌运动鞋就是美的,发手短信、上QQ是时尚的交际方式,那发手机短信、上QQ就是应该追求的交际方式。如果一个年轻人被别人评价为"OUT"、"不时尚",那他就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他觉得别人说 自己"OUT"、"不时尚"就相当于在说自己是不美的、是丑陋的。


  "时尚"与"流行"有着重要的区别。"时尚"肯有新潮性、前卫性、区别性和短期性等特征,这是大范围的流行文化所不肯备的。"时尚"的东西往往是出现的、肯有新鲜感的东西,这是它的新潮性。"时尚"往往走在流行潮流的前面,引领着流行潮流的发展方向,这是它的前卫性。追求"时尚"的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将自己与社会其他群体区别开来,这是它的生;"时尚"的东西存活的时间往往是短暂的、是稍纵即逝的,这是它的短期性。所以说,"时尚"和"流行"肯有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当某一现象、某一物品由时尚走向更大范围的流行之后,同时也就成为时尚所扬弃的对象。例如,网络流行语"恐龙"、"青蛙"在刚刚问世并被少数人使用的时候,他们肯有时尚的特征;但是,当它们逐渐被大多数人使用并广泛盛行之后,它们就失去了时尚的特征,而仅仅只有流行的特征了。


  追新求异历来是少年的天性,而"时尚"的特征恰好和他们的这种天性是相吻合的,"时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推崇和喜爱的东西了。可以这样说,青少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时尚的追求。纵观改革开放后的各个时期,从上世纲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穿喇叭裤、听邓丽君,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听摇滚、跳迪斯科,再到九十年代末的上网聊天、极限运动,引领时尚风潮的往往就是青少年群体。同以往的各个时代相比,时尚在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当代少年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少年,由于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由于大众传媒对时尚的大肆宣传,由于时尚流变的异常快捷,青少年对于时尚消费的追求愿望极为强烈。时尚的服装、时尚的手饰、时尚的日用品、时尚的通讯工具、时尚的电脑等等,都 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举个例子,手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联络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厂家的不断创意,手机的功能、款式在不断地更新,时尚的新款手机不断涌现,而青少年群体往往就是时尚手机的最先有者。从青少年时尚消费不遗余力的热情追求中风们要以明显地感觉到"IN"――"时尚",在青少年心目中是多么的富有美感。


  再有一个字"炫",这个字出现的时间比"酷"和"IN"要晚一些,它是随着手机的兴起而诞生的一个流行词语,最初的含义是用来形容形容彩屏手机的色彩鲜艳、绚丽夺目的。但是,随着这个词语的不断传播,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现在经常可以从青少年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炫出你的自信,炫出你的风采","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你就是最炫的一个"。在这些话语中,"炫"的含义旨定不等于"色彩鲜艳、绚丽夺目",那么"炫"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炫出你的自信,炫出你的风采"中,"炫"解释为"展示、张扬"比较恰当;在"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你就是最一个"中,"炫"解释为"引人注目"比较恰当。但是,不管是"展示、张扬"还是"引人注目",它们都 表达了青少年的这样一种审美观念;尽情地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引起别人的注目,就是美。


  这种审美观念和传统的审美观念有着极大的反差。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温柔厚道、含蓄深沉才是美的;胆大妄为、直率张扬是不美的,不但不美,还可能招致灾祸,古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都非常的含蓄、非常的谦虚,即使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轻易的外现,即使自己把某件事做得好了,还要说"做得不好,请多指教"。在这个方面,西方文化和我们的审美观念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崇尚自我表现,即使一个人没有多大的本事,他也要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展现出来,即使某事还做得不够完美,他也会毫无愧色地宣扬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西方的这种审美观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中国年轻人。在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心目中,说一个人张扬直露以期引人注目已经不再是对一个人的贬低,它反而显示了一个人的胆量、一个人的自信。"炫"能够得到青少年的赏识,跟这种审美心态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看到,在2004年的奥运会赛场上,44岁的王义夫夺冠后只是捏着拳头挥了挥手,平静地走下赛场;而21岁的刘翔则张开臂膀满场疯跑,恨不得拥抱全世界。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义夫说感谢祖国感谢领导培养,刘翔则说"我很早就想表现自己"。不同的庆祝姿势的话语后面,表现了当代青年人和他们的上一辈人巨大的观念判刑差异。


  正是因为要"炫"出自己,所以现在的青少年不仅敢于去竞选班团干、去竞选"校花""校草",也敢于在用人单位的考官面前侃侃而谈,历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呼唤张扬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张扬的时代。含蓄委婉可能也是一种美,但他们更欣赏的是自信的、张扬的美!


酷的来历


  "酷"来自《罗马假日》这个影片。女主角剪了头发后,觉得十分凉爽,就摸着后脑勺说:“cool!”电影播出后,许多女孩子都去剪了头发,并且学着女主角的样子摸着后脑勺说:“cool!”后来传入台湾,被翻译为“酷”。


  "酷",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可赞美的一切人和物。七十年代中期,这个词传入台湾,被台湾人译成"酷",意思是"潇洒中带点冷漠"。九十年代,它传入大陆,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潇洒"一词,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最流行的夸赞语。这个词语在流传过程中含义不断丰富,现在它的含义可以表示广泛意义上的"好",并不仅仅只是表示"潇洒中带点冷漠"的意思了。虽然"酷"是"好"的意思,但青少年心目中的"酷"跟传统意义上的"好"是不同的。他们如果称赞一个人"酷",那么这个人或者在衣着打扮、或者在言行举止、或者在精神气质上肯定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的,绝对不是老一辈人所欣赏的那种纯朴热情、循规蹈矩的"好"。"特立独行、充满个性",这就是“酷”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当代青少年青睐和欣赏"酷"的真正原因所在。


所有跟帖: 

嗯。谢笑笑帮我查字典。读过酷吏列传。但老美大人小孩常说酷,与我国的酷似有不同。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1 postreply 11:13: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