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乱谈

来源: 女人话中话 2009-05-15 07:54: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11 bytes)

一部红楼,牵肠挂肚了多少文人骚客小姐少女,可以说道风流《金瓶梅》过于俗气,铺豪迈《三国演义》过于纷扰,话谐趣时《西游记》过于程式,说理论《水浒传》过于传统。《红楼梦》的好在于细微存真,小义大为,把国人的心态、情趣、炎凉、风格,一一表露。看似说儿女情长,实则道世情风物;貌似风花雪月,却蕴藏经邦济世,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确实不是虚言!一张护官符,勾勒酒色财气安身立命的人文景象;几多荣耀事,无非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利益。

    当然如果说文章千古事,从此无人评也过于庸俗,今人不可能写出红楼的场面,不是不能?是根本无此意境和品位。暂且不论文章的好歹,自说红楼的最大妙处是浸入人心的角色或人物就是林妹妹。如今许多人自诩为林妹妹的不在少数,平时闲来无方,脱口而出“你道你是林妹妹啊”,那有这么好的事情“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好多好不夸张的说“就当我是掉下的”当然也无可厚非,其实能掉下来至少表明是自然而生的,不是难产的。

      为什么国人对林妹妹情有独衷呢?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身段苗条,体格风骚。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处似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翻译现代白话文就是:三围符合标准,减肥过度,营养不足,俏丽动人,聪明灵秀,真是时下男人的追求,女人的自戕。说白了就三个字:病美人!为何如此一个角色人们如此痴迷,人们不对杨贵妃的丰腴追求,不对赵飞燕的轻巧顶礼,不对西施的惊艳膜拜,不对王蔷的妖娆跟随,不对貂禅的狐媚垂青?我想原因也许很多,有一条是其他的人都是政治纠葛的牺牲品,可以理解,但大多数人不可能去体会这些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与温柔富贵诡谲玩弄的伎俩的糅合,只好欣赏而不会跟从。

     人们欣赏的是林妹妹的病态角色是有其很大的自身需要的,世上没有无本之木,也无无源之水。林妹妹的娇媚、柔弱、小心、刁蛮、聪慧,很符合男人的心理。男人的心底是靠征服女人或怜惜女人来维护自己的强大。所以保护若女子是男人的职责,义不容辞!

      娇媚,男人都好色,没有男人喜欢母夜叉丑八怪,虽然大多数女人最终是皮老珠黄,筋露色衰,但男人的骨子里都喜欢娶到美艳无比的老婆或情人,确切说不怪男人,也许是基因的因素造成的,能娶到美女为妻也许跟男人的权利得逞、金钱掠夺一样,可以满足虚荣心,因此林妹妹的角色符合男人的需要;柔弱,可以说柔字是女人对付男人的武器,也是男人体现自己尊严或威武的镜子,没有柔何来刚。所谓以柔克刚,参照系就是柔,不是刚!如果女人都跟扈三娘一样,母老虎一个,河东狮子一只,或者说女强人,可以说女人如果跟强字一联系基本都属于贬义,不是女人不好,是因为男权社会谁需要女人跳在自己头上来撒尿的。男人的心底都不喜欢自己的老婆或情人是个高于自己的,哪怕连身高都不行。在外打拼的安宁人是如此,回家需要老婆温柔一点;在家赋闲的男人更如此,女人如果太强,无宁于要他的命!小心,是女人通病,男人的支点。一个女人心眼小,真是上可通天,下可入海,太大方的女人就给人以公共汽车的称呼,谁敢娶?太大方的女人,大大咧咧,风风火火,有男子气概,可惜男人多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做朋友可以,做老婆就需要斟酌再三,最后逃跑。女人的可爱再于偶尔的泼酸呷醋,让男人觉得自己有人重视,当然男人喜欢所有美丽女人为自己生产醋酸的,这也是男人自我膨胀的无奈。刁蛮,是女人必须经历的屏障,跟少女到女人一样,必须有男人的洗礼,不然只好终老。女人的刁蛮是物竞天择的必然,太容易得到的就太容易失去,男人对女人的兴趣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在于得到的瞬间,所以男人得到女人后往往兴致大减,女人的刁蛮就是追求过程的催化剂,催情药,在嬉戏追逐放肆撩拨中,才会有彼此的冲动,彼此的情欲的释放。女人就是靠刁蛮来勾到男人的,不过刁蛮需要度,太刁了而蛮不讲理,男人跟乌龟爬树一样,干脆不爬;太容易,伸手就拿,男人跟猴子掰玉米一样,拿了啃一口,就扔掉。当然所有的注解就是女人需聪明,林妹妹得到所有男人青睐的主旨是聪明。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去哄男人,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察言观色,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内外有别,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适可而止,当然也就是让男人感到自己很重要,但也不会超越他,这就是女人聪明的精髓。正因为大多数男人看到的女人的聪明多半是自作聪明的聪明,所以把林妹妹作为心仪的对象自然是可以理解。因为自以为聪明的女人实在太多,但真的聪明的女人实在是微乎其微。

    男人喜爱林妹妹的理由可以很多,但女人喜爱林妹妹并自己也比做林妹妹的理由不多,就只有一个:因为男人喜爱林妹妹,所以女人自己也向林妹妹看齐,根本理由是女人喜欢男人或者女人喜欢林妹妹所推崇的风尚,也喜欢男人象喜欢林妹妹一样喜欢自己。唯一办法是自己模仿林妹妹,东施效颦,这就是林妹妹叫颦儿的原因,曹老夫子早知道以后会有许多人去效颦,他就早作打算,给林妹妹娶了个颦儿。果不其然,几百年后,效颦的人很多,当然有真的神似的,不妨叫做善本,也有拟似的,不妨叫做摹本,最可怕的是根本就是赝本,作践了眼球不说,还给弄个满身骚,冤枉极了!

       据说曹老夫子写红楼是1635年,我没有去考证,但忽然看到林妹妹的华诞,没有做纪念的,就写点臭气熏天的臭豆腐来送作寿宴的礼物。我也算是还了债,不要怪我哦!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文启蒙课程
  • 经典诗文中的人生哲理之“一个人的桃花源”
  • 今生有你足矣
  • 不爱,也很幸福
  • 30年“兴风作浪”的30本书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