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军著长篇小说】《康熙·喋血1721》第四章 茶泡清苦月(1)

来源: 2010-06-27 03:05:3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茶泡清苦月(1)

掌灯时分,欧阳凯一身白袍,左手轻摇着蒲扇,正在书房全神贯注地阅读《孙子》。

在红烛的辉映中,欧阳凯是一个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中年汉子:一张刚毅的方脸,两道刀型的阔眉,两束坚定的目光,高宽的前额,挺直的鼻峰。一看便知此人是一位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磊落正直、刚毅忠勇的血性职业军人。

这几日,欧阳凯因参劾王珍的奏本似石沉大海而郁郁寡欢,又因痛恨朝廷奸人当道、蒙蔽皇上、压制忠言而气急攻心,以至诱发了当年烽火战场留在周身的老伤复痛,于是暂时告病休息。

休病其间,他将军务暂托给周应龙主持,心里还是放不下的,但他也有着另外的考虑。他明白,周应龙本和王珍是一丘之貉,他正希望他们去充分表现。要想其灭亡,先纵其猖狂。让这些泛泛败类一时去为所欲为,他们就会更早更快地露出自己的劣根,到时再协同朝廷一并处之!他坚信,凭着康熙帝的圣明和张中堂的廉洁,朝廷迟早会重视自己的奏呈,会下诏严惩王珍等一帮贪官污吏,倾力整顿台湾吏治的。

也是这几日,欧阳凯频频邀请杨得紫入府,主要是叮嘱杨得紫要注重强化全岛的防务,尤其是府城的戍卫。尽管自己对这位青年爱将的德才能力是相信而放心的,可总不免亲自多多点拨方始心安。

欧阳凯凭着多年镇守台湾所历练出来的直觉,近段时间总感觉到从空气中嗅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息。王珍的苛政胡为,简直是要把岛内的百姓往绝路上逼,要把台湾向火坑中送。台民又习成强悍,专喜械斗。安而不能忘危,这种直觉告诉欧阳凯:说不准某时,一场特大的风暴就要在台湾岛上刮起。

作为左督都、台湾持印镇守总兵,守卫好台湾的每一寸疆土,这是总兵的最终天职。欧阳凯思忖:“王珍一意孤行,苛政猛如虎,就是在官逼民反,必要时自己当先斩后奏,为国除奸!为民除害!总之即便是身陷囹圄也绝不能在自己的手中让台湾罹难,否则自己将是有负皇恩、有负百姓的千古罪人!而自己的一世功名又将何存?”所以,欧阳凯除了反复交代杨得紫要格外警惕府城的社情、民情之外,还专门下令澎湖副将许云与守备林亮、安平守备邬勇、凤山参将苗景龙、诸罗守备罗万仓、鹿耳门水师游击游崇功以及张贤、王鼎等要切实加强防范,并进入战备状态。

“总爷,杨将军来了。”府门卫兵前来通报道。

“哦,快请!”欧阳凯放下《孙子》,急步来到客厅。

“总爷好!”杨得紫已直立在客厅中央朝欧阳凯拱手道。

欧阳凯忙上前用手轻抚着杨得紫的肩背,语露亲切地说道:“来,你看你满脸的灰尘,从城外营地来吧?先进去洗洗,我让嫂子给你沏壶铁观音。”

“好嘞!”杨得紫转身入内。

“卫兵,快去告诉夫人,沏壶铁观音上来。”

“是!”卫兵朝内院而去。

过了一会儿,杨得紫健步出来,整了整头盔,于右侧位坐下后说道:“总爷,按您的吩咐,我已将府城四门以及城外四营的防务进一步加强了完善,调整了力量。尤其是府城四门,我要求他们寝不解甲,高度警惕,严查出入的可疑人事,不得怠慢职守。同时,规定了各门把总夜间的带班制度,要求勤查勤巡。这样,一旦有乱,即时应急应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好!树公,不过也不要太兴师动众,无端扰民或弄得满城风雨,现在民情不稳哪!记住了一定要内紧外松。”欧阳凯从盘中拿出一只佛手柑边说边剥着皮,递给杨得紫。

-----
已发表章节
【黄明军著长篇小说】 《康熙1721喋血》

第一章 紫禁城闻警
(1) (2) (3) (4)
第二章 草泽起蟒虫
(1) (2) (3) (4) (5) (6) (7) (8)
第三章 大贪隐于朝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