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康熙1721喋血》 紫禁城闻警(2)

来源: 小功夫熊猫 2010-04-17 08:32:3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34 bytes)


紫禁城闻警(2)

这突如其来的祸乱急报惊得康熙差点就一个趔趄跌倒当场。张廷玉和侍寝太监忙上前扶住,张廷玉颤道:“皇上,保重龙体!”

康熙毕竟是一代英武雄主,文治武略,堪称千古一帝。亲政后,他身经百战,无一不捷,诸如灭明裔,除鳌拜,扫叛王,驱俄罗斯,平葛尔丹,收台湾等等,为王朝社稷创下了圣德神功。不一会儿,康熙又威严地站定,锐利的眼光从因患天花留有斑痕的脸上扫出,显得更加坚毅:“台湾断不可失!国之一统不可动摇,速宣众皇子和各王爷、贝勒、文武大臣们齐集乾清宫议政。”

“诺!”张廷玉答罢,快步而去。

康熙利用间隙回到了养心殿书房,令太监们在中墙挂上了台湾地理全图,立时那东南一隅的两块岛屿便映入了他的眼帘。他左手持着老花镜,右手在图上指点着,如数家珍般喃喃道来:“这是台湾府,原曰赤嵌;这是安平港,原曰热兰遮;这是鹿耳门,是进岛的门户。这是凤山,这是诸罗,这是澎湖妈宫城,这是澎湖牛心湾……”康熙的思绪一下就被全图拉入了东南海疆的经纬中。

神州的东海之上,烟波浩渺似虚无,海市蜃楼如仙境。在那茫茫风涛喷薄云的深处,突兀起几座岛屿,大者有五: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诸岛上均气候宜人,山川秀美,遍布着罕有之木、长春之花和不黄之草。此境是华夏历代君主和达官显贵寻求长生不死仙药的神幻甸园,也是庶民百姓梦寐以求的安生乐土。相传,秦始皇命方士徐福率五百名童男童女入东海寻求神山仙药,结果是去而不返,想是那徐福和童男童女们都贪恋仙境,于是散落诸岛而居,以至后嗣不绝,从此诸岛之上人烟渐起。方壶者,即今天的澎湖。瀛洲者,即今天的台湾。澎湖与台湾一衣带水,互为唇齿,雄镇海峡,早在隋朝时就归入了中国的版图。当时的隋炀帝就派遣了将军陈棱率兵千人在此两岛驻防经略,视为化外之治。自那时起,福建漳、泉一带的沿海百姓便陆续迁来台、澎,他们环水而居,以渔、牧、耕、盐为业。后来,广东潮、汕的沿海百姓也纷至沓来,他们则依山为舍,垦地辟田,猎鹿制皮,与当地人并肩劳作,不侵不衅,和谐为生。一时两岛之间是一派原始和平的安详平静。

时光荏苒,到了明朝初期,因当时宇内未平,战事频起,明太祖朱元璋焦心内地,无力东顾,结果台、澎海峡沦为了海寇的巢穴。那两岛上的人众,从此缺乏管束,分了闽、粤、番三大帮,常为争夺膏腴之地而火拼械斗,致使人性趋劣,世风日下,成了多事之地。先是荷兰酋帅玛威郎趁乱以要求与明朝互贸互市不成为由,率巨舰,携大炮抵至澎湖,驱走了明朝军队,横行海疆。后是清军入关,明灭清立,郑成功在厦门募兵抗清,不料在进抵南京的途中中计兵败,于是退师到厦门和金门以求东山再起,不久听闻“红毛夷”占据台湾,享受那沃野千里,便决意收取,好与满清分庭抗礼。于是,郑成功挥师先克澎湖,再攻台湾,迫使荷人投降,台、澎从此复为中国所有。

公元一千六百八十三年夏,大清朝正值盛世,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蒸蒸日上。康熙皇帝闻台湾发生内乱,认为统一台湾的时机已到,便在内阁学士李光地和福建总督姚启圣的极力保荐下,大胆地任命了原郑氏集团的降将施琅为清福建水师提督,并赋以了专征之权使之伐台。这施琅果不负使命,他采用了“因剿寓抚,以战逼和”的战略,在浴血攻克了澎湖后,又以大兵压境的强大攻势,迫使郑氏集团向清廷投降,几乎是兵不血刃,收复了台湾。自此,康熙帝结束了台湾郑氏集团的分裂割据,完成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业。大清遂在台湾设立了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安平县;凤山县;诸罗县。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厅,隶属安平县治下。同时,明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派兵一万驻守。于是,台湾社会渐显昌荣,一时是士读于庐,农耕于野,工居于津,商贩于市,百姓各安生业,共享承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