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他的第一个任期中结束伊战,“重返东亚”——对这一术语一直存有不同的解释和翻译。中方理解为矛头指向中国,应该不算错。这一政策的两大推手应该是前国务卿希拉里和前国防部长帕内塔。希拉里对中国的敌视恐怕超过了她的任何一位前任。在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中,她跨越了美国先前在钓鱼岛政策上一直保持的模糊态度,明确宣告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的范围之内,这是“重返东亚”剑指中国的逻辑结果。若非如此,则“重返东亚”的政策就不具有任何新内容,也就失去了威慑中国的本意。
中方的反击是毫不含糊地将海监船开进钓鱼岛。日本倚仗美国支持,与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对峙,有发生擦枪走火的可能。2012年9月,下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取消了与来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会见,这是一个严峻的外交信号:如果美国明确采取正面对抗、鼓动盟国挑衅中国利益,那么中美将就此走向对抗。希拉里回国不久,中国的一个事先没有安排的军方代表团出人意料地访问美国,迅速安排了时任国防部长帕内塔紧急访问东亚。帕内塔在日本明确告诉日本领导人,他们有责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在下一站,帕内塔20日在北京指出,《美日安保条约》固然规定美国有义务“捍卫日本安全,但美国不会因此就让日本为所欲为”。由此,美国确保日本不会开第一枪,解除了由希拉里一手制造的爆炸引信。至此,美国的“重返东亚”政策已然失败。希拉里作为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黯然走人,她的外交官生涯以失败告终。她的离任早在习近平拒绝与她会见之前就已决定,我的猜测,当她首次跨过美国的模糊立场,宣布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的范围之内,从而激化中国的对抗之后,在美国的外交界和学者圈子,尤其是在政策制定和顾问圈子里受到质疑,从而决定了她的去职。毫无疑问,习近平的拒见对她是一次羞辱,也彰显了中国准备对抗的立场。因此才有了帕内塔的灭火之旅。
消除了个钓鱼岛的爆炸引信,美国的“重返东亚”政策就失去了可操作和评估的目标。当然,美国不会撤除希拉里已经做出的承诺,这有损美国的国家颜面;也会继续军力的增加部署。但是,先前的咄咄逼华的政策已经无以为继。遂有了两位同属“鸽派”的新国务卿和新国防部长。国防经费无可奈何地削减。这一轮较量源于实力下降的美国的战略焦虑,是一种试错法,机会主义的产物。以美国的本性,这种试错法今后随着两国的实力消长会不断上演。习奥会就是对前一轮对抗的纠正。
习近平外交失礼在先,米歇尔的缺场算一次扯平吧。Chiyankun网友敏感地将此与美国右派势力相联,应该是接近真相的。双方正式交涉的内幕我们无从得知,各人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吧。
随着国力衰减,美国显然无力、所以也无意愿干涉叙利亚,遑论攻打伊朗,除非当前趋势有意外转折。俄罗斯显然看准了这个趋势,所以在叙利亚寸步不让。
习奥会避免了双方走向冷战式的对抗,这就是为什么双方都把这次会谈与毛尼会相提并论的原因,其实质是中美力量消长的新一轮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