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与日本朝野钓鱼岛自摸辱华

来源: 山哥 2012-09-13 06:36: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08 bytes)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与日本朝野钓鱼岛自摸辱华

这两天的国际新闻有两件大事: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斯蒂文斯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美国总领馆遭遇利比亚民兵突袭中死亡;日本政府因出资从日籍“岛主”手中收购钓鱼岛而引发中日两国之间空前的对抗危机。绝大部分华文媒体及博客论坛都把焦点对准日本明目张胆地羞辱两岸四地及全世界的华人同胞,有些热心人也积极为中方出谋划策。相反大家对 9.11 十一年纪念日中发生美国大使被杀的罕见事件基本上不太有兴趣。

山哥吁请同胞们注意两者的内在联系,不要忽略了中东危机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关键意义。如果我们像小日本那样眼睛只盯着自己身体玩自摸,就无法透过眼前的迷雾看到当前世界局势的本质。

表面看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害是中东伊斯兰势力对美国好莱坞羞辱穆罕默德的报复;而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则是由于野田当局为了挽救自己执政前景黯淡而讨好日益反华惧华的日本民意的卑鄙手段。两者哪有什么关联可言呢?

山哥以为,两个恶果同处一因,那就是奥巴马当局的所谓“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由于能源需要,宗教信仰的要求以及美国犹太院外势力的影响,多年来美国一直把中东视为其战略重点。为了保卫以色列的安全,使以色列免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不惜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当局对伊朗政权威胁敌视以色列的言行非常警觉,对消除伊朗核威胁的努力不遗余力。

可是由于中国近年来经济军事的长足进步,刺激了部分美国政客的神经。奥巴马上台以来,公开打出“重返亚太”的旗号,企图拼凑一个亚太版的北约用以制约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

美国政客的谋划刺激了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贪婪与狂妄。他们企图借助美国的势力为他们谋取反华红利。日本右翼成了这些无耻之徒中的急先锋。他们深知,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保护,他们自己根本无力挑战中国。钓鱼岛事件就是日寇利用《日美安保条约》保护的罩门,强制全体中国人接受他们的凌辱。

可是美国如今可不是冷战时期可以同时打东西两场大战的好汉了。过去十年里美国虽然还是世界老大,但已经扩张乏力了。重返亚太,以中国为主要对手,就意味着必须在欧洲和中东逐步收缩战线,移师东线。

中东茉莉花运动的胜利,使奥巴马当局冲昏了头脑。其实从埃及到利比亚,伊斯兰极端势力早就借民主化之机扩张了。这次利比亚班加西击杀美国大使,只是中东伊斯兰民兵初露锋芒。美国如果继续退出,其多年的经营很可能前功尽弃,伊朗式的挂着民主招牌的伊斯兰政权和各路极端势力,将把老美的中东阵线搅个天翻地覆。

说穿了,奥巴马等美国政客闹不清谁是他们的敌人,谁是他们的朋友,才闹出了如此几场悲喜剧。

如果他们不能从血的教训中醒悟,更多更大的流血就在后面。

中国无疑需要进行根本的政治改革。但刺激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无益于中国的进步,反倒可能让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蒙受极大威胁。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与日本朝野钓鱼岛自摸辱华
  • 中国领导人的健康问题
  • 《尹县长》《耿尔在北京》:当代伤痕,海归文学开山之作
  • 《谪仙记》:白先勇笔下国民党太子党的天鹅绝唱
  • 审判谷开来,为何左右派都不满意?
  • 所有跟帖: 

    Totally agree! -有空玩玩- 给 有空玩玩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12 postreply 06:46:27

    有理,但最后一句不同意:现只向钱看的国人没有信仰,如再缺民族主义迟早被瓜分 -PYXZ- 给 PYXZ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12 postreply 07:03:07

    中国人民缺的就是民族主义,网上破口大骂,不是民族主义。 -xfollower- 给 xfollow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12 postreply 08:23:39

    美国在文化层面妖魔化其他文明,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NEWHNAD- 给 NEWHNAD 发送悄悄话 NEWHNAD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9/13/2012 postreply 07:17: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