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午战争

来源: 李毅 2012-03-14 09:08: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0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李毅 ] 在 2012-03-14 18:06: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精神国力与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李毅2012-03-14 09:04:20

六.甲午战争


 


   根据学术界不同计算,甲午战前,中国总产值至少是日本的五倍。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对于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完全可能打赢甲午战争,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马关条约,更是没有一丝一毫要签的必要。甲午十年前的1885年,刘铭传就上奏防患于未然、先发制人、挥师东进、平定日本,慈禧不准。甲午战前,中国的产值、人口、疆域、政府财政收入超出日本许多倍。中国陆军近百万人,日本陆军不到三十万人,装备相当。中国海军总吨位大大超过日本,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实力相当。北洋水师失利之后,马关条约签署之前,中国绝大部分人力、财力、物力、军力,根本都还没有动用。日本是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借钱打这一仗,此时已是民穷财尽,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本土仅剩的最后一点部队也准备装船开往中国。连康有为这个书生,都一眼就看出来,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必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要迁都抗战,日本经济、军事最多只能坚持三、五个月,当时列强驻东京大使馆都知道这个情况,只有慈禧、李鸿章蒙在鼓里。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相对富裕的程度,是今天中国人难以想象的。马关条约之后不久,中国就给日本还清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日本政府年财政收入六、七倍的巨额赔款。用这笔钱做军费,不要说把日本打出中国去,就是重建两支北洋水师打到日本去,也是绰绰有余的。日本用这笔巨款,扩充海军,发展教育,十年后再度发难,大败俄国,一举进入世界前三名。不是甲午战争,而是马关条约,把中国从大国、强国,打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国力开始加速度下滑。甲午之后,直到现在,中国再也没有远洋舰队。


甲午的时候,对中国来说,成为世界强国还是很容易的,没有任何武器禁运和科技禁运,科学技术也远没有现在复杂,只要有钱,不论多么先进的武器、多么先进的科技,花钱就能买来,并且都不怎么贵,这是美国、日本、德国后来都能超过英国、法国的重要原因。如果慈禧、李鸿章同意迁都抗战,抗战到底,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人类历史,就会完全不同。不签马关条约,孙中山根本就不会革命,也不会有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在迁都抗战中打赢抗日战争的新的统治阶级,很容易革故鼎新、变法图强、赶美追英。不签马关条约,日本就没有机会在中国东北打日俄战争,就更不可能有九一八,日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今天日本成为世界第三,明治维新只占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就是慈禧、李鸿章签了马关条约。明治能做的事情,慈禧没有一样不能做,没有一样不好做,但她就是不做。慈禧、李鸿章,千古罪人。慈禧、李鸿章的无能、腐败、卖国,决不是历史的常态,决不是历史的必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