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次英阿战争

来源: 李毅 2012-03-14 09:06: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1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李毅 ] 在 2012-03-14 18:06: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精神国力与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李毅2012-03-14 09:04:20

四.三次英阿战争[1] 


 


可能有人会说,讲古代的事情没有用,现代情况完全不同。那就看一看与鸦片战争同时,比中国弱小很多的阿富汗是怎样打败英国的。小小的阿富汗在1841年就能消灭了三万名英国兵、打败英国。几乎同时,1840年一万多英军、1860年两万多英法军队打败比阿富汗强大不知多少倍的中国,绝非历史的必然。


根据彭树智的《中东国家通史 阿富汗卷》,英殖民者为与俄国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从1839年至1919年对阿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第一次英阿战争始于1839年。1839年4月,英军3万多人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军另一路强行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军主力作战。阿军仅有1.5万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不及英军。英军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加兹尼,兵临喀布尔城下,遂在喀布尔建立傀儡政权。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开抗英游击战争。各地游击队依托有利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城镇。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各地游击队举行联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尔市民手执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有老大妈手持菜刀冲向街头。起义军民英勇作战,势不可当,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第二天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英殖民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1.6万名英军主力在撤退途中全军覆没,只跑了一名军医。历时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战争,使英殖民者损失了兵力3万余人,耗资1.5亿英镑,结果以阿富汗人民大获全胜而告终。以后30多年英国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


  18791881年英殖民者又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1878年11月,英殖民军3.5万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统治者一心指望俄国援助,采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将5万人的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企图让英军深入国境,迫使沙俄实现出兵援助的诺言。由于阿实行这一指导思想,使得阿军防守十分薄弱。俄国食言,不予援助,阿大片国土沦丧,迫不得已于5月26日同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甘达马克条约》,阿成为英国的附属国。《甘达马克条约》的签订激起阿国内一片义愤。9月8日,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愤怒的士兵和群众包围殖民者官邸,杀死了英国总督。喀布尔的人民起义点燃了全国抗英烈火,许多部族纷纷组织抗英游击队。在喀布尔市郊,不少农村妇女拿着铁锨、斧头、马刀参加抗英军作战,使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10月12日,殖民军再度占领喀布尔,对爱国者和广大市民进行疯狂的报复。各地抗英武装以加兹尼为基地,对喀布尔形成包围,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并挫败了殖民军对加兹尼的进攻,给敌以重创。1881年4月,殖民军难以为继,不得不放弃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以后30多年英国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


1919年爆发了第三次英阿战争。1919年2月,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权后,宣布阿富汗独立,不承认任何外国特权,并采取联苏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弃它在阿享有的特权,在阿边境集结兵力,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5月3日,英军袭击开伯尔山口阿边防军,接着,英国侵略军3.4万人分为三路入侵阿富汗。阿军4万人分三路在开伯尔、加兹尼和坎大哈迎击敌人。英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还拥有少量装甲车和作战飞机;而阿军训练很差,装备落后,刀、剑是主要兵器,为数不多的枪炮不但陈旧,而且弹药不足,英军在兵力兵器上占有绝对优势。尽管如此,阿富汗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士气高昂,作战英勇,并得到了印阿边境少数民族起义军的大力支援,扭转了被动局面。英军损失惨重,难以为继。6月3日,双方停火,进行谈判。1921年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至此,阿富汗人民抗英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1] 彭树智,《中东国家通史 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20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