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家伙,挺漂亮。 (图)

来源: zyt 2010-08-26 19:32:4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365 bytes)

“库尔斯克”号事故后的2002年7月26日,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宣布,鱼雷装置中易燃物过氧化氢泄漏并引发爆炸是该艇沉没的原因。当时,艇上人员正准备发射首部被称为“胖姑娘”的65—76型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由于作为燃料的过氧化氢从鱼雷上一个微小的裂缝泄露,导致鱼雷发射装置发生爆炸,使鱼雷舱内温度升至2000~3000C。2分钟后,潜艇内存放的其它鱼雷发生第二次大爆炸,最终导致潜艇沉没。库艇事件后,俄海军将具有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各型潜艇上装备有过氧化氢及煤油为燃料的65—76型鱼雷全部撤换为其它燃料的650毫米鱼雷,因其高速、远程和大威力依旧是敌方航母、大型水面舰的巨大威胁,所以俄罗斯还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甚至推出出口型。随着印度租借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海军或许也将拥有这型超大口径鱼雷,这也是我们极其关注这一型鱼雷的原因。   航母克星   由于航母编队有极强的对空、对海防御能力,故从空、海发起攻击通常很难奏效,往往需要靠潜艇隐蔽接近目标、在远距离发射重型自导鱼雷,才能重创或山沉航母这样的大家伙。650毫米超大口径、大爆破威力的远程重型热动力鱼雷,就是苏联在冷战时期研制的专打航母的鱼雷。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国海军装备的重型鱼雷的口径多为533毫米,而苏/俄的650毫米口径堪称世界之冠,由于增大了鱼雷的直径和长度,使战斗部的装药量、燃料舱的燃料装载量都得到显著增加,大幅度提高了鱼雷的航程和爆破威力。因此,它也成为苏/俄海军武器库中的杀手锏,对敌方航母编队构成巨大威胁。   超大口径65型热动力鱼雷   65.73型超大口径鱼雷是苏联研制的第一型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母型雷,由著名的水中兵器研究中心——圣彼得堡中央水动力仪表所研制,于l973年装备部队。   该雷受到口本在二战期间使用过的93式系列多型、大口径反舰龟雷的启发。在充分考虑运输、装卸、维护保养及潜艇首舱空间大小等因素后,最终优化选定了650毫米直径,这与 ss—N一16远程反潜导弹的直径一致,有利于实现鱼雷发射管的一管多用。为加快研制进度,该雷以l 960年代研制的53—65M型蒸汽瓦斯热动力鱼雷为基础进行研制。53—65M型鱼雷采用涡轮机,使用煤油及过氧化氢为燃料,   航速70/44节,航程l2000/22000米,是当时号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鱼雷。 65—73型鱼雷是装有核战斗部的专用核装药直航鱼雷,由苏联V一Ⅱ型攻击型核潜艇携带,在艇首上方保留了2具533毫米常规鱼雷发射管,而将下排的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巾靠中线面的2具换装成650毫米的专用发射管,发射管长度也由8米增加到11米,为此,整个首舱的结构布局也进行r改装。65—73型鱼雷主要用来攻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及重要岸基设施,其直径为650毫米,长ll米,航速为50节,航程可达50千米,与53—65M鱼雷一样,也以煤油和过氧化氢为燃料,使用涡轮发动机。   该雷的总体性能、航行特性、热动力推进及爆破威力等综合性能指标都远远优于日本的93式系列610毫米大口径鱼雷,特别是其核威慑力更是无法相比,其核装药的核能足以摧毁一个航母编队及沿岸的一个大型港口和基地。核装药鱼雷的出现,构成了一种新的核成慑力量和手段,对有效防止核战争是十分必要的,但应指出的是,尽管核装药龟雷是一一种战术核武器,但在使用时受到国际限制核武器条约的许多限制。   由于65—73型超人口径鱼雷具有50千米的远航程和核装药战斗部,成为当时苏联海军武库中专打航母编队的主战鱼雷及杀手锏,受到当时苏联政府的嘉奖。65—76型(Ⅱ兀T型)鱼雷由于65—73型鱼雷核装药战斗部在使用巾的局限性,苏联十l976年又研制成使用常规装药的65—76型超大口径重型热动力鱼雷,又称Ⅱn T型远程蒸汽瓦斯自导鱼雷。该雷可装450千克的高能炸药,同时加装了抗水声干扰能力很强的新型主动式尾流自导装置,提高了导引精度。   水而舰艇在航行时,由于螺旋桨的扰动而在海水表层形成一定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水流带,我们把这个水流带称为尾流。尾流一般以约2。的张角,在水平面和两倍于舰船吃水的深度上形成近千米的长度。该尾流与毗邻的海水具有截然不同的声特性和热特性,被螺旋桨扰动的海水压力、温度都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因此,装有尾流白导的鱼雷可以利用目标舰尾流的声、热、阻抗、磁及气泡等多种形式的物理场特性,探得目标舰艇的存在,一旦龟雷捕捉到目标舰艇的尾流、开始进行跟踪,就可沿尾流远距离跟踪和攻击目标。   水面舰艇的吨位越大,航速越高,其尾流也就越明显。航母等大型水面舰,本身的排水量大,同时又要保汪较高的航速,所以需要强大的推进力,其螺旋桨的数量多,尺寸也更大,其尾流也就更加明显。例如,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最高航速达30节以上,为此装有2台A4W型压水堆,总功率达194兆瓦,4轴推进,每个5叶螺旋桨重约30吨,直径达67米。而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9200吨,最高航速31节,装有4台LM2500—30燃气汽轮机,总功率为78.33兆瓦,两轴推进,5叶可调距螺旋桨直径为5.18米。因此,尼米兹级航母的尾流比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要明显,而且二者的尾流在物理特性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65—76型包.雷就是利用高频主动声脉冲,探测舰船产生的气泡尾流,导引鱼雷搜索、跟踪和攻击目标的。这种尾流自导作用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通过预编程设定,在攻击编队目标时,可以有选择地攻击任一目标,   而不受其它舰船尾流的干扰,且较好地解决了末弹道的跟踪及攻击问题。 目前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中,只有俄罗斯的攻击水面舰艇的鱼雷都采用尾流自导,这也说明俄罗斯在尾流自导技术领域有独到之处。世界E各主要海军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的研究,据报道,美国正利用其先进的电子技术研制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反鱼雷鱼雷。   65—76型的性能参数与65—73型大致相同,其攻击水面舰艇时的航深为7~14米。动力系统也以煤油、过氧化氢为燃料,采用2ⅡT型涡轮发动机,功率达1000千瓦以上。引信采用电磁式非触发引信及安装2个惯性爆发器的引信传爆系统,安全可靠。控制系统采用鱼雷航向、航深、横滚三通道控制,使用航向陀螺、垂直陀螺、速率陀螺及深度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陀螺采用气压启动、电力保持。后舱装有3个液压舵机,用来操纵水平及垂直舵,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鱼雷在水中双乎面(航向和深度)上的机动航行。采用机械设定方法,发射前向鱼雷输入作战参数。该雷的规定服务期限为6年,在长期保存在军械库的条件下,无需加注燃料和维护保养。为便于训练和评估射击效果,备有专门的操雷段代替战斗部用于训练。65—76型鱼雷先后装备在了苏联 V一Ⅱ、V一Ⅲ、s—I级(各装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装有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及奥斯卡l/Ⅱ级飞航导弹核潜艇(装有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上,因其比通常的533毫米鱼雷大了一圈,因此被称为“胖姑娘”。   65—76型鱼雷的性能较为先进,但其致命缺点就是采用双组元、煤油加过氧化氢燃料,而过氧化氢的性能很活跃,如果密封不严很容易泄漏并分解出氢气,而氢气在封闭的潜艇空间中极易引起爆炸,“库尔斯克”号的爆炸正是由此而引起的。   ⅡT一1型鱼雷进入19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俄罗斯又在65—76型(Ⅱn T型)鱼雷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Ⅱ兀T—I型改进型鱼雷。主要改进了自导性能,在改进原来的尾流制导系统的同时,加装了线导遥控装置;同时改进了动力推进系统,将危险的煤油加过氧化氢燃料改为安全的液体单组元“奥托”燃料,该燃料是一种硝酸脂的混合物,突出的优点是不易蒸发,安全性好,从而解决了鱼雷的安全隐患;还将涡轮机改进为2ⅡT—B型,功率增加到1100千瓦;为降低螺旋桨产生的噪声和1提高其推进效率,将对转螺旋桨改为各主要海军国家先进鱼雷中使用的泵喷推进器,此外,还对全雷进一步采取了许多降噪措施。   Ⅱ兀T一1型鱼雷直径650毫米,长11.3米,熏5000千克。采用双速制,高航速为50节。装药为高能炸药,增大到500千克。动力系统使用液体单组元“奥托”燃料,配以带有启动调节器、功率达ll00千瓦的2ⅡT—B型涡轮发动机,可变速,直接带动泵喷推进器,航行噪声小。   与65—76型鱼雷相比,改进了主动式声自导尾流系统,提高了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在攻击舰艇编队Il-r,可以穿过非选目标舰艇的尾流,导引鱼雷进入主攻舰艇的尾流内,并以最大尾追速度进行攻击,从而减少了尾追弹道的损耗。同时,加装拖曳式结构的线导系统,利用潜艇声呐等观测设备测得的目标信息,导引鱼雷进入目标可能的活动区,然后利用尾流自导,导引鱼雷进入主攻目标的尾流区,进行跟踪并实施攻击。引信及控制系统与65—76型相同。采用电设定或机械设定方式向鱼雷输入射击参数。该雷可以单射、也可以双雷齐射。   由于采用“奥托”燃料,其规定寿命延长到10年,如果进行中修,寿命可达20年。在储存、运输、吊卸时鱼雷都很安全。全雷的维修使用安全可靠,雷内装有自动监测系统,便于对全雷进行功能检查,及时排除故障。也备有专门的操雷段。   Ⅱn T一1型鱼雷以高速50节航行时,航程为45~50千米,而当低速航行时,航程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该雷采用低速搜索、高速追踪和攻击。作战时,可在100米大深度下发射,首先导引鱼雷在25米深度上隐蔽航行,进行搜索,并以低速接近曰标,噪声很低,不易被发现;发现目标后鱼雷进入目标尾流航迹区以50节高速追踪目标,并在7~14米的航深下对目标发起攻击。由于该雷改进提高了白导及控制系统的性能,同时加装了线导遥控系统,因此大幅度提高了远程攻击的导引精度,既增加发射艇的安全,又能显著提高鱼雷发现目标和命中目标的概率。   由于Ⅱn T—l型鱼雷是苏联1980~1990年代研制并装备部队的产品,因此,它在性能指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出口型T T5-1型超大口径鱼雷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除在国内继续不断改进提高n T—l型鱼雷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增强本国海军的实力外,又在该型鱼雷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成TT5—1型出口型鱼雷。 该型鱼雷是可供出口的超大口径远程热动力自导鱼雷,用于消灭大型水面舰艇及岸基固定目标,可由装有650毫米专用鱼雷发射管的攻击型潜艇或水面舰艇和岸基设施发射使用。 该雷重量4700千克,其它参数及性能与Ⅱ兀T一1型鱼雷大致相同。与Ⅱ兀T一1型鱼雷相比,该型鱼雷也采用尾流自导系统,但未装线导系统。为实现远程航行的精确控制,提高导引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该雷采用了高精度捷联式惯导、三通道控制系统。全雷装有大容量、高速中央处理机,能及时、可靠地处理各种信息,精确导引鱼雷搜索、跟踪和有效攻击目标舰艇。战斗部装有高能炸药,其爆破威力相当于765千克梯恩梯炸药。全雷在结构上采取了许多减振、隔振、吸声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鱼雷的流体动力噪声和振动噪声。使用泵喷推进器,降低r空泡噪声。全雷辐射噪声较低,有利于鱼雷进行隐蔽攻击。结构上采用全雷模块式一体化结构,布局合理、紧凑,利于鱼雷F一步的性能改装和多样化使用。   该雷规定寿命为l0年,如能进行中修,寿命可达20年,在携带艇上的储存期限为3年。该雷装有内部自动监测系统,可在不分段的条件下检查全雷功能、发现故障并及时排除,维修、使用安全可靠。同样备有专门的操雷段。   超大口径鱼雷的不足与发展潜力可以说,苏/俄的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是专为美国航母等大犁水面舰“量身订做”的,它的超大口径形成了性能上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冈潜艇上配备的通常都是标准型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因此如果使川这种鱼雷,必须在艇上装有650毫米专用发射管。苏联是在大型攻击型核潜艇及飞航导弹核潜艇上,将首舱的6具发射管中的两具设计成650毫米专用发射管,只能专艇专用,给部队使用带来一些不便和困难。   这种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因射程远,会增大航向偏差。因此在后来的改进型鱼雷中,除使用尾流自导外,还采用了线导遥控技术和捷联式惯导控制新技术,这就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导引精度和发现概率。   苏联从1950年代起就开始研制鱼雷用涡轮发动机,从最初的T型320千瓦涡轮发动机发展到ⅡT系列功率可达l350千瓦的多型涡轮发动机。近些年俄罗斯在热动力鱼雷高能燃料,如单组元“奥托”燃料、双组元燃料、“奥托”hUHAP(高氯酸阱胺)燃料等,以及发动机工质采用的开式循环、半闭式循环及闭式循环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反映出该国在此领域技术储备雄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T T 5—1型鱼雷,是进入21世纪后,在Ⅱn T—l型鱼雷的基础上,采用许多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而推出的出口产品,尽管有了较大改进,但在性能上还有待提高,使用上也还有局限性。但由于该雷在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式一体化设计,便于改装,因此具有改进和提高性能的巨大潜力。印度海军或可拥有2008年l2月16日,俄联邦军事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对塔斯社记者表示,尽管发生了“海豹”号事故,但俄仍将在近JL年内,租借给印度数艘阿库拉级核潜艇,租期为l0年。   我们由此联想到,阿库拉级的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不可能闲置不用,要么改装为发射533毫米龟雷,要么直接装备650毫米鱼雷,如果是后者,那么印度海军很可能成为世界上除俄罗斯外第一个拥有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的国家,这对周边国家的大型水面舰不能不说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日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的核潜艇上设计有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色列从德国订购的海豚级常规潜艇虽也装有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还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并未装备650毫米鱼雷,只装备了德国 DM2A4533毫米鱼雷。其它国家即使有意购买俄出口型的TT5一l型650毫米鱼雷,也得首先设计一型装有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潜艇或对现有潜艇进行改装,由于鱼雷的口径和长度都较大,这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灾现。

所有跟帖: 

鱼雷装核弹头,苏联人的核武器小型化本事也真够厉害的。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6/2010 postreply 19:42: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