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辽沈战役

来源: 19760608 2010-04-01 15:07: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951 bytes)

1948年下半年,东野已经做好了最后决战的一切准备。然而,从哪里开始攻击才是最佳选择呢?毛主席认为应该先打锦州,因为锦州是东北的门户,可以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全部歼灭,但是林彪认为这个计划太过冒险,在电报中与毛主席足足争论了七十多个来回,不同意先打锦州。

从毛主席方面来说,他可以做这方面的战略设想。林彪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来说,他要具体地实施,每一步都要非常实际,浪漫不得。林需要把他的部队从黑龙江输送到锦州,这个路程有多长我们从地图上能够看出来。林的运输线当时主要是铁路,铁路从齐齐哈尔开始经过昴昴溪,再经过白城、通辽、彰武,最后到达阜新,然后下铁路转公路至义县、锦州。在长春和沈阳都驻有国民党重兵又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这么长的运输线很容易被切断。如果锦州的国民党守军顽强防御,我东野部队弹药用尽、汽油用尽之后,很可能连带去的大炮都拖不出来,那么这场战役就要以东野的失败而告终。

东野的主力在黑龙江,打长春补给方便、进退得宜,林坚持首战选在长春,毛主席答应了。1948年5月,东野用两个主力纵队攻打长春,却发现长春的城防确实像国民党说的那样固若金汤。打长春失利,毛主席又一再坚持打锦州,林只好遵命。但是,劳师袭远,大兵团补给不便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东野南下部队。打锦州的指战员情绪都很沉闷,因为这一战打胜了就是胜了,打败了就要又退回到松花江以北去。

1948年8月,东野七十万主力南下,在彰武时林接到葫芦岛国民党军又增4个师汇成10万部队东进的消息。葫芦岛距锦州仅50公里,十个小时内就可到达。此时,廖兵团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两个王牌在内的十余万军队也要出沈阳西进,对攻锦东野部队形成反包围之势。林彪权衡再三还是发出了那份让毛主席头疼的电报,提出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顶住来援之敌,建议回师打长春请军委考虑(这个电报有当事人说是罗刘共同画了圈的,此事待查证)。毛主席应该是准备回发措辞严厉的电报,但是此报发出之前,因罗刘又找林商议,三人又决议打锦,并且由林指定罗起草电报表示继续打锦,而改发了另一份电报,表示对打锦决心重新确定甚慰。但是,毛主席的甚慰却无法改变林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林派出的两个阻援纵队与国民党的东进兵团开始了血腥的、后来被选入了西点军校教科书的塔山战役。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让部队以营为单位作梯次防御,并且每道防线都必须抽出三分之一兵力作预备队,且组织了密集的火力网,这样国民党军每突破一道防线就马上就遇到第二道防线的坚决阻击。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在林彪的命令下亲自坐阵十二师师部。全纵每一个师团指挥员都指定了自己的位置,表示绝不后退一步、誓与阵地共存亡。东野八个师对国民党十二个师,阵地数次易手。交战中,国民党陆军派系不和,海空军以受陆军指挥为耻也不和,影响了战斗协同、贻误了战机。但即使是这样,开战第一天东野守军的打鱼山阵地就被国民党攻占了。在塔山最危急的时候,一向以士兵生命为重的林彪向程子华发出了“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就是把部队打光了也不许后退一步”的电报,因为塔山如果丢失,东野全军就要被动甚至陷于败亡境地。(这样的话邓小平在淮海时也说过:即使中野打光了,还有兄弟部队打过长江去。)塔山血战6天,仅以东野4纵28团为例,全团2700多人只余下175人。建国后,先后有8位加过塔山战役的将军死后要求葬在了塔山烈士陵园。

在塔山血战的同时,东野以5个纵队16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发起了夺取锦州的战役,用4天时间扫清了外围,用1天攻下了锦州城。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其中俘范汉杰以下官兵8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对国民党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攻克锦州后,因廖耀湘兵团向黑山、大虎山攻击前进,并有向营口转进后总退却的态势,林果断放弃了锦葫作战计划,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将廖兵团歼灭于沈阳锦州之间地区,并要求全军在新立屯、彰武地区抓住敌人;如未抓住,而廖兵团向营口撤退时,全军主力应迅速渡辽河,力求在营口、牛庄地区歼灭之。辽西会战由此拉开帷幕。廖耀湘对黑山、大虎山连续攻击受挫后,改变计划,令全军向营口前进,企图从海路撤退。但其先头部队进至台安以北地区时,遭到经台安北进的东北军区辽南独立第2师及东进的第8纵队先头部队的迎头打击。廖耀湘误认为遇到东北野战军主力,遂又改变决心,令全军分两路退向沈阳。一路由新1军军长潘裕昆指挥新1军、第71军、新6军第169师和兵团直属队,沿大虎山至新民铁路南北向东退却,一路由廖耀湘指挥其余部队,沿大虎山至老达房公路撤退。但此时,东北野战军第5、第6纵队已由阜新、彰武地区进至新民以西半拉门、绕阳河车站、励家窝棚一带,切断了廖兵团退回沈阳的道路;第l、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及炮兵纵队亦由黑山、大虎山地区东进,从南北两翼对廖兵团实施迂回包围,至26日,将廖兵团合围在绕阳河以西,黑山、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120平方公里地区内。在合围的同时,实行勇猛大胆穿插。廖耀湘兵团陷入一片混乱,溃不成军,官兵争相逃命。至28日,辽西会战结束。此战歼灭东北国民党军精锐主力5个军12个师(包括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王牌)10万余人,其中俘虏廖耀湘以下官兵8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571门,轻重机枪3800余挺,冲锋枪6500余支,坦克装甲车22辆,汽车607辆,及其他大批作战物资,取得了辽沈战役了中的决定性胜利。

锦州战役同时,长春已经解放,辽西会战后,东野立即乘胜席卷沈阳、营口,进而解放东北全境。整个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部4个兵团部11个军总计47万2千人。

双方部队建制、兵力以及副军级以上指挥员

东北野战军

东总
司令员 林彪(代号101) 元帅
东北野战军指挥员政治委员 罗荣桓(代号102) 元帅
参谋长 刘亚楼(代号103) 上将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谭政 大将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 (无军衔)
作战处处长 苏静 中将

第一兵团
司令员 肖劲光 大将
副司令员陈伯钧 上将
政委 肖华 上将
政治部主任唐天际 中将
参谋长解方 少将
副参谋长潘朔端 少将

第二兵团
司令 程子华 (无军衔)
政委 黄克诚 大将
  
各纵队(相当于军)  

第1纵队司令 李天佑 上将
第2纵队司令 刘震 上将(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吴信泉)
第3纵队司令 韩先楚 上将(政委罗舜初)
第4纵队司令 吴克华 中将(政委莫文骅)
第5纵队司令 万毅 中将
第6纵队司令 黄永胜 上将(副司令员杨国夫、李作鹏,政委赖传珠,参谋长黄一平)
第7纵队司令 邓华 上将
第8纵队司令 段苏权 少将(政委邱会作)
第9纵队司令 詹才芳 中将
第10纵队司令 梁兴初 中将
第11纵队司令 贺晋年 少将
第12纵队司令 钟伟 少将 (副司令员熊伯涛, 政委袁升平,参谋长王亢)
炮兵纵队司令 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牺牲) 苏进 少将(第二任)
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  

国民党军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
第一兵团(驻长春):司令郑洞国 新编第7军李鸿(3个师) 第60军曾泽生(3个师)
第八兵团(驻沈阳):司令周福成 第53军周福成(3个师)
第九兵团(驻沈阳):司令廖耀湘 新编第3军龙天武(3个师) 新编第6军李涛(2个师) (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新编第1军:潘裕昆(3个师)(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
第49军:郑庭笈(2个师)
第52军:刘玉章(2个师)
第71军:向凤武(2个师)
第207师
骑兵1~3旅
锦州指挥所兼主任范汉杰
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 第93军 盛家兴(3个师) 第184师
新编第5军:刘云瀚(3个师)
新编第8军:沈向奎(3个师)
第54军:阙汉鶱(3个师)

以时间为线扩补要点

1、1947年

东野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等作战,歼敌40多万,把国民党东北集团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据点,至此东北已成必活之局。

2、1948年2月7日

毛主席致电东北野战军,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设想。并要求东北野战军下一步考虑南下北宁线作战,截断敌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通路。

林彪考虑到部队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后方运输线又过长,并担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由关内北上。于是,他决定先打离解放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

3、1948年3月

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民党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

卫立煌则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待变而起。廖耀湘等东北将领也大都支持卫的方案,而反对蒋的计划。

4、1948年5月

林彪以2个纵队试攻长春,却发现攻占长春确实如蒋军所说固若金汤,遂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

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只留第53军与第6军之207师守沈阳。其余各军及特种兵团(战车、炮兵、装甲车、骑兵等)统编为机动兵团,归廖耀湘统率,随时准备行动。

卫立煌不同意,并派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和参谋长赵家骧等人代表他赴南京见蒋,申述利害。

直到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军统帅部对东北战略尚无决策,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

5、1948年7月

林彪与东北局其他要员磋商后,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共中央。

毛主席复电同意,并明确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

6、1948年8月

东北野战军部队规模升至: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4个独立师和3个骑兵师共约70余万人,加上地方部队,东北解放军总兵力达105万人。  

东北民党军辖有4个兵团,共计14个军44个师55万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联的地区内,长春、沈阳的补给已全靠空运。其中,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准备随时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

7、1948年9月

7日毛主席电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

林彪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兵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

卫立煌不曾察觉林彪大军的行动,尚在固守“三点”,以拖待变,各部均没有新的部署迹象。

9月12日至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

9月16日华野发起济南战役,蒋无力从华北抽兵,只有令卫立煌经沈锦路出辽西,直接解锦州之围。卫又坚决反对这一案,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兵直接解决,解围后与锦州部队会合出大凌河向大虎山攻击前进。这时沈阳主力才西出与东进之部队会师,所以就未实行蒋的命令。

9月28日,锦州机场被解放军炮火封锁,空运中断,蒋介石增援的49军只实运到2个团。

8、10月1日

在孤立、包围锦州的同时,东野开始进攻锦州外围义县。激战4小时,全歼卢浚泉的第93军暂编第2师,占领义县。

9、10月2日

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华北林伟俦的第62军3个师、黄翔的第92军1个师、罗奇的独立第95师、烟台王伯勋的第39军2个师),加上葫芦岛阙汉骞的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潘裕昆的新1军2个师、李涛的新6军2个师、龙天武的新3军3个师、向凤武的第71军3个师、郑庭芨的第49军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

同一天,林彪得到报告,在葫芦岛,敌军新来了4个师。林彪担心锦州未攻下便受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三方援敌夹击,到时部队油料耗尽,大量汽车、重炮撤不走,将陷入危局。当晚他给中央军委发去特急电报表示:“……在战斗未解决之前,敌必在锦西葫芦岛地区留下一两个师守备,抽出五六个师的兵力,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敌会合。在两锦间敌阵地间隙不过五六十里,无隙可图。锦州如能迅速攻下,则仍以攻锦州为好……目前如攻长春,则较6月间准备攻长春时的把握大为增加。”(此电报有当事人说是林罗刘三人都同意画了圈,也有人说是林彪一人所为,待考)

次日清晨,三人再议,追回前电,继续攻锦。

10、10月10日起

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先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后由第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在空军、海军掩护下,以斗牛式的战法,轮番向塔山附近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阵地发起正面强攻。

11、10月14日凌晨6时

侯镜如指挥部队向东野塔山阵地发起狂冲,双方展开了几天来最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

东野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向“东总”报告,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很大。

此时,总攻锦州的命令尚未下达,塔山阵地已9次易手。如果在攻城战斗突破阶段塔山失守,敌“东进兵团”将像潮水一般在一个小时内涌来,即可直逼锦州,攻城部队将腹背受敌。这样一来,不但整个辽沈战役的总计划被打乱,东北野战军主力也将受到极端严峻的威胁。

林彪果断地向刘亚楼挥手,示意下达“总攻开始”的命令。刘亚楼还未拿起电话,沉默了半天的林彪终于开口说话了:“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

12、10月15日18时

攻克锦州城,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和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侯镜如闻锦州失守,也暂时退回了锦西、葫芦岛。

当晚,林彪在指挥所接见范汉杰、卢浚泉。林彪要卢浚泉给镇守长春的第60军军长曾泽生通个电。第60军与卢浚泉的第93军同属滇军,卢浚泉同曾泽生有袍泽之谊。卢浚泉当即起草了劝曾泽生率部起义的电报。

13、

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所属3个师2.6人万起义。当晚,解放军悄然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务。

19日,新7军军长李鸿率其军部及所属3个师投降。郑洞国及其司令部仍踞守长春银行大楼,派人与解放军接洽,要求允许他再“抵抗”一两天,并发布一个他受伤被俘的消息。郑的要求获得解放军同意。

21日4时,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

14、10月19日

蒋介石在北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杜聿明开会,讨论收复锦州事宜。

15、10月20日,林彪发布辽西作战命令。经过3天激战,10纵守住了黑山、大虎山阵地,使廖耀湘兵团失去了西进的可能和南撤的宝贵时间。

16、10月25日,廖耀湘以5个师的兵力连日攻击黑山、大虎山阵地受挫,使他西进攻打锦州的决心动摇,遂于25日晚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但行至台安附近便遭东野第8纵队第23师和正奉命由盘山北进的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误以为是共军主力。

17、10月26日 廖耀湘按卫立煌的命令向东撤回沈阳,被黄永胜的第6纵队堵住去路。至此,廖耀湘兵团10万人马全部陷入东野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

东野随即采取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法,展开了对廖耀湘兵团的大围歼。并命令钟伟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1个骑兵师,由长春星夜兼程南下,切断沈阳之敌的退路。

18、10月27日 蒋介石将杜聿明召到北平,商讨对策。

杜认为要将葫芦岛的部队运到营口,至少也要一个星期。在这一周内,廖耀湘要是存在的话,就可以自己打出来退到营口,否则一两天就完了。再把葫芦岛的队伍调去,等于白白送死。他建议蒋介石赶快调船把营口的部队撤退。蒋最后同意调船撤离营口的第52军,同时命周福成指挥第53军、第6军207师死守沈阳,并派杜聿明到沈阳召集周福成等部署沈阳防务。当天中午,杜聿明由北平飞沈阳,途中命令锦西各部队停止攻击,退回锦西既设阵地,严防东野反攻。

19、10月28日拂晓

辽西会战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兵团司令廖耀湘中将、新6军军长李涛中将、第71军军长向凤武中将、第49军军长郑庭芨中将被浮。新1军军长潘裕昆和新3军军长龙天武只身逃回沈阳。

林命令辽宁军区迅速占领辽河渡口,架桥准备大军过河进军沈阳。

20、与上述同时卫立煌认为守沈阳已无可能,退营口也无后路,东野长春几个纵队已南下,退出去也马上完蛋。

杜聿明也觉得的确是退守两难,只有照蒋介石的命令,叫周福成指挥现有部队死守沈阳。28日,杜聿明回到葫芦岛,着手部署撤退营、葫的部队。30日卫立煌乘飞机离开沈阳。

21、

10月31日向沈阳兼程前进的东野各部队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

11月1日拂晓,对沈阳发起攻击。

11月2日,沈阳解放。

同日,东野攻占营口,除刘玉章率第52军军部及所属第25师等几千人乘船从海路撤逃外,其余14000余人全部被歼。

22、从10月28日至11月8日 国民党东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在杜聿明指挥下,由葫芦岛乘船撤逃。

在林彪、罗荣恒、陈云等同共同领导下,东北野战军在东北黑土地上与国民党军队较量3年,相继歼灭国军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三员名将麾下108万兵力,解放东北全境,使得共产党手中有了一个资源雄厚的战略区和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

所有跟帖: 

离家多年,回到中文环境里最不习惯的事情之一,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342 bytes) () 04/01/2010 postreply 15:33:10

也是不辜负好文章,:), 塔山英雄团 (图)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1394 bytes) () 04/01/2010 postreply 15:56: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