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终盘点之台湾军情:新形势带来新气象

来源: TheBestPLA 2009-01-04 18:34: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39 bytes)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30  

2008年,台湾实现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均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在“和解、和平、和谐”的良好氛围下,两岸开启了制度性协商,共谋互利双赢。在此大背景下,台军的战略思想及建军思维也由陈水扁时代的“激进攻势”逐渐迈入马英九时代的“务实守势”。

“鐽震公司案”——陈水扁上演最后疯狂

陈水扁在台上8年,政绩乏善可陈,贪污腐败却世人皆知,“鐽震(公司)案”便是陈水扁下台前制造的又一宗滥权至极的超级弊案。

2008年1月,陈水扁“政府”秘密成立了“鐽震公司”,它名义上是由台“国防部”与其它公司合资成立的民间军火公司,实质上是陈水扁“政府”硬用公款成立的“私人企业”,主要目的是赶在下台前利用最后权力让民进党独吞台湾军火买卖,以便下台后有渠道继续图利于个人和政党。

2月14日,“鐽震公司”被台湾媒体披露,震惊岛内政坛。2月23日,“国防部长”李天羽因“鐽震公司案”而宣布辞职,由“国防部副部长”蔡明宪接任“国防部长”。4月8日,台湾军方公布“鐽震公司案”调查结果,但公开内容只有短短不到200字,令岛内各界一片哗然。

“鐽震公司案”乃是陈水扁“政府”“新特权贪腐文化”的最佳例证,也是促成民进党下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去陈水扁化”——台军重拾传统价值

陈水扁主政期间,在台军中进行“台独”意识形态灌输,搞“去统一化”、“去中国化”及“去蒋化”,使得台军传统被破坏、历史被否定,官兵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信仰危机日益加深。马英九上台以后,则在台军中展开“去陈水扁化”,使台军传统和历史重新获得尊重与传承。

一是修改精神标语。从5月20日起,台军将《青年日报》报缝、军队典礼现场等的精神标语,从陈水扁时代的“为台湾而战”改回“为中华民国而战”。

二是修正文宣方向。陈水扁时代,大搞“以武拒统”、“以武谋独”,台军军媒一向热衷于无中生有地攻击、诬蔑和批判大陆。马英九上台后,台湾军媒的文宣方向悄然出现转变,如今《青年日报》再提及大陆时已嗅不到浓浓的火药味。

三是更改专机颜色。台“空军一号”专机外表,原本涂装以“蓝天白云”的蓝白相间图案。2006年5月,陈水扁下令将“空军一号”外表涂成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图案。马英九上台后,台军方立即将“空军一号”重新改回“蓝天白云”图案。

四是重拾“黄埔精神”。陈水扁时代,台军陆军军官学校(即原黄埔军校)因具有“大陆血统”惨遭打压,不仅学校被降级,该校出身的将领遭排斥,而且连校歌都被禁唱。马英九上台后,重新恢复了原黄埔军校校歌,使“黄埔精神”重新得到认同。

“汉光24号”演习——不再“攻击大陆”

台军一向将演习训练视为建军备战的根本工作,因此每年均在“为战而训”指导下进行大量演习训练。2008年台军重大演训计划,包括“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军种联训操演”、“后备动员演习”及“核生化防护演练”4类,总计有49项,“汉光24号”演习是其中的“重头戏”。

“汉光24号”演习是马英九上台后台军首次举行此类演习,以“2009年解放军突袭台湾”为假想,6月23号至27号进行第一阶段“电脑兵棋推演”,9月22日至26日进行第二阶段“实兵验证演练”。此次演习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适度暴露台军弱点,二是重点演练陆战状况,三是放弃演练攻击大陆,四是首次考虑战时人口疏散。

从“汉光24号”演习科目看,与马英九秉承的“守势防卫”理念相符合,表明未来台军战略有望回归守势。也有评论指出,台军在“汉光24号”演习中空前“低调”、相当罕见地暴露自身防守弱点和军事劣势,也有为台美军购铺路的考虑。

军事战略——回归“守势防卫”

在国民党逃台近60年间,随着两岸实力消长、两岸关系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的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先后历经了“攻势作战”、“攻守一体”、“守势防卫”及“决战境外”等阶段。

2008年以来,随着国民党重新上台,两岸关系开始回暖,台湾军事战略也出现变化。马英九声称,未来将走“海岛守势作战”路线,保证“不主动挑衅”、“不率先攻击”、“不发展核武器”及“备战而不求战”,并积极谋求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及签署和平协议。

基于军事战略调整,目前马英九“政府”已决定,不再发展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雄风二E”巡航导弹,并放弃扩建南沙太平岛军用机场计划。

兵役制度——朝向“全募兵制”

“全募兵制”是马英九竞选承诺之一,亦是台湾兵役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马英九上台后,台军及时推出了“全募兵制”方案。按照规划,台湾当局将从2010年起采用渐进方式推动“全募兵制”,从目前募兵60%、征兵40%的比例,至2013年底实现全面募兵,并将台军总兵力从27.5万人减至20万人以下,从而建立一支“小而美”、“少而精”的职业化军队。台军规划的“全募兵制”共分3阶段实施: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职)到年底是“规划准备期”;

2009年全年为“计划整备期”,包括修订“兵役法”,争取募兵预算,落实配套措施,以及加强募兵宣传;2010年开始是“执行验证期”。

对于“全募兵制”,岛内各界看法不一。很多青年学生表示,考虑到经济仍不景气,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军人若能成为一种职业选择,同样不失为很好的生涯规划。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在“全募兵制”环境下,由于役期延长,部队的训练成果和作战实力可以得到长期保存,对台军发展是个利好。但是,亦有评论认为,鉴于兵源、资金和政策上的问题,台军能否按时实行“全募兵制”尚存相当大的疑问。

军中人事——“马家军”逐渐取代“扁家军”

随着政党轮替,台军人事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6月1日,“后备司令部司令”余连发上将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这是马英九上台后台军第一波人事调整。余连发是陈水扁的首任“侍卫长”,后来一路从少将晋升到上将。陈水扁任内8年,利用军中的派系和矛盾一手塑造了“扁家军”,许多军方将领人事安排都有余连发的影子。许多将领靠余推荐升官,余下台后,扁系将领人人自危,同时也象征“扁家军”行将终结。

6月30日,台“国防部”举行2008年下半年将官晋升授衔典礼,马英九第一次主持此类仪式,共有11人晋升中将,32人晋升少将。在这43名新科将官中,仅有现任“总统府侍卫长”陈添胜、准备出任“副总统”萧万长侍卫长的李书涵和现任“国防防长”陈肇敏办公室主任张惠荣3人是马系人马,其余都是前任“总统”陈水扁早已决定的。

10月16日,空军司令部副司令严明中将接任台军参谋本部(空军)副参谋总长,并同时晋升空军二级上将,成为马英九上台以来晋升的首位上将。

有评论认为,陈水扁“主政”台湾8年,提拔的亲信遍布台湾军政各界,马英九暂时尊重其前任的晋升决定,也是为安抚台湾军界的扁系人马、稳定军心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马英九还是会清退那些与扁关系密切,“擦鞋功夫”一流、军事素质九流的政客型将官,任用对自己忠诚、有能力的军官出任要职,打造支持自己的“马家军”。

台美军购——仍是维系台美关系之纽带

不少人认为,2008年以后,随着美台领导人更迭,两岸关系逐渐回暖,以及中美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台美军购(或美台军售)的蜜月期可能就此结束,但此种观点显然过于乐观。

马英九上台不久,便向美国提出了“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潜射型“鱼叉”反舰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爱国者Ⅲ”防空导弹、E-2T预警机升级套件、P-3C反潜机等八项军购案。对此,美国政府于10月3日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额高达64.63亿美元的六项先进武器装备。

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及两岸关系发展,台美军购或美台军售会走向何方,目前似乎还难以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推动台美军购的动力将长期存在,台美军购不可能就此结束,它仍会是密切美台关系的重要纽带和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12月3日,马英九在台北与“台湾外籍记者联谊会”会员座谈时便表示,台湾未放弃向美方要求购买F-16C/D型战机,“政府”会持续向美方提出需求。

军事互信——逐渐成为各界关注之焦点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使两岸和平发展成为可能。在两岸关系渐趋良性发展的整体态势下,两岸是否会就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及签订和平协议等议题展开商谈,再度成为人们关注与期待的焦点。马英九当局也多次在重要场合刻意提及军事互信、和平协议等议题,期待大陆回应。

然而,政治互信是军事互信的基础,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与发展为目标。如果缺乏政治互信,即使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勉强建立,也如同海市蜃楼,毫无实质意义。真正有意义的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既是避免战争的措施,又是国家统一的基础。马英九当局只有始终坚持和维护这一基础,未来两岸有关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及签署和平协议等议题的协商谈判才可能实现突破,从而为台湾海峡与两岸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邓允光)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