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2008中国军事外交:中日关系必须好起来

来源: TheBestPLA 2009-01-04 15:13: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749 bytes)
2009年01月04日 17:13 新华网

  彭光谦,知名军事战略问题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长期从事国际战略与军事战略问题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应邀访美,以高级研究员身份在美国战略思想库大西洋理事会从事客座研究,先后主编出版《中国国防》、《军事战略基本理论问题》、《军事战略简论》、《邓小平战略思想论》、《战略学》(2001年版)等战略问题论著10余部。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 2009年1月4日,著名军事战略问题专家彭光谦少将做客新华网接受专访,点评2008年中国军事外交领域成就。在访谈中彭光谦说,2008年军事外交是非常活跃的一年,具有开放、务实、自信的特点,至少有七个“第一次”。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华网访谈直播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在109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98个国家在华设立武官处,每年中国派出150多个军事代表团出访,也有200多个外军代表团来华。我军的对外交往,实现了由高层友好交往为主到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由双边交往为主到双边与多边并重,由一般性军事专业交流为主到全方位对外交流的历史性转变。今天我们请到了知名战略问题专家彭光谦少将与我们一起回顾2008年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彭光谦:军事外交形象地讲叫穿军装的外交,是在军事领域里的对外交往活动。古代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打仗时还有使者来回穿梭。两国战争状态下,外交活动是少不了的。当代的外交更加活跃一些。新中国建国以来到现在,军事外交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从建国到之后的30年,中国军事外交的重点是立足于维护国家的生存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那时候有外国敌对势力对我们包围封锁的情况下,军事外交就是打破外围的封锁,维护国家的生存。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军事交往活动更加活跃,在对外交往上有一些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总的来看,我们国家的军事外交有两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外交路线。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外,还有三个服从:第一,服从于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二,为维护国家的安全、主权领土完整服务。第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服务。应该说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军事外交的特色、特点和两个坚持、三个服务是分不开的。

  2008年中国军事外交至少有七个“第一次”

  主持人:下面请彭将军给我们点评一下2008年中国军事外交有哪些大事。

  彭光谦:2008年军事外交是非常活跃的一年,要讲特点有六个字:就是开放、务实、自信。在2008年有很多事,在军事领域或者军事外交是第一次。据我掌握的信息范围内,至少有七个第一次。

  第一,中俄、中美2008年开通了国防部热线,这是第一次。双方国防部长通过热线进行了谈话。实际上中韩今年也开通了,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第二,2008年是梁光烈国防部长率团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签署《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合作协定》,这也是第一次,中国与外国签订多边的安全领域的法律文件。双边协定以前有过,但是多边还是第一次。

  第三,2008年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第一次亮相。

  第四,日本舰艇首次访华。这是二战以后日本舰艇第一次访华,应该说是有史以来双边关系中友好访问是第一次。

  第五,中俄两个大国边境最后划定,2008年在黑瞎子岛进行了最后一次划定,标志中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第六,中印在印度土地上贝尔高姆地区进行联合反恐训练。中印反恐训练不是第一次,2007年在中国昆明地区进行过一次,但是中国军队进入印度国土进行反恐训练,这是第一次。

  第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两艘驱逐舰、一艘补给舰扬帆启航,走出亚龙湾,走进亚丁弯,护航索马里海域。

  这几件大事是非常鲜明的,标志着2008年中国军事外交的程度活跃,联络广泛,开放深入。所以开放、务实、自信,这七件事都能体现出来。

  军事透明度是相对的 要辩证看待

  主持人:地区安全合作和多边对话是新时期我国军事外交一大亮点。2008年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率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并签署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合作协定》,请您分析一下其中的意义。

  彭光谦:这是2008年的亮点之一,它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加强六国军事领域的相互信任,协调应对地区面对的新挑战、新威胁。应该说这个协定跟以往的类似协定有很大的不同:它和以往冷战时期,比如美苏签订一系列军事协议完全不同,不带有军事集团、军事同盟性质,不针对第三国。它代表一种新的安全观,是在新的安全理念即平等、协作、互利、互信的基础上,不针对第三国、不排他的协议,是主要应对地区的安全威胁,加强地区之间安全合作一个新的法律文件,其意义深远。

  主持人:2008年1月8日,一份来自国防部的新闻通报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消息的内容本身--宣布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访华,更因为消息的来源--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这个名称对于大多国人来讲还是陌生的。随后,随着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新闻事务局局长胡昌明大校正式亮相,国防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引人关注。包括中美、中俄、中韩军事热线也建立起来,你觉得此举对中国军事对外交往会发挥什么作用,有何意义?

  彭光谦:这也是一个亮点,表明我们在务实、开放、自信这个道路上又跨进了一步。我们通过这几个制度,包括新闻发言人制度,包括热线,能够及时地向外界提供准确的信息,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加强军事透明度,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为防止误判,能够及时沟通,提供了一个制度性的保障。就中国而言,透明程度并不低,在战略意图上、战略政策上、战略层次的透明是相当好的。军事领域透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美国国防部,以前可以参观,现在有些区域就用墙给封死了。军事透明度和军事安全的需要寻求一个平衡,哪个国家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对于一些军事技术,各个国家都有它的相对保密制度。增加透明度,增加发言人制度,增加热线,可以减少误解,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讲,你再怎么透明他也是不满意的,所以也要辩证的来看。


2007年11月5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举行会谈。这是在会谈前,曹刚川为盖茨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发
  通过军事交流偷窃军事技术纯属无稽之谈

  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并出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在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军事变革中,从总部到各大单位、从部队到科研院校,许多部门、许多领域、许多同志都围绕军队建设重大课题,积极与外军开展各层次的专业技术交流。您如何看待科研院校领域中外的军事交往?

  彭光谦:应该说这几年军事外交领域比较宽泛,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是高层互访,领导人之间,国防部长,包括美国历任国防部长都来过,历任太平洋司令也来过,这个交往还是很频繁的。

  还有就是军事磋商,就是相互之间有一些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磋商、及时会商,现在跟几十个国家都有这么一个固定机制。比如德国,德国方面每年到中国来一次,第二年我们到德国去一次,这个已经形成制度了。包括中韩之间的互访,我作为代表也去过,这都已经形成制度。

  第三,演习也是一种形式。联合军演,单边的、多边的都有,海上的、陆地的都有。我们也请各国武官和学员来交流、观摩。还有就是维和行动,到现在,我们共有一二十批上万人次,在联合国框架下,统一指挥、统一组织执行维和任务。我们参加维和行动,这也是作为联合国成员的国际责任,这也是对国际安全的一种贡献。

  再有就是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这个也非常活跃。包括军事技术、军事学术各方面的交流都有。我原来在院校工作,也曾经到美国参加过客座研究。应该说专业性的交流,和其他交流都是相辅相成的,它也是交流的一个层面。如果光有高层互访,没有其他领域落实它,那是不扎实的,高层交往只是一种意向、一种政策、一种方向,通过各种交流充实它、完善它。通过专业领域交流,能把上层的意图贯彻到实处,打牢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

  现在有的国家散布一种谣言,是不是通过军事交流,我们偷走了技术,这是无稽之谈。有些技术是公开的,是不能封锁的,你能用,我们也能用,这是公开的渠道,这不是什么秘密。再一个要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亚于任何国家,中国军事领域以前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什么现在就落后呢?只要有好的环境和好的条件,中国人不比任何人笨。有的国家说中国的技术是抄它的,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我们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辛勤劳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得来的。

  专业交流有进来的,也有出去的。比如国防大学有一个防务学院,每年接待世界各国的军事学员来学习,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当然我们也有出去学习的。当代军事革命变化非常快、非常迅速,知识的更新程度是以往不能比拟的,在互相交往中,大家能取长补短。

  主持人:中国也是变革中的一分子,通过专业技术交流,我们参与到军事变革中,是和大家一同推进这个变革,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呢?

  彭光谦:应该是这样的,变革不是哪个人的变革,是时代的大趋势,有很多具体的变革活动积累成的。

  主持人:通过这个变化,中国也可以和世界其他各国军事力量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彭光谦:推进这个进程,以保持一个平衡。特别是信息时代,信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兼容性,封闭了就不是信息了。这种开放性、兼容性决定了必须要开放、必须要交流,想封锁也不行,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特别是思想的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没有哪个人可以垄断的,垄断不了的。

  军事领域大国关系意义重大

  主持人:国与国之间、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只有了解,才能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合作。在国际政治领域,大国关系十分重要,军事领域大国间关系的重要自然也就不言而喻。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彭光谦:这几年,特别是2008年,中国在发展对外军事关系中有三个重点。第一,大国关系。大国在国际上影响力比较大,比如美国、俄罗斯,对我们国家的安全环境来说,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是影响我们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搞好与大国的关系,开展与大国的军事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对于稳定战略态势,促进战略环境的稳定,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第二,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外交。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友好,我们提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方针,就是和周边国家全方位友好,使我们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改善周边态势,使我们有一个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态势。

  第三,广泛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全方位广泛的友好,使我们的友好环境更加扎实,包括亚洲、非洲、美洲,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我们开展军事友好外交的领域。大国、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我想重点是这三个领域。

  这三个领域都是不可偏废的,其中大国是很重要的方面,包括今年中美军事关系起伏比较大、曲折也比较多,和其他领域相比,中美军事关系相对滞后一些,就是其他领域发展了,军事领域发展起来比较慢,但是比起来,军事领域却首当其冲,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所以加强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军事关系的正常化,应该是整个国家关系正常化的一个特别重要方面,没有军事领域的互信,没有军事领域的相对稳定,其他领域也是不稳定的。前一段时间,中美之间交往还有点起色,但最近小布什又宣布给台湾卖武器,又卡了一下。奥巴马上台以后,能不能改变这个局面,现在更需要美方努力,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这个扣子不解开,双方关系还是要受到影响的。

  中俄关系好一些,我们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的信任程度,双方军事合作程度,包括军事演习、军事技术交流合作、军事人员交流、高层互访都比较好。包括签署的边境协定最后划定,这都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创造了很好的氛围。中俄关系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大国关系,战略层面的关系,它的战略意义对整个国家创造一个安全环境来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关系。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是邻国。去年我们的军舰访问了日本,今年日本军舰回访,应该说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日之间的关系必须好起来,但是能不能好不取决于中国,中国完全有诚意搞好中日关系,能不能推动中日长期友好发展下去,有很多消极因素要排除,特别是在日本方面,它能不能正确的对待历史,能不能正确对待中国和平发展的态势。长期以来,日本要么对中国仰视,比如唐朝,派很多遣唐使到唐朝学习;要么就是俯视,甲午海战之后开始很蔑视中国。但是中国最近比较快速发展,中华文明复兴速度非常快,它有点不适应平视中国和友好平等相待中国,心态上有点复杂。所以能不能正确看待中国发展,能不能和过去侵略历史诀别决裂,这是中日关系能不能真正友好下去的关键。当然我们是在尽最大努力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发展,毕竟我们是近邻,四邻不安,日子也过不稳当。

  中印之间的联合训练规模不大,但意义很深远。历史上我们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事件,但是历史已经过去40多年了,不能老挂在嘴巴上,大家都应该向前看。中印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美国有一个教授曾经写一篇文章,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来会令世界成为美中印三足鼎立的局面。会不会鼎立还不好说,这说明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都是处在发展的态势。中国和印度如果关系搞不好,整个南亚就不能得到安宁,南亚不得安宁,整个亚洲就得不到安宁。中国和印度不发展,整个亚洲就不发展。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关系整个亚洲态势。所以这两个国家没有必要把历史恩怨长期延续下去。中印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都有共同发展的愿望,都面临着历史发展机遇和发展的需求。从地缘上讲,两国中间还隔着喜马拉雅山,中国不可能跨过喜马拉雅山到印度,印度要想通过喜马拉雅山打到中国来,也是不可能的。两个伟大的民族、两个伟大的国家应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稳定。现在唯一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本着互谅互让、公平合理的解决方式,总能找到办法的。在没有找到之前,不应影响我们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机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