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莱特兄弟115年后,又一次伟大的首飞: 全球首架“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来源: slinger 2018-11-29 19:00: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8380 bytes)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最前线」旗下「科技最前线」原创出品
作者:北行三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11月21日,麻省理工(MIT)团队打造的世界首驾“离子推进”飞机在学校的体育馆内完成了第一次飞行。

这是继莱特兄弟115年后,又一次伟大的“首飞”。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这架飞机翼展5米,重2.45公斤,以平均高度0.47米持续飞行了60米。

试验中,MIT工程师将飞机安装在弹射器上,首先在不使用离子引擎的情况下弹射,飞机飞行了10米: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打开离子引擎以后,飞行距离达到了60米。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时间回溯到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30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小鹰镇海滩刮着秒速10~12米的寒风。

弟弟奥维尔 · 莱特爬上“飞行者一号”,哥哥担心会倾斜,还扶着机翼助跑了一阵。最终人类第一架飞机顶着强风滑行13米,脱离了台车,飞向空中。

这个过程持续了12秒,飞行36米后安全着陆。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人类航空史上最有纪念价值的照片,却是一名海岸警卫队队员拍摄的)

这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12秒,从草图到第一架飞机出世,莱特兄弟用了4年。但最终让人们相信可以靠机器飞上天空,却花了整整6年...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这一次,我们不用等6年。

次日MIT就在《自然》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并公布了12秒的试飞视频,证明了研究的真实性。

据论文数据显示:在当天的10次试验中,飞机每次都能稳定飞行,滞空时间在8至9秒之间。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虽然这架飞机看上去有些简陋,但它却是人类发明的第一架不配备任何旋转部件,没有螺旋桨,不用涡轮机,全靠离子引擎推进的飞机。

这不是科幻片里的构想吗?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其实,这项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

普通飞机的引擎就像一个大号的吹风机,通过扇叶旋转不断把空气吹向后方,为机翼提供升力。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而离子引擎也是往后面吹风,但它没有风扇,是靠强大的电场制造出“离子风”。制造过程大致分为两步:

第一步,“瓦解”:

在离子推进飞机上,机翼的前端装了正电极,通40000伏的高压电后,强大的电场会让正电极吸引空气中的氮气分子,电子被从氮气分子上剥离,本来中性的氮气分子在失去电子后,变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第二步,“碰撞”:

这时,机翼末端还有个负电极,被瓦解后的正电离子被负电极吸引,飞行的途中与其他氮气分子碰撞,吸走电子,撞出更多的正离子。

同时,所有的正离子都会与路上的其他空气分子碰撞,产生推动飞机的推力。

两个过程同时作用,就产生了所谓的“离子风”。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举个例子:

如果正极拿着一把冲锋枪向负极疯狂扫射,这时产生的后坐力就是“离子风”的推力。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这项技术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电动力学推力(EAD)。

到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多次试验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该技术无法创造维持飞行所需的推力水平,且能量转换率极低,仅1%的电能最终被用于驱动。

但科学家对这项技术的狂热研究并没有终止。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教授史蒂文 · 巴雷特(这次离子推进飞机的主要设计师)开启了一个关于“无动力装置供飞机推进系统设计”的项目。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史蒂文 · 巴雷特)

凭借对“EAD”的蜜汁信念,还有整个团队9年的时间,最终设计出了这个仅有“一只鸡重量”的飞机,以及机翼下的两排八列电线离子引擎。

据测算,这个引擎最终产生了每千瓦5牛顿的推力,让飞机上升了0.47米。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不要小看这47厘米,要知道每1厘米的滞空飞行背后,都是基础物理学、空气动力学、能源科学以及航空器设计等复杂的多学科理论在支撑。

这8秒钟的飞行最大的科学意义在于:MIT成功验证了这类飞行器的构造,已具备离子推进的可能性。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细看这个画面,像极了“飞行者一号”第一次上天的样子。

对于这次成功试飞,巴雷特还说:“我们做的这些改变,都是物理学可以允许的东西”。

所以,除了上天,或许我们对未来的飞机还可以憧憬更多:没有引擎噪音、能源来自空气、完全没有污染物排放等等。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但目前来看,这项近百年的强大技术还有两个需要突破的瓶颈:

1、能量转换率还远远不够。

这次试验的离子引擎输入功率600瓦,输出功率只有15瓦,54节锂电池大约只能供电90秒。真正的“充电10小时,飞行1分钟”。

但相比60年前,1%的转换率已经提高到了2.5%,还是有了不小的突破。

2、推力不够。

前文说过,这次它只能带起5斤重的飞机,顶多就是一个乘客背包的重量,也是因此,这项技术目前只被应用在了微重力和无阻力的太空。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NASA的离子推进器)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中国自主研发离子电推进系统:霍尔电推力器,目前搭载于实践十三号卫星。)

但值得庆幸的是,离子推进系统还具备3个极其诱人的科研潜力:

首先,当飞机的速度提高时,能量转换率会显著提高。例如,当飞行速度达到300米每秒时,能量转换率可以高达50%。

其次,许多研究表明离子风相比空气,能够增强机翼的动力。也就是说离子风推进的飞行器,机翼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会更小。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新加坡HES公司的分布式电动飞机)

第三,该技术可以促进分布式推进的发展。这是现有飞行技术中亟待改进的一个方向,巴雷特的构想是:

即使离子风产生的推力不足以满足商用飞机的需求,它仍可与喷气发动机一起组合使用。将电力推进系统嵌入飞机的外层壳体中,为沿着飞机流动的空气重新注入动力,从而消除气动阻力并提高燃油效率。

这也目前离子引擎最具商业潜力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克服离子推进技术瓶颈的时间,该不会超出你我的有生之年。

无需燃料!全球首驾“离子引擎”飞机问世,麻省理工重新定义飞机

人类向来不满足于行走在二维的地球表面,而人类真正“插上翅膀”的研究仅仅几百年:

1502年达芬奇研究翅膀尝试制作机械飞行器;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驾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再到2018年11月21日,MIT工程师用离子风推动飞机,不用螺旋桨,不用涡轮机,没有任何活动的部件。

科技的进步不断带来惊喜,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这只坚持8秒的小飞“鸡”,日后终能经住风雨,穿越大洲大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