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二战经典冲锋枪-ZT

来源: 您看个乐 2016-07-27 02:36: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18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您看个乐 ] 在 2016-07-27 02:43:2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MP40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 40),常被称为“施迈瑟冲锋枪”,是一种为方便大量生产而设计,与传统枪械制造观念不同的冲锋枪,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

在二战期间大量装备的冲锋武器中,MP40冲锋枪具有较高的精度。由于后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持续射击中的精度更是无人能比。 一般连续射击中的苏联波波沙和英国司登都是很难控制,而任何一个德国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击中的MP40。在较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的火力。

 

 

M3冲锋枪全长仅579毫米,空枪重3.7千克,为保证弹药通用性,口径与汤普森相同, 理论射速每分450发,供弹也采用30发直弹匣。加装固定瞄具后,有效射程为91米。图为M3的作动原理剖面图,可看出该枪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适合量产。

由于M3采用了折叠枪托设计,十分适合美军坦克等装甲车辆乘员作为便携式自卫武器使用,实际已具备了今天PDW(单兵自卫武器)的雏形。图为2014年二战电影《狂怒》剧照,可见“狂怒”号的机枪手诺曼进行前沿侦察时,携带的也是一把M3A1冲锋枪。

“司登”由英国设计师谢波德和杜赛宾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研发完成,1940年研发成功后,命名时取设计者和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厂名称前两个字母组成,即Sten。该枪全长760毫米,空枪重3.2千克,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口径弹药图为司登击发脱壳作动示意图。

再来看看M3的启蒙老师,英军主力冲锋枪,司登MkII。二战初期,英军并未装备制式冲锋枪,结果在面对配备大量自动武器的德军步兵时,吃了不少苦头。在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丧失大批重装备后,英军急需一批能够大批量快速生产的武器。危急时刻,司登冲锋枪“应运而生”。

 

 

 

 

 

 

 

 

 

 

 

 

 

 

 

 

 

 

 

由于司登大量采用冲压机件制造,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单价仅9美元,有人嘲讽其为“伍尔沃思玩具枪”,又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名称,分别获得了“水管枪”和“臭气枪”的绰号。图为1943年,工人们在英国利物浦附近的皇家兵工厂组装司登冲锋枪,可见其结构简单,十分便于量产。

虽然获得了各种奇葩绰号,但司登凭借可靠的性能获得了盟军士兵的广泛赞许。图中左侧的英军士兵正在为他的司登冲锋枪装弹。

东线苏军的“泼弹雨”机器,PPSh-41,又称“波波沙”冲锋枪。该枪全长843毫米,装弹鼓后全重5.45千克,使用7.62×25毫米托卡列夫弹药;理论射速每分900发;供弹采用71发弹鼓。有效射程150米。图为艺术家绘制的PPSh-41。

PPSh-41由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目的是为取代结构复杂的PPD系列冲锋枪。与司登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PPSh-41也采用了大量冲压部件,十分便于大规模量产。小图为波波沙之父——斯帕金

图为PPD-34冲锋枪(上)和PPSh-41(下)冲锋枪的细节对比,可见两者在枪口外形、散热口数量和扳机位置等方面均有不同,PPSh-41更为完善。

据二战苏联兵工厂技工回忆,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

图为汤普森系列冲锋枪的几种主要型号。其中从M1型开始为简化量产型,有以下改进,改用后座作用运作系统;拉机柄改为位于机匣侧面;瞄准改用固定孔式后照门;装有木制固定式枪托。由于工序简化,M1A1型的生产时间只是M1928A1的一半,成本大幅降低。

汤普森冲锋枪是以美国“自动武器公司”创建人之一的约翰•汤普森将军命名,旨在为美军研制一种取代栓动式步枪的自动武器。该系列冲锋枪从1921年投产以来,一直生产至今。图为汤普森将军手持1921式汤普森冲锋枪留影。

老式的1921式汤普森在部分分解后,甚至可以装入一个小提琴盒。

图为德军伞兵正在检查一把缴获的汤普森M1928A1式冲锋枪,从德军兴奋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对盟军的这种主力冲锋枪十分感兴趣。本图摄于1943年,突尼斯。

 

 

 

 

所有跟帖: 

真正的好帖,谢了 -maple321- 给 maple321 发送悄悄话 maple32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20:53: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