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立法背后的隐忧
德高望重的马有德阿訇死后,至少十五万穆斯林自发参加了葬礼,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穆 斯林同胞之所以能够游走于法律边缘,还能毫发无损,不是因为宗教的强大,而是宗教带来的军事组织化。一个阿訇死后,有几十万教胞自发纪念,这背后的宗教动 员力足以让一切执法机构心惊胆战;一个民族纠纷,就能轻易动员几个省份的教胞同仇敌忾,这种军事组织能力足以让任何地方政府恐惧万分。
但 是,我们必须看到,穆斯林之所以能够体现出强大宗教热情的根本原因,在于穆斯林同胞由于种种宗教限制,难以融入世俗为主的现代社会。你不可能与一群不能一 起吃饭的同事打成一片;你不可能一日五次不分场合礼拜之后,还被老板欣赏;你难以在戒斋中适应基本的工作生活节奏;更不用说彼此在生活观念上千差万别。因 此穆斯林同胞注定难以在世俗社会取得成功,而在这种情况下,沉醉于宗教之中,在古兰经中寄托希望,把现实社会中的失意转化为宗教热忱就再正常不过了。
2、宗教底层一旦无法在生活中获得寄托,同样会将失意转化类似的政治热情
普通德国民众之所以热衷参与政治运动,甚至加入冲锋队虐杀犹太人,是因为经济危机之下,难以在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希望。
历史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一旦广大底层民众无法在正常的世俗生活工作中看到希望时,他们就会将自身的失意转化为狂热的政治或宗教热情。
中世纪,在欧洲,世代穷苦的农民变成了极度虔诚的基督徒;在中东,这些穷人将希望寄托给了安拉;在中国,则是道教、佛教及白莲教。到了近现代社会,由于宗教迷梦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逐步瓦解,一旦底层民众发现世俗工作生活无法带给希望,就会陷入极端狂热的政治激情。
3、底层政治崛起后,与其格格不入的族群最有可能遭遇种族灭杀
由于底层民众是当前社会制度的天然失意者,那么他们的政治倾向往往走向极端。底层政治的本性是极端残酷无情的,他们最喜欢拿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少数族群开刀,在杀戮中宣泄怒火和政治或宗教热情:
在 黑死病时期的欧洲,普通欧洲人热衷于杀戮与他们格格不入的犹太人和吉普塞人;在粮食短缺的日本江户时代,普通日本人喜欢屠杀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基督徒;在中 国穷苦的清末,农民们组成义和团将与他们格格不入的洋教徒扔进火堆烤熟;1929年经济崩溃后的西方人则喜欢杀戮犹太人,德国人经济崩溃最惨,杀戮犹太人 最狠;南斯拉夫崩溃后,塞族对穆斯林的种族灭绝;缅甸经济困境后,缅甸人对罗兴亚穆斯林的种族灭绝;2011年,经济崩溃后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民 众对基督徒的种族灭绝。
这种屠杀之所以在经济崩溃后,屡见不鲜,是因为失意的大众的滔天仇恨必须被宣泄。无论是为了维护统治还是底层民众自发的倾向,都最终有意无意地引向了最格格不入的那个族群。
同样,如果中国或者西方经济陷入困境,真正抬头的就是底层宗教政治热情。这股毁灭一切的政治激进力量的洪流,和历史上一样,会确定无疑地将格格不入者撕成碎片,并在杀戮中获得满足。事实上,香港、台湾、欧洲和美国已经随着经济的停滞,部分显露出此种倾向。
而现代历史表明,知识分子和官僚从来没有力量和底层群众政治的滔天巨浪相抗衡。
4、中国的思考
中国历朝历代都深受穆斯林的伤害
中国经济现在如果出了大问题,当极端宗教主义觉醒之后,谁最格格不入,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民族仇恨屠刀下的祭品。
考虑到这个国家几千年来,稀松平常深厚的几千万+几千万人口大灭杀的杀戮习性,悠久的民间告密传统,以及严密地定向到个人的户口宗教统计,真到了奥斯维幸的时候,恐怕受害者就连躲在墙缝里写《安妮日记》犹不可得了。
记住历史的教训:
今日逆来顺受者,明日必獠牙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