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火箭通过6000小时测试 可保证卫星在轨运行15年

 

发表时间:2015-01-04 11:44:10

字号:A-AA+
关键字: 航天电火箭中国航天航天科技集团航空航天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2日取得重要成果: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突破6000小时,开关机 3000次,具备确保该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意味着我国的电推进系统进入实用阶段,由科研正式转化为航天器型号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满足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低轨星座以及深空探测器的发展需求。

510所所长、电推进系统项目总指挥张伟文告诉记者,2013年12月25日,510所正式启动电推进系统地面长寿命考核试验,这是决定我国电推进系统正式应用于卫星型号的最重要试验。

张伟文介绍,如同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一样,推进系统是航天器的核心。与航天器用化学燃料排出炽热气体的推进方式相比,电推进技术则采用喷出带电粒子或离子 的新方式,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优势,应用于通信卫星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等空间技术。

张伟文说,电推进系统能大幅减少卫星和探测器上的燃料携带量,节省下的空间可携带更多有效载荷,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以我国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 为例,该卫星上装有两个1400升的化学燃料贮箱;若采用电推进系统整星可节省80%的燃料。同时卫星将得到“瘦身”,一颗重量大约为4.8吨的通信卫星 重量将减少到1.9吨。“当人类开展深空探测需要向更加遥远的火星、小行星、银河系边缘时,不可能携带大量燃料,电推进系统就是必然选择。”

510所电推进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天平说,电推进系统定位更精准。化学燃料的推力非常大,但到了外太空后,卫星处于微重力环境,需要微小推力,而推力较小的电推进系统就能满足精准定位与控制的要求。

预计2015年底,搭载着上述电推进系统的我国新型通信卫星将待命出发

1974年,地处西北兰州的五院510所在国内率先开始离子电推进系统研究,和美苏等欧洲国家“同时起步”,然而因为研究成果已超越了中国当时航天工程的 现实需要,这项研究从1987年之后处于停止状态长达10年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大容量卫星平台,该所的电推进系统研究进入了“追赶 时代”。2013年12月25日开始,510所启动电推进系统在地面开展模拟外太空工作的1:1寿命与可靠性试验,截至2014年1月2日成功完成试验。

张伟文等科研人员透露,预计2015年底,搭载着上述电推进系统的我国新型通信卫星将待命出发。以此为起点,510所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将在我国航天器上全 面应用,这将大大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等的整体技术水平及性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卫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所有跟帖: 

20年前中国就已掌握的技术而已。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64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08:47:43

There now way for the engin shown in the second picture -bi-elliptic- 给 bi-elliptic 发送悄悄话 (21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00:28: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