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将告别欧佩克主导,海湾大佬时代落幕

来源: zyt 2014-12-29 08:50:0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67 bytes)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 尼克•巴特勒

忘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文简称:欧佩克)吧。如果卡特尔联盟不能控制产量,它们就无法控制价格,到一定时候就会土崩瓦解,这个过程通常都伴随着浓浓的敌意。过去6个月证明,欧佩克无法控制市场——你可以自己想想有多少欧佩克成员国愿意以每桶60美元的价格出售本国石油。有些沙特阿拉伯人认为低价可以挤掉竞争的供应商,但这说法看起来更像是对无法控制价格下跌的既成事实所做的辩解。现在的问题是,适应新价格水平的调整过程将如何进行。

第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对那些曾依赖于由政治决定的100美元或更高石油价格的地区来说,此次调整将是极度痛苦的。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发表的文章所言,对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当然还有俄罗斯来说,2015年一点都不好玩。俄罗斯已经成为第一个明确的受害者——其在当前危机中的处境就像2008年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这个一心想要成为超级大国的国家,被多种远远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力量打倒(不过这个类比并不准确,因为雷曼可没有核武器)。

这个舞台上充斥着支离破碎的预算和被降级的信誉。再指名道姓地点出那些年初曾预测150美元油价的银行和咨询机构,或是基于油价“不可能”跌至100美元以下的假设制定负面情况应对计划的企业,将会是残忍的。

石油业大戏的第三幕结束了。第一幕是先驱们的故事——讲的是洛克菲勒(Rockefeller)、诺克斯•达西(Knox D’Arcy)、马库斯•塞缪尔(Marcus Samuel)等人。第二幕是“七姐妹”(Seven Sisters)时代——全球企业的胜利。第三幕则是欧佩克时代,已经持续了过去40年。

不过,整场戏还没结束。下一幕戏即将拉开帷幕,我认为这一幕是现实主义时代,不过我可能过于乐观了。在第四幕中,油价将取决于市场上的供应、成本和需求等基本情况。因此有了本文的标题。

需求促生商业。尽管石油消费增长的速度不如很多人期望的那样快,而且现在看来,未来日消费量超过1亿桶不太可能(现在为每天9000万桶),但这个水平将持续数十年,这是巨大的消费量。在人口增长和广泛繁荣的共同作用下,即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石油需求也将持续。欧洲在人口和经济这两个指标上可能都会出现停滞,但亚洲和非洲不一样。全球人口继续以每天2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在你看英国《金融时报》的半个小时里(时间太短,不过每个人都很忙),世界将增加超过4000名新公民。性及其带来的结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驱动力,特别是与脱贫潮(正发生在亚洲很多地区)共同起作用时。粗略估计,商品能源每年至少增加2.5亿名新消费者。

目前,商品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利马气候会议上提出的向无碳世界逐步转变的希望是否现实,仍有待观察。这将成为2015年的主要议题,但即使最乐观的人也认为这一转变将花费数十年时间。那会是第五幕,我们还没到那一步。现在,我们无疑仍处于碳氢化合物时代。

持续的需求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将塑造整个行业,并影响行业对当前局面的反应。技术是另一个关键因素。首要的技术是使得在每桶60-70美元的价格上、开发许多情况下十分复杂的新项目成为可能的技术。每桶60-70美元的价格看似正在成为新的基准。我认为,说这种技术无法实现,就太悲观了。油价以前也暴跌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石油业并没有停产。现在一些项目为了谨防万一而推迟,但高盛(Goldman Sachs)等银行似乎完全误解了现实情况。高盛上上周警告有价值1万亿美元的项目被取消。但这些项目并未被放弃。项目团队只是被送回去思考降低成本的办法——多数依赖于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像以前一样,他们会提出解决办法。该行业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是惊人的。


当然,回到利马会议上,一场与石油业竞争的技术革命正发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总有一天,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产(或已生产能源的储存)方面的技术进步,将使可再生能源变得可行,而不用像现在这样艰难依赖于公共政策。我震惊于每周看到的如此多数量和种类的技术进步。即使夸大宣传和过度乐观的部分占到50%,人们也不可能相信剩下的都不会成功。

长期来看,两者都会实现:生产碳氢能源的成本将会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也一样。因此,我们可能将很快进入能源充裕时代。石油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哪一个先实现。在审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平衡其投资组合——用一句老话说,“超越石油”去思考和行动。同时,应该有人着手创办一家可再生能源跨国企业,准备把技术进步推向全球市场。

那么总体来说,以一个违反直觉的乐观态度为这一年画上句号是正确的。2015年将会是痛苦的,因为每个人都要适应卡特尔时代的终结。但是,大戏并未落幕。人类繁衍和技术进步将继续。赢家将会是那些抓住时机并让新情况成为自己优势的人。

在此向所有读者献上最温馨的节日祝愿,祝大家2015年万事如意。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尔中心客座研究员 纳瓦夫•奥贝德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领军者沙特在最近的维也纳会议上决定维持产量不变时,它向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决定油价的应该是市场、而非欧佩克。结果是油价下跌,本周更是降至每桶60美元以下。

对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沙特过去曾试图通过调整产量水平来管理全球石油市场。本质上,沙特决定实施的政策不仅会在长期内保住其市场份额,还预示着欧佩克这个组织将变得不那么团结,虽然它的石油出口决定仍是由成员国集体做出的。尽管该决定不受大多数石油出口国和大型国际能源公司的欢迎,但沙特有多个理由这么做。

首先,沙特领导人早就认识到空闲产能的战略意义,因此该国在过去十年花费了至少100亿美元来维持随时可调用的200万桶/日的产能。其他所有国家缺乏这么做的政治意愿和远见,这让沙特有能力独力对抗以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为首的大多数产油国的意愿。

该决定将对沙特的一些最凶狠的敌手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影响。简言之,油价在中长期内大幅下跌,将直接瓦解沙特眼中这些国家在中东地区展开的破坏性地缘政治行动。

从沙特国内角度看,油价下跌完全是可控的。沙特石油开采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即便油价下跌,原油生产依然利润很高。实际上,随着新钻探技术的采用,沙特的生产成本甚至进一步下降,同时油藏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油藏管理是一种通过更好地管理已探明储量来延长开采油田生命周期的技术。

其次,沙特拥有大约9000亿美元外国资产,因此石油销售收入突然大幅下降不会对他们的公共财政产生冲击。最后,似乎很明显的是,沙特希望让全球能源市场的原始力量重新发挥作用,这意味着首先要考虑沙特的长期国家安全利益。沙特是欧佩克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沙特显然还认为,油价下跌有利于他们在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长之际保住市场份额。页岩油这种革命性的创新会让全球市场石油日供应量增加数百万桶。然而,页岩油开采成本高,因此油价下跌将意味着,美国数家重要的页岩油生产商会发现它们的业务模式在中长期内不可持续。当然,沙特的目标是减慢页岩油产量的增长、而非彻底摧毁它,以确保在油价反弹时全球市场能够软着陆。

沙特拥有全球大约25%的石油储量和85%的空闲产能,而且原油出口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因此,沙特在执行能源政策时始终秉持一种长期温和路线,这与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形成鲜明对比(沙特的海湾地区盟友除外)。

通过基于不同均价和出口水平的多个收入模式预测,即使平均油价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维持在每桶60美元的水平、甚至其间油价偶尔跌至每桶40美元,沙特也能承受。如果你认为沙特没有政治决心在这个新的石油时代贯彻这一新政策,那就错了。沙特的决定无疑表明,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角色日益无足轻重。此外,没有余地增加出口以及缺乏政治意愿和财政缓冲实施减产的欧佩克成员国及非欧佩克国家——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俄罗斯、墨西哥和尼日利亚——将成为纯粹被动的旁观者。

紧跟能源市场变化步伐的沙特已经认识到,未来将是市场说了算。没明白这种结构性转变并开始适应这种新现实的产油国将陷入困境,会掉队并面临市场的清算。

所有跟帖: 

真要是能把海湾那些金楼银楼通过油价分给全世界开车的,美国政府算是积了大德。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09:02:03

OPEC是行业垄断组织,操纵产量和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反垄断法。 -liubei- 给 liub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09:29:01

有个英国人写书说,OPEC运作类似贩毒集团,石油定价和海洛因一样密不可宣.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09:36:03

当初成立OPEC为了同美国分庭抗礼,渐渐被美国控制。现在大家对它也没有办法。 -liubei- 给 liub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09:59: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