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之王”从硝烟中走来——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发展历程回眸 zt

来源: 我was一个兵 2014-10-25 05:11: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568 bytes)

“陆战之王”从硝烟中走来——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发展历程回眸

2013年10月24日  新华网
 

    坦克被世界军队公认为现代战争的“陆战之王”,装甲兵是以坦克为主体,以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为基本装备,具有较强的机动力、突击力和防护力的地面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是硝烟中走来的“陆战之王”。

    1945年12月1日,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建立,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此有了自己的装甲部队,至今已有65年的诞生史。

    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新兵种从此诞生,至今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缴获坦克到国产第三代坦克,从世界无名到坦克数量规模仅次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这就是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诞生史和发展史。

    1、抗战刚刚胜利,一辆日军97式坦克成为我军装甲兵的发家史。此后,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就像雨后春笋,遍竹成林。

    1915年8月,英国在履带式拖拉机的基础上,制造出人类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1916年9月15日,英军将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斗,从此开创了世界坦克战史。而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29年后才诞生。

    1945年初抗战进入胜利的转折时期,8月苏联出兵东北,日本一败涂地,无条件投降。我军坦克兵的先驱高克,由延安随干部大队挺进东北。到沈阳后,被分配到东北民主自治军司令部工作。

    一天,高克奉命到日本人留下的“九一八”坦克修理厂侦察敌特活动情况,在那里发现有几辆日本鬼子的97式坦克。高克和一同侦察的同志摸了摸,全部机件都是好的。回来后,高克将坦克的事向吕正操副司令员做了汇报,他高兴的不得了。过了一会儿,他沉思了一下,郑重地说:“高克同志,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一定要把坦克搞回来!”

    11月的一天,高克带了几个同志,他在腰里插上驳壳枪,在臂上戴了“保安大队长”的袖章,来到“九一八”工厂。走进厂里,几个日伪人员正在拆卸坦克,高克大喊一声: “不准拆卸,快给我装上!”几个家伙看着高克腰中的驳壳枪,吓愣了。高克乘机登上坦克,踏了一下马达,“轰”的一声,坦克发动了。这时,那几个家伙逼近了坦克,鬼头鬼脑地相互使着眼色。高克装着满不在呼的样子,两手插着腰,大声招呼加油、加水。突然,工厂门口来了几个人,有一个家伙向高克举起了枪,嘴里喊着:“打!打!”但没敢开火。高克冷静地对待眼前的紧张局面,他挺了挺腰,掏出手枪,往空中一扬:“小心你们的脑袋!”站在高克跟前的一个戴眼睛的家伙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司令部的!”高克果断地回答。

    “什么司令部?”

    “瞧,就是这个!”高克指着袖章说。那个家伙翻了翻眼没再吭气,向那群人使了个眼色,端枪的家伙把枪放下了,其他人慢慢地溜走了。

    高克拉了一个工厂的技术工人,让他把坦克开出大门。第一辆坦克发动了,高克让随行的两个同志上了坦克。等第一辆坦克开到大门口的时候,高克又拉了一名技术工人,登上了第二辆坦克,高克坐在里面,指挥着把坦克开出大门。

    坦克开出工厂不到400米,厂里枪响了,子弹当当地打在装甲板上,高克和战友们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地把坦克开到我军驻地。

    后来,部队转移,撤出沈阳时,一辆坦克被日伪人员破坏,只剩下唯一的一辆坦克。这辆坦克就是我军拥有的第一辆坦克,屡立战功,攻占锦州时,被命名为“功臣号”,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如今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虽然当时仅有一辆坦克,但它却成为我军坦克部队的星星之火。

    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宣布命令,正式成立东北坦克大队。全队30人,1辆坦克,孙三为大队长,毛云鹏任政委,高克为副大队长。这就是我军最早的坦克部队。

    坦克大队成立那天,朱瑞司令员很激动,他挥动着有力的手臂说:“这一辆坦克是个开头,是基础。是建没强大的人民坦克部队的开始,要争取早日参战,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壮大!”

    我军杰出的炮兵和坦克兵的创始人朱瑞在锦州战役中牺牲了,但他的预言得到了实现,坦克大队在战火中走向了辉煌。

    1947年10月,坦克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全团560余人,各式坦克20余辆,牵引车、装甲车40余辆;1948年12月10日,战车团发展成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团,官兵4000余人,坦克87辆、装甲车106辆、汽车150辆;1949年2月,天津解放后,特种兵指挥所改为第四野战军战车师;1949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战车师番号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1师,直属军委领导。

    随着第四野战军战车部队的发展,我军其它战区的坦克部队也接踵诞生。

    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兰考县和定陶战役中歼灭国民党战车第2团1个连,缴获坦克8辆,转移中缺少驾驶员,忍痛炸毁5辆,由幸存的3辆坦克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随军坦克队。

    1947年3月3日,华东军区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缴获、修复了30辆美制M3A3式坦克,8月11日,组建了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坦克队。1949年3月17日,华东军区坦克队依托淮海战役缴获的90辆坦克、100余辆汽车,在徐州扩编成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战车团,下辖2个战车营。该团进驻上海后,收缴22辆坦克、66辆装甲车、10辆水陆两用指挥车,组建了战车第3营,改称战车第1团。1949年11月17日,第三野战军(原华东军区野战军)战车第1团在上海扩编为战车师,下辖战车团、水陆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大队、修理营、汽车营及搜索连、警卫连,全师3135人,179辆坦克,95辆装甲车,162辆汽车。1950年1月1日,战车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2师。

    1948年2月12日,晋察冀军区消灭了国民党新3军战车第3团2营5连两个排,并修复了在解放石家庄中缴获的5辆坦克,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摩托训练大队坦克区队。

    1948年7月15日,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的坦克区队在石家庄合编组成华北军区坦克队,下辖2个坦克区队,1个汽车区队,拥有坦克18辆。

    1949年4月1日,中原野战军(后称第二野战军)依托在河南商丘和淮海战役中缴获的坦克、装甲车成立了中原野战军战车大队,下辖2个中队,全队180人,15辆坦克、6辆装甲车、16辆汽车。同年3月,扩编为第二野战军战车第3团,下辖3个营和警卫连,全团3500人,15辆坦克、5辆装甲车、20辆汽车。6月,战车大队在南京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战车团。

    从1945年12月1日,我军以1辆坦克为基础成立东北坦克大队到新中国成立的4年间,第四野战军战车师、华北军区战车团、第三野战军战车师、第二野战军战车团相继成立,我军坦克部队已发展成2个战车师又2个战车团,共拥有日式、美式等各型坦克375辆、装甲车272辆、工程车和汽车591辆、官兵12697,为新中国建立人民解放军新兵种——装甲兵奠定了良好基础。

   2、细麟河车站战斗是我军坦克兵第一次参战,攻打锦州,坦克兵初露锋芒;攻打天津,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登上大雅之堂。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北……,我军坦克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攻坚克难,战功卓著。

    1946年6月8日,牡丹江车站一声汽笛长鸣,列车载着4辆日式坦克,向细鳞河车站疾驶,东北坦克大队官兵正在准备进行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成立后的第一战。副大队长高克和坦克兵们摩拳擦掌,兴奋无比。他们的战场对手是谢文东为司令的国民党“地下先遣军”。 这支部队是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由伪满“国兵”,山林警察和大小“座山雕”拼凑而成的土匪军。

    6月9日10时,运载坦克的列车刚进入细麟河车站,土匪的炮弹便呼啸而来,车站一片火海,坦克兵们措手不及。后来,军史上这样记载了这次教训:“由于首次作战缺乏经验,坦克卸载站距敌太近,坦克还没有下车即遭敌炮击”……

    庆幸的是土匪的炮弹没有一发正好落在坦克上,而我军坦克兵又能在危难中沉着应战。他们很快查清炮弹是从两千公尺外的地方打来的,果断地进行了回击,几炮就把敌炮打哑了。尔后迅速驾驶坦克在车站西北占领阵地,与步兵形成进攻队形。

    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攻占绥阳县的战斗打响了。高克带领两辆坦克,从正面向敌主峰进攻;另两辆坦克,引导步兵从侧面往敌人心脏插去。敌人集中山炮、迫击炮和各种轻火器拼命向坦克射击,炮弹在坦克周围不停地爆炸,子弹像冰雹一样落在装甲板上,坦克兵在枪林弹中奋勇前进。

    当坦克和步兵冲到距敌二百米时,左前方高地上的一挺机枪疯狂地向步兵扫射,步兵被迫停止前进。坦克炮手们迅速瞄准,一炮便将敌机枪手送上了天,坦克机枪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收拾残敌。

    坦克进攻到敌纵深时,发现高地鞍部有敌两门山炮在向我军射击。当即以1辆坦克拥护,另1辆向高地侧后迂回,步兵从左侧迂回,对敌形成了钳形夹击,很快占领了炮阵地。尔后,坦克乘胜追击,与剿匪部队一起开进绥阳城。坦克兵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参战,配合步兵歼敌3000余人,并俘虏了伪县长,在我军坦克史上留下了旗开得胜的一页。

    辽沈战役中打锦州,是我军坦克首次参加大规模城市攻坚战。1948年10月,由东北坦克大队发展成的战车团,以15辆坦克配合步兵,强攻国民党范汉杰集团10万大军固守的锦州城。

    锦州城以固若金汤著称。“范汉杰在城周围筑有高3.8米、宽1.8米的城防墙;城墙有5米宽、3米深的外壕;壕外设有铁丝网、鹿砦及地雷等障碍物。”这是军史的记载。

    “锦州之战,子弹密集得在空中相撞”。这是美联社的报道。

    当年驾驶铁马打锦州的夏世松,这样描述了那次攻坚战的情景: 10月14日10时45分,总攻开始了。一声轰鸣,坦克钻出草堆,向锦州新城的大铁桥冲去。敌人的战防炮和远射程炮集中向坦克射来。大家全然不顾,以坦克猛烈撞击桥洞,用火炮摧毁桥上的碉堡。城内的炮火更加猛烈,把铁桥附近犁了一遍,驾驶员王振武被弹片炸得满脸是血,双眼看不见了,他誓死不离岗位,让车长为他指示方向,冲向城门。

    桥头上几个碉堡又被摧毁,坦克迅速打开突破口,步兵潮水般地涌向市内。在巷战中,守敌一个团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并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反冲击。我军坦克分队以猛烈的炮火将两辆坦克击毁,机枪、火炮一齐开火,连打带轧,敌人的防线很快被冲垮。在战斗中1辆坦克陷入水坑,乘员卸下机枪在车外战斗,迫使200多敌人举手投降。巷战进行了一天一夜,终于占领了新城。

    锦州老城的坦克战更加精彩。坦克一师原副参谋长董来扶老人,是全国战斗英雄、我军首辆坦克的驾驶员。当谈起当年打锦州,仍然激动无比:

    刚刚打完新城,上级又命令我们4辆坦克配属四野7纵第一梯队在老城打攻坚。没想到出师不利,3辆坦克被击伤和掉进河沟失去战斗力,领队坦克中的连长负了伤,驾驶员也牺牲了。敌人的枪弹、炮弹密集的连飞鸟都难通过。冲锋的步兵一片片地倒在血泊中,我心里像刀割一样。关键时刻,我驾驶的那辆日本97式“老头坦克”( 我军第一辆坦克的尊称),也掉到沟里,车底被东西卡住了。坐在车里的指导员陈明急了:“董来扶你不把车开出来,我枪毙了你!”

    其实指导员不枪毙我,我也会玩命开的。冒着敌人的炮火,我钻出了坦克,排除了车底障碍,驾着“老头”坦克就冲了上去,炮手几炮便把东面城墙的碉堡全部摧毁,步兵蜂拥而上。

    在城内的巷战中,我们被敌人的反坦克炮暗算了。一门37战防炮从后面连发两炮,打中了我们,指导员的手指被炸掉一个,炮塔钢板被打了几个小洞,机油箱也被打漏了。我急了眼,将坦克原地转了180度,炮手一炮就把*****的战防炮送上了天。

    我们抢修好坦克,又继续前进。快到火车站时,我看到步兵又倒了一片。原来,火车箱是敌人的活动暗堡,机枪子弹是从那里射出来的,我们两发炮弹就把它给报销了。后来,又干掉敌人3个地碉和一个炮楼。

    在夜战中,“老头坦克”又一次负伤,机油散热器被打坏了,我们尽全力抢修好,又投入战斗。最后,“老头坦克”打到了范汉杰的司令部,几炮过去,敌人就举出的白旗。“老头坦克”在老城内整整打了一圈。

    我军装甲兵史上也做了这样的记载:

    “锦州战役,董来扶驾驶‘老头坦克’,从冲击铁桥、激烈巷战到老城攻坚,连续作战,‘老头坦克’5次‘负伤’,全车乘员英雄顽强,孤胆作战,机智果敢, 边打边修,掩护步兵全歼老城1万守敌。战后,董来扶荣立大功,‘老头坦克’被东北炮兵司令部命名为‘功臣号’坦克,后陈列在革命军事博物馆中。1950年8月,董来扶被中央军委授予‘坦克战斗英雄’称号,出席了全国英模代表大会”。

    锦州攻坚战,我军最大限度地将坦克集中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直接支援第一梯队步兵冲击突破,充分显示了坦克的突击威力,为我军今后的坦克作战积累了经验。

    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坦克参战是平津战役攻打天津。

    天津是中国第三大城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兵家必争之地。天津也是国民党津溏地区副司令陈长捷的老巢,10个师13万余人, 380余座大型钢骨水泥碉堡和各种火力防御设施,将这座城市防御的天衣无缝。然而,天津也是我军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攻坚战。

    1948年1月,东北战车团的30辆坦克、30辆装甲车, 配属步兵参加了攻打天津的战役。具体任务是:以连为单位配属步兵,以火力摧毁敌前沿工事、火力点,支援步兵冲击突破;尔后以排或单位车分散支援步兵进行战斗,全歼守敌。

    战车团1连以10辆坦克配属第4野战军38军;2连以10辆坦克配属39军,在城西和平门南北地段由西向东实施主要突击。 3连以3辆坦克配属44军,以4辆坦克配属45军,在城东民族门、 王串场一线由东向西突击。

    以14辆装甲车配属46军,由南向北进攻。另以16辆装甲车,分配到各攻击方向,担负指挥、通信联络和运输任务。各路劲旅齐头并进,会师海河金汤桥。

    14日10时总攻开始。坦克2连以猛烈炮火一举摧毁敌前沿地堡,39军突破成功;坦克1连发起攻击后,因地处低洼沼泽,一度前进受险,遂原地射击,以火力支持步兵,38军突破成功;坦克3连以直接射击迅速摧毁敌前沿工事,44军、45军突破成功;配属46军的14辆装甲车, 冲击时受阻于敌前沿障碍区,未能很好发挥作用,后奉命在溏沽方向担任阻击任务。但靠步兵的勇敢精神,46军也突击成功。

    11时,各路大军向纵深发展,与敌展开激烈巷战。 坦克1连发挥坦克的突击威力,连破敌堡,率先冲锋,使38军顺利围歼敌86军军部,迫守敌1个团投降,并抢先占领金汤桥和敌警备司令部,生俘敌警备司令陈长捷等7名将领。坦克2连引导39军先后突破自来水厂、鼓楼防线, 在攻击海光寺敌指挥部时,坦克冲上去了,但步兵却被居高临下的敌火力网阻拦。指导员张云亭率坦克来回冲击,由于夜间观察困难,张云亭将头伸出炮塔指示目标,在坦克摧毁敌火力点的同时,张云亭不幸中弹牺牲,战后被追记特等功,他所乘的8号车,因攻打海光寺战绩突出,立集体一等功。配属44军、45军的坦克3连一路所向无敌,摧毁了沿途所有街头堡垒,在小柳庄至玉堂街一带的激战中,10分钟摧毁敌40多个碉堡,保障了步兵顺利进攻。

    15日5时,各路大军在坦克率领下会师金汤桥,并将天津分割成数块,使敌陷入混乱、崩溃,当天15时,全歼守敌13万,天津宣告解放。

    人民解放军《东北装甲兵史》,对东北战车团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天津攻坚战,是解放战争期间使用坦克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坦克与步兵、炮兵和工兵协同作战组织最好的一次。坦克兵的参战,明显地增强了整体的突击威力,把解放军传统的攻坚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四野坦克部队外,其它战区的坦克部队也屡建奇功。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以32万兵力发起济南战役,华东坦克队配合步兵攻坚。9月16日,4辆坦克配合渤海纵队攻击济南外围据点历城,坦克炮火猛烈射击,掩护步兵冲击,经过4个半小时的夜战,国民党守军1500人弃城逃跑。22日,坦克队配属第9纵队25师主攻国民党第73师和保安第6旅固守的济南东南角的永固门,坦克兵勇猛前进,抵近射击,摧毁敌集团碉堡8个、各种火力点20余个,掩护步兵占领了永固门。济南解放时,坦克队缴获敌人日式坦克14辆、汽车50余辆,壮大了坦克队。

    1948年11月6日,我军发起淮海战役,华东坦克大队参加了围歼黄百韬兵团战斗。在战役第一阶段,坦克大队配合6纵17师攻打敌44军军部,仅60发炮弹就摧毁敌8座地堡和6个火力点,掩护步兵全歼守敌,生擒国民党第44军中将军长王泽浚。此后,坦克大队又以4辆坦克配合6纵16师攻打碾庄黄百韬兵团部,经过激战攻占了敌兵团指挥部。在战役第二阶段,坦克大队在攻占郭庄、永城县土楼、寇庄战斗中,功勋卓著,涌现出凌国鹏、沈许两位坦克战斗英雄。

    淮海战役中,华东坦克大队首次与国民党坦克部队交锋。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在华东坦克大队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一支坦克部队由寇庄向陈官庄狼狈逃窜。坦克大队1中队11辆坦克搭载一个加强步兵连协同骑兵团迅速追击,将敌坦克部队围歼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缴获敌坦克18辆。淮海战役中,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等发出通令指出:“从济南战役及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全歼黄百韬兵团以至目前围歼邱李孙匪部之作战,我坦克部队均参加作战,掩护步兵运动,开辟道路,协同突击,均收获相当成绩”,给华东坦克大队的战绩给予了肯定和表彰。

    第四野战军战车师进驻北平后,参加了西苑迎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驻北平阅兵式和开国大典,其战车第5团调归第一野战军指挥,参加了进军大西北。1949年7月31日,战车第5团经铁路输送,8月21日达到西安市后,组建成快速纵队,随第3军进军大西北,在历时82天的转战中,他们抢占玉门油矿、进军哈密、乌鲁木齐,参加新疆剿匪,共行程4391公里,6人立大功、162人立小功。在迪化市的庆功大会上,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亲自授予战车第5团“开路先锋”锦旗一面,表彰该团官兵在开进新疆的历史功绩。

    解放战争,我军装甲兵先后参加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在全国大小战场,共出动坦克160余辆次,支援步兵战斗25次,开创了我军装甲兵参战的历史。

    3、毛泽东点将,许光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装甲兵司令。从此,装甲兵成为一个独立兵种成长壮大在中国陆军的序列中。

    1950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点将,把许光达从兰州召回北京,委派他筹建我军历史上没有过的现代化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6月,毛泽东签署中央军委命令,正式任命许光达为摩托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什么选择许光达担任首任摩托装甲兵司令部一把手呢?

    因为许光达是最合适的人选。

    许光达,1908年出生,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被湖南党组织选送到黄埔军官学校,考入黄埔五期,编入第二团炮科十一大队。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师长、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等职,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对坦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习了坦克技术战术。1937年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

    从接受担任装甲兵领导命令的那一刻起,许光达就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坦克上。他不止一次地对同志们说:“我们要树立终生为装甲兵建设服务的思想,把我们的聪明才智献给装甲兵事业。”

    装甲部队组建伊始,困难重重。当时,我军仅有少量从日本和国民党军那里缴获的破旧杂牌坦克。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装甲兵部队,几乎是从零开始。

    许光达为此昼夜奔波,诸事亲自筹划。经过短短四个月的艰苦努力,便在全国各大军区建立了坦克师、独立坦克团、独立坦克营以及坦克编练基地、修理厂及坦克学校。之后,许光达又领导组建了华东军区、东北军区的摩托化装甲兵领导机关,还成立了专门培养装甲兵指挥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装甲兵学院和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学院院长由他亲自兼任。他一有时间就深入课堂和教练场,经常亲自给学员上战术课,还坚持亲自登上战车参加训练。在他的带动下,坦克部队官兵掀起了学习技术、比武训练的热潮。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这给刚刚诞生的人民装甲兵部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支援我志愿军步兵作战,装甲兵党委作出决定:要求部队在三个月内完成一年的训练任务,迅速掌握基本技术,随时准备入朝参战。1951年1月,装甲兵成立仅仅三个月后就派出一个团出兵朝鲜。许光达亲临朝鲜前线,实地考察和研究装甲部队的作战及战场技术保障工作。

    1951年3月1日,中央军委正式下令装甲兵部队入朝参战。3月31日,志愿军装甲兵坦克第1师辖第1、第2团和坦克第2师第3团,开始陆续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6月30日,坦克第1团的T-34/85中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各1辆,向美军阵地射出了入朝以来第一发炮弹,并发明了坦克炮间接射击法。

    抗美援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装甲兵的3个坦克师、4个独立坦克团和6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分三批轮换开赴朝鲜,打出国威军威。

    在装甲兵建设过程中,许光达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口号,他认为“技术建设在装甲部队建设中占着头等重要地位”。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第1坦克学校)在天津大王庄成立,许光达司令员兼任校长。学校负责培训初、中级指挥员和技术修理干部,并以苏军训练大纲为蓝本,开展了正规教学。抗美援朝期间,该校采用短期速成办法,共培养了3000余名初、中级指挥员。至1953年底,又组建了第2坦克学校和4个战车编练基地,并在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了装甲兵系、在哈军工成立了装甲兵工程系。1959年后,编写出了中国装甲兵自己的一套教范、教程和教材。

    1960年3月31 日,经许光达审定,颁发了我军装甲兵第一部《技术工作条令》。7月10日,总参向全军颁发了《中国人民装甲兵技术工作条令》。至此,装甲兵的技术工作第一次用自己的条令加以规范,促进了装甲兵技术工作建设,有力地保障了部队的战备和训练。截至1965年,全装甲兵院校共培养出各级各类干部27200余人,技术兵员14900余人,保证了当时装甲兵建设发展的需要。

    1975年后,我军又先后组建了装甲兵指挥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坦克学院、装甲兵技术学校。进入80年代,装甲兵院校提高了培训层次,开设了大专班、本科班。90年代,又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班,从而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兵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制和学科专业体系。目前,装甲兵初、中、高级指挥员95%以上经过相应的院校培养;坦克乘员大都经过训练基地培训,80%以上人员取得了专业技术等级。

    从建国初期到1955年,中国装甲兵部队已发展为3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师、4个独立坦克团、48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共有3030辆苏制坦克及自行火炮的强大装甲力量。

    1980年后,中国军队进行了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1982年9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装甲兵领导机关改为总参装甲兵部,目前合并到总参军训和兵种部。

    1985年,又将战区直属的独立装甲兵以坦克师和旅的编制配属新组建的集团军。

    1998年,装甲兵进行了合成编制,各坦克师(旅)改为装甲师(旅)。装甲师辖有3个装甲团、1个装甲步兵团、1个自行火炮团、1个防空团,师部还直辖有侦察营、防化营、反坦克(导弹)营,工兵营、汽车营、通信营、修理营等营级单位。

    许光达为我军装甲兵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59年举行国庆10周年大典的时候,许光达亲自陪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由国产坦克组成的坦克车队。当坦克车队隆隆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毛泽东紧握着许光达的手,高兴地向这位我军装甲部队的创始人表示祝贺。

    1955年9月,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4、抗美援朝战争,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把“联合国军”装甲兵打得灵魂出窍,在世界战争舞台上,中国装甲兵独树一帜。

    在朝鲜战争中,由美国为首的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土耳其、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菲律宾、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没有投入坦克师,与志愿军没有进行过数百辆坦克的对抗战。

    因为,美军认为朝鲜半岛的山地、水网稻田地不适合使用坦克,但“联合国军”仍投入大量坦克,在战场上始终保持2000多辆,其中美军投入坦克1400多辆,英军200多辆,其余为法国、加拿大、泰国、土耳其等国军队投入的坦克。

    美军把坦克纳入步兵编制,一般以独立坦克营为单位配属给步兵师,共投入朝鲜战场13个坦克营,包括1个水陆坦克营和30个坦克连;英军投入战场的有2个坦克团,1个皇家坦克营;法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军队也投入坦克连、坦克排配属步兵。此外,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军投入战场的有3个坦克营和1个坦克连。

    “联合国军”投入朝鲜战场的坦克型号主要有:美国的M24霞飞轻型坦克、M41瓦克轻型坦克、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M26潘兴中型坦克、M45中型坦克、M46巴顿中型坦克、M47中型坦克及少数的重型坦克;英国的克伦威尔中型坦克、逊邱伦中型坦克、丘吉尔重型坦克等10余种型号,其中在“二战”中显露头角的“王牌”坦克有瓦克、潘兴、丘吉尔、克伦威尔。以创建美国坦克部队的将军潘兴名字命名的M26潘兴坦克是美军的主战坦克,配备的主要武器为一门M3型90毫米火炮,能发射多种穿甲弹,车体装甲厚度达102毫米,不论火力和防护力都超过了苏联的T34坦克。

    “联合国军”坦克部队的主要战法是,把坦克用于直接支援步兵作战和担任突围、解围、追击等特种任务的机动部队。进攻时,坦克作为伴随火器,支援、掩护、引导步兵冲击;防御时,坦克作为固定或游动的火力发射点,或配合步兵反冲击;被围时,坦克用于内部突围和从外部增援;退却时,在后面做掩护力量,保障部队快速撤离;追击时,以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组成先遣队,向志愿军纵深强行渗透。

    由于受朝鲜地形的影响,美军只有一次在1951年“秋季攻势”中集中使用了500多辆坦克,其余时期,美军坦克都是以营、连为单位,配合步兵战斗,创造了“以火力打击,以坦克夺取,以步兵扼守”的战法。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了装甲兵指挥所,坦克第1师第1、2团,坦克第2师第3团及坦克第26师第53团作为第一批坦克部队开赴朝鲜前线。后来,坦克第4、5、6团,坦克独立第2、6团先后参战。到1953年之前,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坦克部队保持着4个团以上的兵力,每个团有坦克40辆,共有坦克近200辆,总数为“联合国军”坦克数量的十分之一。最多时达到7个坦克团,坦克数量是“联合国军”坦克的七分之一。

    志愿军坦克的型号主要有:大量的苏式T—34中型坦克、T—54中型坦克、少量的苏式HC—2重型坦克,到战争后期装备了一部分缴获的美军坦克,其中主战坦克为T34坦克,火炮口径85毫米,车体装甲厚度90毫米,在当时也属于先进坦克。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坦克很难大规模机动作战,为此,志愿军坦克部队的主要战法是:从战场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创造了“以直接支援步兵的坚守防御为主,以坦克连、排为单位分散使用为主,以隐蔽突然地突击敌人为主,以近战、夜战为主”的独有坦克战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5年12月才成立坦克大队,装备缴获的日式坦克。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成立了坦克师,但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坦克战。朝鲜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从苏军那里接受了大量苏式坦克,进行了突击训练,大部分驾驶员仅驾驶了4—5个小时,炮手也仅发射了20—30发炮弹,他们的战场经验显然不如参加过“二战”、与德军进行过坦克大战的“联合国军”坦克兵。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与“联合国军”坦克部队相比,从坦克数量、坦克质量、坦克战的经验都不是“联合国军”的对手。更何况,“联合国军”坦克部队还有着占绝对空中优势的“联合国军”航空兵无微不至的“关照”。

    但是交战的结局,却完全相反。

    这是一辆标号215的苏式T—34中型坦克,50多年前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的称号,如今它静静地停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成为志愿军坦克击败美军坦克的历史见证。

    1953年的夏季进攻战役,是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参加正面防御的志愿军4个坦克团投入了反击作战。历时12昼夜的反击战,志愿军出动坦克25辆次,作战11次,共击毁、击伤敌坦克18辆,摧毁火炮11门、地堡67个,有力地配合步兵,击退美军多达187次的反扑,巩固了阵地,牵制了西线美军的东援,保障了整个战役的胜利。此次战斗共歼敌3500余名,并使“人民英雄坦克”在战场上脱颖而出。

    1953年7月6日,在夏季进攻战役中,志愿军坦克第2师4团2连的215号坦克随所在连加强志愿军23军步兵199团主攻美军第7师第17团固守的石岘洞北山。

    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215号坦克提前一天隐蔽地开赴前沿阵地,他们的任务是消灭346.6高地上的美军3辆坦克,支援步兵夺取石岘洞北山。

    乘着夜幕的保护,215号坦克冒雨开进前沿阵地。天亮前,坦克兵们已用稀泥和树枝把坦克伪装得像小土丘一样,炮管像一根靠在“土包”上的木头。地上所有的坦克履带痕迹都被抹去。

    天亮了,车长杨阿如发现坦克离射击阵地约100米,离346.6高地主峰约有2400米。通过坦克潜望镜,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峰上美军3辆M46重型坦克,正对着其它高地的志愿军阵地开炮。

    正在这时,指挥所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在翌日晚9时9分前,一定要消灭主峰上的3辆美军坦克,配合步兵夺取敌阵地。因为这3辆坦克可以直接射击志愿军前沿阵地,对进攻部队威胁很大车长杨阿如代表大家保证步兵进攻前,把美军坦克消灭掉!

    翌日傍晚,总攻发起前的几分钟,215号坦克开始行动。按照车长杨阿如的命令,炮长徐志强根据白天的观察和计算,瞄准了第一辆美军坦克。

    “穿甲弹!”徐志强高喊。

    炮闩咔嚓响了一下,装填手师鸿山把穿甲弹填进炮膛。

    “咚!”的一下,坦克向上一纵身,一团火球飞向美军坦克。

    车长杨阿如见火球在美军坦克上划起一道绿光,向左上方一闪而逝。

    “跳弹!向下瞄,放!”

    “轰!轰!轰!”215号坦克一连打出3发炮弹,美军一辆坦克冒起一团浓烟。

    “打中了!”徐志强兴奋地喊到。

    其它两辆美军坦克醒过神来,慌忙掉转炮塔,向215号坦克射击,美军阵地的纵深火炮也开始还击,但由于没找到目标,只能瞎打一气。

    炮长徐志强压住喜悦的心情,使劲揉揉被熏得直流泪的双眼,迅速把炮口指向美军坦克炮口的火光。又是几个连发,美军第二辆敌坦克中弹起火,火光把旁边的第三辆坦克照得清清楚楚。

    徐志强稍移炮塔,又是一连3发炮弹,敌坦克顿时被打哑了。但是奇怪,第三辆美军坦克中了三发炮弹,却没有起火。

    “敌人是不是装死?”

    “再来3发!”杨阿如下达命令。

    3发炮弹又都命中美军第三辆坦克,大家这才放心。

    这时,徐志强转过身来得意地问车长杨阿如:“时间过了吗?”

    “差25秒才到规定时间!”杨阿如说。

    “真痛快!”徐志强表达心中的感受。

    志愿军步兵在215号坦克的掩护下,仅15分钟,就攻占了石岘洞北山,全歼美军守敌一个连。

    但在机动转移中,215号陷在泥里,坦克完全暴露在美军面前了。虽然天黑,敌人虽然算不准具体位置,但成片的炮弹倾泻而下,215号危在旦夕。

    怎么办?驾驶员陈文奎想出了一条妙计:根据以往的经验,敌人知道我们惯打夜战,打了就跑,所以他们也不追,而是随着我们坦克开动的马达声追踪射击。如果我们马上发动坦克,开始猛加油门,把发动声音搞得大大的,然后减弱,就可以把敌人的炮火骗走。果然不出所料,美军真的以为坦克开走了,一排排炮弹拼命往后追打,越打越远,一直追了两里地才停下来。这可把215号坦克兵们乐坏了!

    又过了一整天,215号坦克陷在泥里还没开出来,大家只好对坦克进行了伪装。

    第三天早上,坦克电台又收到指挥所的命令:今晚部队反击敌人的进攻,你们在21点前必须把坦克开出,配合反击作战,消灭敌346.6高地的两辆美军坦克。并派出4名工兵配合你们排障。

    白天,美军像发现了什么,炮火始终封锁着这条通往前沿阵地的道路,3架美军F—80飞机也不停地轮番轰炸,但万幸的是坦克伪装的好,美军枉费心计。215号坦克的勇士们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和排障,都已十分疲劳,但为了夜晚的反击,他们都咬牙硬挺着干。

    排障救车的关键是找木头,只有用木头把路垫好,才能让坦克开出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215号的坦克兵们把身上裹一层泥、捆上草,爬到几百米外的山上把被敌炮火炸断的树干、树枝用绳子拴在腰上往回施。就这么一遍遍地拖呀、拉呀,终于在傍晚聚集了70多根木头,在工兵的帮助下填平了道路,215号坦克终于在战斗前半小时开出泥潭躲在暗处,但大家一个个已经衣衫槛楼,身上到处是伤口。但这个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开出泥潭的215号坦克,又悄悄地瞄准了346.6高地上美军新来的两辆增援坦克。

    晚上9时,夜幕又笼罩大地,美军向石岘洞北山发起了猛烈的反攻。346.6高地上新来的两辆美军坦克疯狂地向志愿军阵地轰击,但他们那里知道已经死到临头了。

    215号坦克一连几个急速射,两辆美军坦克中弹起火,车内的美国兵没弄清怎么回事,便命归黄泉了。

    消灭美军坦克后,215号坦克的勇士们又继续寻找敌阵地的明暗火力点,把他们一个个消灭掉,一共打掉敌人20多个地堡,3门火炮,配合志愿军步兵199团夺取了美军占领的石帆北山阵地,并最终控制了石岘洞北山阵地。

    这一仗,215号坦克共击毁美军5辆坦克,摧毁火炮5门、地堡30多个。

    志愿军215号坦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机智灵活,英勇善战,共击毁、击伤敌人重型坦克6辆,其中击毁5辆,击毁敌迫击炮9门、汽车1辆,摧毁敌地堡26个、坑道和指挥所各1个,出色地完成了7次配合步兵作战任务。为此,志愿军总部除授予215号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外,全体乘员记集体一等功一次,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美军第3师撤出了阵地,泰国第21团接替了美军阵地”。1951年10月15日,志愿军侦察兵向上级报告了一九0点八高地敌军换防情况。

    一九0点八高地位于朝鲜铁原地区,地方虽小,但位置重要,它是敌人的一只眼睛,既能观察志愿军前沿阵地的活动,又能掩护后面敌人的进攻,成为志愿军的眼中钉。

    正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联合国军”对此也十分重视,不仅工事坚固,而且与其它阵地构成了强大的交叉火力网。对此,志愿军最初没有强打硬攻,采取灵活战术,把它作为诱饵,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每次虚张声势的争夺,美军第3师都留下百八十具尸体,一九0点八高地成了美军填不满的坟坑。

    后来,美军发现这样下去,得不偿失,便让泰国帮凶军的坦克部队配属步兵来当替死鬼。志愿军看到彻底收复一九0点八高地的条件已经成熟,便由志愿军坦克第1师2团2个坦克排和一个自行火炮连配属志愿军步兵第423团攻占一九0点八高地。这是坦克1师首次在朝鲜战场与敌人进行坦克对抗战。

    为了达到坦克兵与步兵的密切配合,战前志愿军坦克2团与步兵423团进行了协商,决定两路进攻,把坦克开到泰军的防御前沿和翼侧,用直瞄射击与间接瞄准射击相结合的方法支援步兵。

    为了避开“联合国军”航空兵的威胁,减少损失,发挥志愿军夜战的特长,志愿军坦克2团把进攻安排在夜晚进行。21时25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猛烈炮火向泰军阵地倾泻,炮声震憾山谷,火光冲破夜空,敌火力点一个个被摧毁,步兵发起冲锋。眼看就要接近泰军前沿,突然泰军9辆坦克迎面扑来,以猛烈炮火阻止志愿军步兵,进攻被迫停止。

    志愿军坦克2团的坦克在步兵曳光弹的指引下,立即组织反击,一场坦克对抗战开始了。

    志愿军6辆坦克利用巧妙的战术队形,向泰军坦克冲去,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左拐右转躲开泰军坦克火炮的攻击,与敌坦克短兵相接,以猛烈的榴弹向其射击,敌坦克落荒而逃,志愿军坦克又以穿甲弹进行攻击,敌坦克的火力很快被压了下去,成了哑巴。

    志愿军坦克又调转方向,掩护步兵占领了一九0点八高地,整个战斗仅用了25分钟。

    天亮时,发现泰军9辆坦克趴在山下,坦克乘员早已跑光,其中4辆被志愿军坦克击伤。这次战斗,消灭了泰军一个加强连,一九0点八高地被牢牢地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中国坦克兵与泰军坦克兵的这一仗,后来作为典型战例,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装甲兵》册,名垂军史。

    南朝鲜军虽然名义上没有加入“联合国军”,但其却受“联合国军”指挥,其坦克部队也在积极配合“联合国军”作战。

    “高排长,步兵后撤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继续坚守阵地!”志愿军坦克第1师2团1连3排长高三合,在朝鲜沐浴洞东山,果断地向全排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坦克兵们十分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步兵撤退后,敌人很快占领了我军步兵阵地,坦克3排的潜伏阵地成为一线,离敌前沿仅有500公尺,南朝鲜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眼皮底下。一旦被敌发现,他们插翅难逃。

    高三合对这一点并不糊涂。但在他心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如何出奇制胜歼灭敌人的坦克部队?如何不使潜伏战“前功尽弃”。

    1951年10月7日,上级命令高三合率领中型坦克排埋伏于沐浴洞江北,待机消灭迂回志愿军阵地翼侧的南朝鲜军坦克。14日夜,志愿军坦克排利用我军炮兵发射时机进入潜伏阵地,连夜用草皮和树枝对坦克掩体进行了伪装,与原地貌保持了一致。

    第二天敌机对志愿军阵地前沿进行盲目轰炸,坦克掩体部分塌陷,先后进行了7次修复,均未被敌人发现。先后潜伏了17天,开创了我军最长的潜伏史。

    10月31日,目标终于出现了。

    南朝鲜军8辆坦克向志愿军坦克潜伏阵地运动,第一辆坦克像乌龟似的,在盘山道上慢慢地爬着。后面的敌坦克跟了一段,便隐蔽地停下来,盲目地用机枪向志愿军前沿阵地扫射。

    “排长,打吧!”坦克兵们沉不住气了。

    “再等会儿,多放过几辆来再打”。高三合沉着地回答。前面两辆坦克已进入志愿军坦克的伏击圈,后面的6辆仍没动。经过火力侦察的前两辆坦克,似乎发现了什么,想掉头逃跑。

    “开炮!”高三合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话音刚落,七车的两颗穿甲弹分别钻入两辆敌坦克。

    “再来一发!”高三合激动地喊着。

    “轰”的一声巨响,又一发炮弹命中目标,敌第一辆坦克炮塔抖了一下,炮管搭拉下来,腾起了浓黑的烟柱。

    “九车长,你们为什么不开炮?”高三合高声呐喊。

    “排长, 我们掩体的射孔被敌人打塌了,无法射击。”被击伤的第二辆敌坦克已挂上倒档,向后蠕动。

    “七车你们射击!”高三合发出新的命令。

    但七车由于射孔狭窄, 炮口摇不过去,眼看敌坦克就要溜掉。突然,九车射孔前出现了工兵副排长魁梧的身影,他用尽全力将压在射孔上的横梁扛起。霎时,一声炮响,九车急促的一炮,把第二辆敌坦克报废在熊熊大火中。这次伏击战,首创了志愿军坦克兵在朝鲜战场以7发穿甲弹击毁敌两辆坦克的战绩。

    战后,全排荣立三等功,高三合立一等功,被誉为“战斗旗帜”,并荣获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的“战士二级荣誉勋章”一枚。

    志愿军坦克兵在朝鲜战争中,参战246次,出动坦克998辆次,击毁击伤“联合国军”坦克74辆,摧毁敌火炮20门、地堡864个,击落、击伤敌机569架,其中击落109架。

    朝鲜战争,年轻的志愿军坦克兵使饱经“二战”风雨的“联合国军”坦克兵丢尽了脸面。

    5、日本坦克、美国坦克,属于我军杂牌坦克时期;苏联坦克,属于我军坦克装备统一时期;59式坦克、88式坦克、99式坦克,属于三代国产坦克逐步进入世界先进坦克家族时期。

    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装备从成立之日,到目前经过了日式、美式坦克时期,苏式坦克时期,国产坦克时期,“三大时期”是人民解放军装甲兵装备的发展史,也是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现代化发展史。

    第一阶段,我军装甲兵装备主要靠缴获的日式坦克和美式坦克。从抗战后期到建国初期,我军没有坦克工业,当时只有缴获的日式坦克和美式坦克,主要型号是日本97式坦克、美式M3A3坦克、美式LVT水陆坦克,类别有轻型、中型、重型坦克和水陆坦克,到1950年9月1日,装甲兵领率机关成立,全军装甲兵共装备410余辆缴获的日式、美式坦克。开国大典阅兵式,参加受阅的是99辆日式坦克,当时一辆坦克在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抛了锚,后面的坦克兵急中生智,把它顶出了天安门广场。

    第二阶段,我军装甲兵装备主要靠进口苏式坦克。195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函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请苏联1950年11月末,向中国提供各型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468辆。11月上旬,第一批从苏联购进的10个坦克团的装备抵达中国,其中中型坦克300辆,重型坦克60辆,122毫米自行火炮40辆,主要为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

    ——苏式T-34/85中型坦克。前苏联哈尔科夫坦克厂研制的中型坦克,1943年开始生产。中国于1950年11月购进装备装甲兵部队,用于抗美援朝战争。该型坦克车长8.1米,宽3米,高2.74米,战斗全重32吨,乘员5人。最大公路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300千米。武器:1门85毫米线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7.62毫米高射机枪。

    ——苏式IS-2式“斯大林-2”重型坦克。IS-2式重型坦克,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IS-2式重型坦克在实战中充分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IS-2式重型坦克炮塔外形和著名的苏联T-34坦克的很相似,只是略大一点。车体是铸造的,装甲极厚,部分装甲外表面有成片的铸造沙眼。但它的122mm大口径火炮和负重轮等却做得很精致,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扭杆弹簧悬挂系统,保证它具备当时世界领先的火力性能和机动性能。

    到1955年,我军从苏联购进坦克、自行火炮已达3037辆,除个别水陆坦克团仍使用美式水陆坦克外,全军装甲兵全部更新为苏式坦克。当时60个步兵师配属了战车团,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也接受苏军驻旅大一个机械化师的装备而成立。  第三时期,我军装甲兵开始装备国产坦克。这一时期,分为4个阶段。

    ——上世纪50年代国产坦克阶段。1959年9月,中国装甲兵装备了国产第一代坦克,命名为1959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中型坦克。从此,装甲兵的武器装备走上了国产化发展道路。

    59式中型坦克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617厂)根据苏联T-54A仿制的中型坦克,1958年12月生产出第1辆,1959年9月首批33辆装备部队,命名为1959式中型坦克。该型坦克车长9米,宽3.27米,高2.4米,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千米。武器:1门100毫米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60年代国产坦克阶段。上世纪60年代,我军装备了国产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坦克和63式装甲输送车。

    62式轻型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自行研制的轻型坦克,1958年开始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4年首批装备部队,1979年用于对越自卫还击战。根据实战暴露的问题,在1984年作了30余项改进。62式坦克车长8米,宽2.85米,高2.26米,战斗全重21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武器:1门85毫米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63式水陆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水陆坦克,1958年开始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1964年装备部队,1979年用于对越自卫还击战。该型坦克车长8.437米,宽3.2米,高2.52米,战斗全重18.7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64千米/小时,最大水上速度12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370千米,最大水上行程120千米,能抗2级风3级浪。武器:1门85毫米/线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70年代国产坦克阶段。70年代,我军装备了69式中型坦克和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

    69式中型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5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发展研制的中型坦克,1965开始研制,1974年3月设计定型。由于研制时间太长,69式定型后性能已不算先进,因此仅少量装备部队。1981年,北方公司在69式基础上发展研制出69-2式中型坦克,1982年装备部队。69-2式坦克车长8.66米,宽3.31米,高2.46米,战斗全重36.7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千米。武器:1门100毫米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80年代国产坦克阶段。这一阶段的坦克属于中国第二代坦克。80年代,先后装备了69-2式中型坦克、79式中型坦克、88式主战坦克、85式主战坦克、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等。

    69-2式中型坦克。1981年,北方公司在69式基础上发展研制出69-2式中型坦克,1982年装备部队。69-2式坦克车长8.66米,宽3.31米,高2.46米,战斗全重36.7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千米。武器:1门100毫米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79式中型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69-2式中型坦克基础发展研制的中型坦克,也称69-3式中型坦克,1986年1月设计定型。该型坦克车长9.22米,宽3.27米,高2.40米,战斗全重37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30千米。武器:1门105毫米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80(88式)式主战坦克。80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继59式、69式坦克以后的第二代新型主战坦克,1978年开始研制,1987年设计定型,1988年装备部队,正式命名为88式主战坦克。其改型有88A、88B、88C式主战坦克,以及外贸型85-2AP、90、90-2式主战坦克等。88式主战坦克车长9.32米,宽3.37米,高2.29米,战斗全重38吨,乘员4人。最大公路速度57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武器:1门105毫米线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85式主战坦克。85-Ⅱ式主战坦克(外贸) 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80-Ⅱ式主战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该坦克战斗全重39.5吨,弹药基数为48发。主要改进有:炮塔由铸造改为焊接结构并采用了复合装甲,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传动装置方面,采用了新型液压换挡的行星式变速箱,并将转向操纵机构的操纵杆改为方向盘,操纵轻便灵活。装备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从而使坦克具有了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火炮的身管加长,火炮威力进一步提高。发射长杆式尾翼稳定高密度合金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碎甲弹、榴弹。发动机功率加大为800马力,发动机辅助系统也作了相应的改进。

    ——90年代国产坦克阶段。进入90年代,中国加速了装甲武力的发展步伐,一大批国产新型坦克装甲车辆陆续装备部队,其中有88C式主战坦克、98式主战坦克、ZTS63A式水陆坦克、ZTZ99式主战坦克和90式履带式装甲车、92式轮式装甲车等。这些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装甲车辆,使装甲兵成为中国陆军部队中机动力和突击力最强、防护力最好的主战兵种。

    88C式主战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88式主战坦克外贸型85-2AP坦克基础上发展研制的新型主战坦克,1999年国庆阅兵中公开亮相。该型坦克车长10.65米,宽3.3米,高2.3米,战斗全重41吨,乘员3人。最大公路速度57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武器:1门125毫米滑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98式主战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最新型主战坦克,也称96式主战坦克,1999年国庆阅兵中公开亮相。该型坦克车长11米,宽3.4米,高2米,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最大公路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武器:1门125毫米滑膛炮,1挺7.62毫米同轴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ZTS63A式水陆坦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90年代在63式水陆坦克基础上发展研制新型水陆坦克。该型坦克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和105毫米线膛炮,战斗全重有所增加,乘员仍为4人。水上最大航速达每小时14千米以上,能抗5级风4级浪。

    ZTZ99式主战坦克。该型坦克属于中国第三代坦克。ZTZ-99式主战坦克是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是我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该坦克战斗全重51吨,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时。ZTZ-99式主战坦克装有一门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辅助武器为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炮弹基数40发。

    从第一代国产59式坦克到第三代国产99式坦克,中国坦克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坦克国家的行列。

    6、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我军装甲兵已发展成诸兵种的合成部队,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从成立起,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始终处于从属步兵的地位,用于战场支援步兵进攻和防卸的最大建制是坦克营,那时的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今非昔比了。

    我军第一个装甲师三次大型军事活动,全面展现了我军装甲兵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内蒙古大演习——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一望无边的内蒙古草原,受惊的黄羊在狂奔,数百辆坦克、上百辆装甲车、百余门自行高炮和自行火箭炮,组成了滚滚铁流奔向千里之外的演习战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师千里机动进攻演习,整个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参加这次演习的坦克部队是我军第一个坦克大队发展起来的装甲某师,隶属于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序列。

    装甲师的演习,先是长途机动,尔后才是大规模进攻。演习假设的情况是“蓝军”在千里之外长驱直入,坦克师发挥坦克的快速集群和机动能力,千里奔驰,独立迎战。

    把坦克依附于步兵,分散使用到把坦克集中使用,与装甲步兵、自行火炮相配合,独立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坦克的机动能力,是坦克史的一个飞跃。我军虽在解放战争后期,就组建了坦克师,但步兵靠双脚,炮兵靠骡马,无法伴随坦克长途机动作战,而坦克离开步兵和炮兵的掩护,难以对付敌军步兵反坦克火器和来自空中的威胁,寸步难行。

    眼下的坦克师是另一番情景,自行火箭炮、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步兵装甲输送车,统统加入坦克家族,实现了机械化,形成了取长补短,天衣无缝的装甲群。坦克出动,其它兵种都能同步伴随,一千多里的路程仅用了10多个小时。

    刚刚进入进攻地域,顿时炮声隆隆,火光闪闪。上百门自行榴弹炮、数十管的自行火箭炮的无数发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先行覆盖“蓝军”阵地;高射炮群实施对空射击,掩护集团坦克的进攻;与此同时,数百辆坦克在上百辆步兵装甲车的伴随下,向“敌军”前沿直扑而去。坦克越沟、爬坡、破障,所向披靡,抵近“敌军”前沿时,坦克火炮、机枪开始射击,反坦克导弹直刺“蓝军”坦克,步兵跳下装甲兵发起冲击,整个“战场”硝烟弥漫,地动山摇,“蓝军”陷入坦克1师的全面打击之中,溃不成军。

    这次坦克师的长途机动进攻虽然不是实战检验,但却说明,我军坦克部队已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发展成陆军未来战场的主要突击力量。

    华北大演习——坦克进入合成家族。1981年深秋的华北某地,炮火纷飞,大地颤抖,全世界的军事侦察卫星都被云集到这里,世界各国军事家都关注着这里,各国的通讯社把这里作为新闻焦点。因为此时此地举行了我军建军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事演习。十万大军云集塞外沙场,由坦克1师为主扮演的红、蓝两军集群坦克,在步兵、炮兵、工兵、航空兵、空降兵、侦察兵、防化兵等诸军兵种配合下,进行了坦克大会战,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观摩,坦克1师在诸兵种合成的演习中,又一次大展雄风。

    9月14日9时30分,三发红色信号弹拖着白色的烟迹腾空而起,惊心动魄的两军厮杀开始了。

    “蓝军”首先发起进攻。

    在强大的炮兵、航空兵火力的掩护下,“蓝军”集群坦克在行进间展开战术队形,发起猛烈攻击,一望无边的坦克、装甲车满山遍野,像凶猛的潮水推涌而来,向“红军”第一阵地各主要支撑点逼近,实施一浪接一浪的连续突击。主要突击地段每公里的坦克达40辆,“蓝军”仍不断增强突击力量,保持进攻锐势。

    “蓝军”炮兵的炮弹向乌云一般向“红军”覆盖,坦克紧随弹群的炸点快速冲击;航空兵的强击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连续轰炸,攻击、扫射“红军”部队,掩护地面坦克的开进;空降兵在“红军”防纵深实施战术机降,采用垂直包围,配合坦克群的正面进攻;“蓝军”导弹部队施放模拟战术核武器,以加快坦克进程。

    在“蓝军”以集群坦克为主的诸兵种的立体打击之下,“红军”第一防御阵地被突破。“蓝军”坦克群疯狂地向“红军”纵深阵地发展。

    危急时刻,空中出现奇迹:“红军”的15架轰炸机和直升机向坦克群飞来。顷刻间,空中下起“雷雨”,不到2分钟,数千个地雷散落在坦克群的正面,形成了数公里宽、纵深百米的反坦克雷场。“红军”工兵用火箭布雷车在加大雷场的纵深;步兵发射反坦克导弹;炮兵用反坦克火炮组成道道火墙。“蓝军”坦克群的进攻被迫停滞下来,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反攻时间。

    远处马达轰鸣,卷起滚滚黄龙。“红军”数百辆坦克飞驰而来,反攻开始。红、蓝两军在诸兵种的配合下,进行了坦克大会战。

    坦克战场的上空,双方飞机分四层进行鏖战。高空歼击机大战、中空轰炸机大战、中低空强击机大战、低空直升机大战。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速度同时临空,争夺制空权,双方坦克高射机枪也参加了空战。高射炮火穿行其间,组成交叉火网,在空中炸出朵朵墨菊。

    经过空战,“红军”取得了制空权,航空火力突击开始。强击机机群梯次攻击,俯冲,发射,拉起;又俯冲,又发射,又拉起;再俯冲,再发射,再拉起……航箭唰唰,航炮咚咚,纷纷在“蓝军”坦克群中开花。

    “红军”地面炮兵万炮齐轰,加农炮、加榴炮、火箭炮铺天盖地泻向“蓝军”坦克,雷鸣电闪,烟波如潮。

    “红军”坦克群实施最后冲击,防化兵施放烟障,掩护坦克群的冲击。“红军”坦克排浪般一波叠一波连续突击,宽大正面多路、多波次的队形,把现代化战争坦克进攻的战役密度和进攻厚度呈现的触目惊心。

    战斗进入双方坦克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程度。在数十里的开阔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蓝军”坦克终于败下阵来,溃不成军。

    当年邓小平在看台上情不自禁地起身凝望战烟弥漫处,并频频鼓掌。坦克会战时,观礼台击掌密度平均十分钟一次。廖承志副委员长回京见外宾,漏看了这精彩的场面,连呼:“终生遗憾!”我国驻东殴国家的5个武官参观后,异口同声:“演习水平超过了东欧”!

    参加华北大演习,使坦克1师在现代化的立体战争中,掌握了坦克部队在诸兵种合成中的运用,受到了一次全面的锻炼。

    长城脚下古战场━━坦克争当战场明星。1991年9月10日,长城脚下,秋高气爽。昔日古战场,铁马驰骋,战机翱翔,炮声轰鸣。坦克1师和陆军、空军十几个兵种上百个专业的各路英豪在一起,共展雄姿,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训练成果汇报表演。

    这次汇报表演集中体现了我军现代化的特点,反映了1985年我军精简整编后新装备和军事训练的新气象、新特点、新成果。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各显身手。经过表演,坦克1师的演习格外引人注目,博得了更多的掌声。

    随着20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宁静的旷野马达隆隆,铁甲雄师像潮水般向表演场涌来,由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群,行进间对山地目标疾射,腾起团团火光。

    这是坦克某师2团1连与1团2连在进行对抗射击。鹿死谁手,在此一举。两个连要分别消灭10个火箭靶、10个坦克靶、3个空中目标、3个燃烧靶,谁先消来目标谁获胜。

    随着指挥员的命令,两个坦克连在开阔地上疾驰。突然在前方150米出现火箭氢氧靶20个;250米处出现坦克燃爆靶20个;400米处出现空中目标氢氧靶6个、坦克燃烧靶6个。

    1团2连坦克率先开炮,瞬间5个火箭靶和8个正面坦克靶消失,2连夺魁有望。谁知2团1连后发制人,坦克火炮几个群射,将所有目标全部消灭,仅用了3分10秒,比1连快了2秒。

    接着,坦克某师装甲团2连和5连又进行了装甲车对抗射击。两个装甲步兵连同时出发,在300米的不同距离内依次消灭20个半身靶、20个火箭靶、6个空中目标。2连用了3分05秒,5连用了3分09秒,2连获胜。战场上生死存亡,谁胜谁负,仅在几秒种之差。

    最后,进行了加强坦克连攻。由10辆坦克,3辆步战车,3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38门自行高炮、自行火箭炮、加农榴弹炮和8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加强坦克连进入出发阵地。这种现代化兵器组成的坦克连进攻在我军尚属首次。

    进攻信号发出后,加强坦克连在2200米距离上迅速展开,实施冲击突破,进行纵深战斗。坦克火炮、机枪、高炮、火箭炮、榴弹炮、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的航炮,在不同距离、不同空间、不同方位,形成交叉火力网,坦克靶、钢板靶、木质发射点、地堡、工事纷纷士崩瓦解,变成废墟。反坦克导弹将两辆坦克击毁。整个战斗仅用了9分30秒,记者在现场看到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党国家领导人,多次放下望远镜,以鼓掌表示祝贺。

    坦克“实战”表演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我军第三代坦克进行了新技术展示,使参观者大饱眼福。

    新型坦克,装有稳像式火控系统,可在行进间自动装弹、射击。具有“三防”和电子对抗能力,火炮出速、直射距离、穿甲厚度都令人惊叹不已。

    观摩台上领导人,按动了一下摇控指示钮,新型坦克立即发射烟幕伪装,整个坦克完全笼罩在烟幕迷盲中。接着,新型坦克又进行了超近反导技术、红外热像干扰技术、快速干扰激光测瞄技术的示范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

    65年的诞生历程,60年的独立兵种历程,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已由初创时单一的坦克兵发展为以坦克兵为主体,包括自行炮兵、装甲步兵、导弹兵、防空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工兵等诸兵种合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具有强大突击力和战斗力的高技术兵种,其快速反应、远程机动、野战生存、信息对抗、协同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成为中国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目前,中国装甲兵已形成了主战坦克、轻型坦克、水陆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等多个车型和与之配套的火力支援、战斗保障及后勤技术保障车辆的武器装备体系。

    据悉,我军已初步建立了数字化装甲试验部队,发展了以轮式机械化部队、两栖机械化部队、空降机械化部队为主要代表的轻型装甲机械化部队,跨入了世界先进装甲兵的家族。(陈辉 2010年第 8期《湘潮》杂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