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改变东北亚二战后历史和国共两党命运的国民党军队的惨败--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豫湘桂会战

来源: ouyanghui 2014-07-11 20:57: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327 bytes)
豫湘桂会战(日本称为 Ichi-gō Sakusen“一号作战”或“大陆打通作战”)是日本帝国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于中国河南湖南广西贯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攻势。

 
日军将此攻势分为两个阶段:进攻河南中部的“Koto作战”、长衡的“Togo一号作战”和针对桂林柳州的“Togo二号”、“Togo三号作战”。

 
作战目的:击溃中国,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平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地,摧毁中国空军主要基地。

 
主要战略目标为:开通由东北华中华南前往印度支那 、泰缅的路线,以及占领其东南方的机场,防止美国陆军航空队自该地起飞攻击日军海上交通线和轰炸本土。

 
为了本次攻势,日军投入了41万名的士兵、800辆战车和将近7万匹马,于2400公里的战线发动攻击,这也是有史以来日军动员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

最后日军成功占领美国航空队基地,并给予中国人力与物质上极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扩张战果,日后于中国战场长期维持守势。

 
名    称
豫湘桂战役
地    点
中国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及贵州
时    间
1944年4月17日 - 12月10日
参战方
中国;日本
结    果
日军战术胜利
参战方兵力
中国军约1,300,000名士兵
日军410,000士兵
伤亡情况
中国:50-60万 日军:2.4万死亡 
主要指挥官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军为挽救东南亚地区日军孤立,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

1943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大陆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本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

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51万,是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

战役的第一阶段河南会战,日军出动了约15万兵力,国民党军集中了35—40万兵力。日军在4、5月间先后攻陷郑州、洛阳等地。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2] 

日军以13个师团为基干,总共投入36万余兵力;中国方面投入30多万兵力。


日军6月攻陷长沙。1944年6月26日日军占领衡阳机场,并包围衡阳。

中国政府调集各路援军增援,但未能突入包围圈。4万守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反复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使日军受到重大伤亡,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和守军兵疲粮缺,阵地被日军突破,8月8日衡阳守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下令投降。

(各路援军包括74军 ,后来的整编74师,粤军等部队在四十二天里就在衡阳周围,最近的只有十华里--五公里,居然无一只部队救援到位。后来的整编74师和淮海战役的黄伯韬等人陷入重围苦等救援的时候,是否想起来衡阳城里的第十军将士的心情)


随后,日军从湖南、广东及越南3个方面向广西进攻,开始了桂柳作战。11月,日军陷桂林柳州。12月2日占领独山。


国民政府因之震动,被迫集中一切可用之兵力投入贵州作战,8日收复独山,迫使日军后退到河池。12月,日军打通了从华北到华南以至印支的通道。

(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已经打算搬到四川雅安,西昌等地,因为汶川,北川的路不好走,日本人不好打进去)


 
在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多万人,丧失拥有146座大小城市、6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3] 。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始终也没能全线通车。[4] 

2历史背景

1943年,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使南洋(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威胁。

日本大本营为保持本土与南洋的联系,决定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摧毁沿线地区的中美空军基地,以保护本土和东海海上交通安全,遂令中国派遣军使用累计约51万兵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共约100万兵力进行抗击。

3经过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集团军共5个师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集团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万余人,在第11、第13集团军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汉铁路(北京一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发动进攻。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在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团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第4集团军在河南汜水县(今并入荥阳)、密县(今新密)间山区构成防御地带,进行坚守防御;第31集团军集结于禹县(今禹州)、襄城、临汝(今汝州)地区,待机歼敌。

(这个蒋鼎文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开战第一天,蒋鼎文就扔下部队,自己跑进深山里去了。弄得几十万部队群龙无首。淮海战役时国民党方面首选的军事主将,后来他本人不敢干,才选择了后来的主将--长腿将军,大草包刘峙。如果选择了蒋鼎文,估计国民党淮海战役失败的会更快更惨)


18日,日军第37师配属独立混成第7旅从中牟新黄河(今贾鲁河)东岸向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河防阵地发起攻击。

19日,日军第110、第62师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28集团军第85军邙山头阵地发起攻击。

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

25日,日军第13集团军以2个旅由安徽正阳关凤台攻向阜阳,作出向河南漯河进攻态势,以牵制豫东守军,打通平汉铁路后撤回。

30日,日军第12集团军以3个师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29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

日军第12集团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主力转向西进,寻找第一战区主力决战。

第31、第4集团军予日军以打击后,于5、6日分别撤往伏牛山、韩城。

(国民党中央军主力跑进深山里,把川军等杂牌军留在大平原上了。川军刘昌义突围的时候,在日军合围的口子上被日军打死了一千多四川兵)

至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

  豫湘桂战役之长衡会战

同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集团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

同日晚,日军第1集团军以8个营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

至14日,与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


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15军配属第94师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夜,使敌攻击受挫。

华北方面军令第12集团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一部、坦克第3师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


守军孤军奋战至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

在日军第12集团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第55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

1944年6月2日,第一战区主力、第八战区一部发起反击,战至中旬,将日军逐至陕县洛宁嵩县鲁山一线,双方对峙,会战结束。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2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27日,日军以5个师由湖南华容、岳阳、湖北崇阳沿湘江两岸和湘赣边山区分三路发起攻击,以3个师集结于湖北监利、蒲圻待机。另以1个团又5个营进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进行牵制,以掩护军右翼。


防守新墙河的第20军予日军中路第68、第116师以持续抗击后,转至湖南平江以东山区待机。

 
防守崇阳东南山区的第72军、挺进纵队对日军左路第3、第13师逐次阻击,迟滞其行动。

防守益阳的第73军抗击日军右路第40师。1

944年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

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至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

16日,日军第34、第58师、第68师一部攻击长沙城区。


第4军坚守至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失陷。

---只守了两天,第四军指挥和部署不当,最后军长张德能,是原来军长张发奎的侄子被老蒋给枪毙了。

(这里的第四军才是北伐时期的铁军第四军,全是广东人,叶挺的独立团只是第四军下边的一个团而已,铁军是指第四军这个军级单位,不是指下边的一个团级单位。老共后来的新四军是冒牌货,和当年的北伐第四军没什么关系)

第九战区为阻敌深入,保卫衡阳,从20日起向日军发起反击,至27日,将日军左、右路分别阻滞于醴陵湘乡;对日军中路在渌口衡山间虽给以打击,但未能阻止其南进。

 
28日,日军第68、第116师攻击衡阳。

守军第10军(4个师,但实际只有4个团的兵力---我不认同这个说法,应该是三个师,第四个师是粤军的,师长自己留下来,让部队回广东了,他不想让广东人自己的部队付出太大代价)依托工事以正面和侧面火力掩护,连续实施反冲击,

战至1944年7月2日,予敌以重创,迫其停止攻击。

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得到增补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第二次攻击衡阳。

守军以固守阵地与机动防御相结合,加强阵地间的互相支援,实施短促近战和反冲击,战至20日,迫敌再次停止攻击。

其间,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日军第3师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第34师和第13师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

8月4日,日军第11集团军集中4个师第三次攻击衡阳。守军抗击至8日,伤亡惨重,且孤军无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阳陷落。会战结束。[5]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日军侵占湖南衡阳后,为准备进占广西桂林、柳州,以第11集团军6个师又1个旅,于29日由衡阳沿铁路向湘桂边界推进;以第23集团军2个师又1个独立混成旅,于9月6日由广东清远等地沿西江广西梧州进攻,另1个独立混成旅由广东遂溪向广西容县进攻。


10日,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奉命指挥第11、第23集团军、第2飞行团(飞机约150架)和第2遣华舰队一部,共约16万人,在南方军一部配合下,以打通桂越(南)公路为目标,向桂林、柳州进攻。

中国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9个军、2个桂绥纵队、空军一部(飞机217架),共约20万人,在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的3个军支援下,以分区防御抗击日军。

14日,日军第11集团军攻占全州,随后调整部署,准备攻击桂林。

22日,日军第23集团军陷梧州,至10月11日相继攻占平南、丹竹和桂平蒙圩。第

四战区鉴于全州地区日军尚无行动,遂调整部署,将所部编组为桂林、荔浦西江3个方面军,南宁、靖西2个指挥所,以大部兵力固守桂林,集中一部兵力先击破西江方面之敌。

21日,第64军配属桂绥第1纵队向进占桂平、蒙圩之日军独立混成第23旅实施反击;另以第135师等部向平南、丹竹攻击,策应反击。

战至28日,日军第23集团军主力逼近武宣,国民党军队遂停止反击退守武宣。

与此同时,日军第11集团军突破桂林、荔浦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主力于11月4日进抵桂林城郊;一部向柳州进攻。

7日第四战区将3个方面军编组为左、中、右兵团,集中兵力保卫桂、柳。9日,日军第40、第58、第37师和第34师一部,向桂林城发起总攻。


同日,日军第23集团军第104师、第11集团军第3、第13师突破中央兵团的防御阵地,

 



11日,防守桂林城区的第31军大部牺牲,小部突出重围,桂林陷落;坚守柳州城区的第26军伤亡过半,奉命撤离,柳州失守。


随后,日军第3、第13师沿黔桂铁路都匀-柳州)向西北进攻;第23集团军沿柳邕公路(柳州-南宁)向西南进攻,24日占南宁。

 
28日,日军南方军第21师一部从越南突入中国,向广西绥渌(今属扶绥)进攻。

至此,从中国东北直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终于被日本侵略者打通。

国民党军溃退入贵州。日军以3000余人的兵力沿黔桂公路追击,如入无人之境。

沿黔桂铁路进攻的日军至1944年12月2日攻至贵州独山,逼近四川,震动重庆


在遭到第29军军长孙元良率领的900人的反击后,被迫撤回广西河池。

(香港著名演员秦汉的父亲)


10日,日军第21师与第22师各一部在绥渌会合。至此,大陆交通线全部打通。中旬,双方逐渐形成对峙,会战结束。

4战争原因

从1944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纵贯中国南北几千余里的大规模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军国主义临死前回光返照式的最后挣扎。


从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中国持续抗击日寇,牵制了日本大部陆军兵力,在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逐渐溃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


为此,日本困兽犹斗,制定了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企图固守大陆以坚持长期战争的计划。因此,表面看来是日本的积极进攻作战,本质上却是出于防御目的。

 
日本自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仅未能速战速决打败中国,而且陷入中国持久战的漩涡,只能保持点(战略要点)和线(以交通线为主)的占领。

日军还被分割成几块,始终不能形成完整的战略体,陆军主力深陷中国不能自拔,给日军转用兵力于太平洋造成极大牵制,导致太平洋兵力不继,不断失败。

为此,日军企图以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企图将侵华日军各部分贯通起来,并联系被切断海上交通的南洋日军。

另外,从中国大陆各个基地起飞的盟军飞机直接轰炸日军甚至日本本土,这意味着盟军同时可以对日本本土日本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使日本异常恐惧,打掉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战役的直接原因。

5影响

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十-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

在这次大溃败中,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损失是无法统计的。日本军部内部统计的损失(二战日本体制没有向国民公布某战役整体死亡统计的做法)为战死11742人,但是饿死病死也有至少同样数量,这还是只计算到11月下旬的因此是不完全的(《战争与营养》与《饿死的英灵》记录有病员六万六千,而一处医院里收容的患者六千多人死亡二午二百多,死亡率为37%),因此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共十万。[6] 另外日本人无力去维护“大陆交通线”的畅通,并且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为中国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西缅北大反攻。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史迪威对此评价说“中国军队是极好的”。

  豫湘桂战役损失惨重

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3省的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部落入敌手;

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全被日军攫夺;

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

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

(这个情况需要中国的公知们,南方报系的好好报道反思一下。南方报系是很喜欢反思的。南方报系的一个编辑说:虽然她奶奶被日本人杀死了,但是她不恨日本人,只恨中国人)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

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重庆国民政府在日军一号作战中连番受挫失地的情形,极大程度地损害了美国对中国(尤其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观感;


史迪威与蒋间在此役之前即恶化的关系更因此达到临界点,史迪威以此役中国军拙劣的表现与辖下印度蓝迦滇缅远征军的精强做对比,直指蒋政权腐化无能是导致战争延长之主因,甚至进而主张由其取代蒋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而蒋也几近愤怒地要求美方撤换史迪威。

 
这场中美指挥权的冲突最后以美方退让,在1944年底美国总统罗斯福被迫撤换史迪威告终,但美国政府及民间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印象已转趋不信任与轻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国共内战的结果[7] 

6历史评价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


在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在战场上损兵50-60万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146座,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使6000万同胞沦于日帝铁蹄之下。


这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而且,在这次抗战中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之后,使得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捣毁了数十个国军机场,占领了上百个城市,湘桂粤三省占当时大后方工业1/3的工厂也尽入敌手,打通了印度支那与华南。

这场战役,看上去日军达成全部的作战目标,但事实上,日军兵力比战役之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

美军此时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美国陆军航空兵拥有了更好的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使得占领中国机场的行动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讽刺的是,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到日寇投降的时候所谓大陆交通线也没能通车。

综上所说,这次战役虽然以日军取胜而告终,但大陆交通线作战在战略其实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7书面评价

这段经过,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人大常委黄玉章中将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372页上面说:

 
“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国民党军竟发生如此惨重的失败(指国民党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民党军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不正确地估计日军可能长期占领中国。

1945年1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1882~1945)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日本”,

以减轻美国的负担,

于是在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联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竟背着中国与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达成一项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

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殖民特权,如租借旅顺口军港,中苏共有东北铁路主权以及在东北“优先利益”等等。


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固然是美英等国的大国强权政治,但直接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湘、桂作战的失败”。[8] 
 

所有跟帖: 

国民党不行就是不行。再吹什么国军抗战也没用。胜利才是硬道理。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2/2014 postreply 00:51:26

中国打输这次会战的一个原因是,开战前已经收到大量的准确情报。但是国民党高层就是不相信。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2/2014 postreply 09:16:22

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2/2014 postreply 06:26:47

老蒋打得这么难看,和清朝有一拼。差别大概只有没像清朝那样投降签约而已。 -绝对匿名- 给 绝对匿名 发送悄悄话 (133 bytes) () 07/12/2014 postreply 08:02: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