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下):解放哈尔科夫 1 /2

来源: ouyanghui 2014-06-17 12:31: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10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ouyanghui ] 在 2014-06-18 14:28:5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曼施坦因的反击:博戈杜霍夫之战

(1)被割裂的德军战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43年8月6日,德军增援部队开始陆续进入哈尔科夫战场。尽管如此德军丢失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也处于红军从正面和侧面的凶猛攻势之下。

但曼施坦因并不打算把坦克部队投入匆忙且分散的反击——这是苏联人常见的做法。



曼施坦因的计划是先夺取将战线——尤其是哈尔科夫德军两翼的战线稳定下来,并利用这段时间,将陆续抵达的装甲兵力集结成一个有力的打击集团,然后趁红军坦克部队因为冒进而失去步兵掩护之际发起凶猛反击。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美军李奇微将军采取的磁性战术,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李宗仁采取的泥沼战术都是这个意思。等进攻方力量用完了,用早已准备好的拳头在进攻方最虚弱的时候给对方要害地方一拳)

但要使战线稳定下来也并非易事。8月6日,德军依然在红军压力下步步后撤:丢失了别尔哥罗德的“肯普夫”战役集群在苏联草原方面军  (科涅夫元帅指挥,这场战役之前,科涅夫没有打过一场胜仗,1941年和1942年两次重大的惨败都是由科涅夫指挥的)

追击下追向南面的哈尔科夫;遭受重创的第4装甲集团军一路西撤,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则继续穷追不舍。

当天清晨,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的第27集团军就发动进攻,并与第40集团军一道,迫使德军第48装甲军第57步兵师和第7、11装甲师后退。当晚,第27集团军第4近卫坦克军第13近卫坦克旅强渡了沃尔斯克拉河,成功在对岸建立了登陆场。

德第48装甲军残部无力清除这个登陆场,只得退向阿赫特尔卡以东地区,却依然无法摆脱红军坦克的追击。

而在阿赫特尔卡以北,红军第10坦克军尾随溃退德军,冲入位于苏梅——博戈杜霍夫交通线上的据点特罗斯佳涅茨。红菊希望以此阻止中央集团军群通过这条交通线将“大日耳曼”师(14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增援到阿赫特尔卡地区。

但苏军的企图未能成功。“大日耳曼”师先头50辆坦克还是将得以与第48装甲军会合,并支援该军建立起新的防线。德国人还投入了强大的“黑豹”坦克部队、

第39坦克团原有的200辆“黑豹”加上7月份补充的12辆“黑豹”,总计212辆,

(一个坦克团有212辆最新式的黑豹坦克?)

到8月11日已经有156辆彻底损失。剩下的56辆(9辆可动,47辆在修)

(212-156-47=9   换种说法就是212辆坦克,只剩下9辆坦克还可以,剩下的不死就是带伤住院)


全部配属给了第52营(8月24日编入第11装甲师);

第51营配备了96辆新“黑豹”,负责支援“大日耳曼”师。

至此,德国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已经投入了308辆“黑豹”战斗坦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月8日,苏第38集团军叶发起攻势。在红军压力下,德军第11、7装甲师,“大日耳曼”师、第57、68步兵师继续缓慢撤退。

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继续向德军后方挺近。

第1坦克集团军推进极为顺利。该集团军除留下一部分兵力消灭被围的德军外,以第6坦克军和第3机械化军快速前进。

到6日中午已经前进了50公里。

7日上午,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根据瓦图京的命令,准备夺取德军战役纵深的交通枢纽和后勤基地博戈杜霍夫。

一旦占领该城,北面,德军退守到阿赫特尔卡的第4装甲集团军,与南面,防守哈尔科夫的“肯普夫”战役集群之间的联系就将被切断。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发动进攻以来,苏联游击队便南方集团军群的后方运输瘫痪了48个小时。在交通枢纽博戈杜霍夫附近,游击队也相当活跃。

对博戈杜霍夫志在必得的卡图科夫,以第31坦克军保护集团军左翼,

以第6坦克军和第3机械化军于7月15日15点发起突袭。到17点,第6坦克军的第200、202坦克旅疾进16公里,突然冲入博戈杜霍夫。

经过1小时短促紧张的战斗,苏军在游击队配合下占领了博戈杜霍夫,缴获了包括700吨燃料在内的大量物资;而第6坦克军左侧的第3机械化军,却与德军党卫军“帝国”师遭遇。

不过德国人鉴于兵力尚未集结完毕,很快撤离了战场。

在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的左翼,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攻势并不顺利。当面德军第6装甲师的左翼得到了新增第3装甲师的加强,使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无法从这里实施迂回。直到第5近卫机械化军回到集团军编成后,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才开始缓慢前进。

8月5日夜至6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从西面绕过了德军抵抗枢纽,并突入了佐罗切夫。

截止8月7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已经割裂了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之间的战线,使两支德军的距离扩大为55公里。红军正在打开通向波尔塔瓦甚至第聂伯河的大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苏军的兵力却也在追击中逐渐扩散开来,尤其是第5近卫集团军和第1坦克集团军。另外,由于机械化部队前进过快,而大量兵力又留在后方歼灭被围德军,使苏军坦克和步兵拉开了距离。在红军前进道路上,道路和桥梁都被破坏,缺乏载重车辆的坦克集团军叶无法把炮兵部队拉上来。除了缺乏步兵和炮兵掩护外,红军坦克部队本身损失日益严重,包括大量因出毛病掉队的坦克。

(二)瓦图京的自信与曼施坦因的计划

苏联决策层对前线坦克与步兵的分离大为忧虑。8月7日,苏联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致电瓦图京,要求他迅速将步兵赶上来。红军最高统帅还特别命令第1坦克集团军不能分散自己的兵力。

但乐观地瓦图京并没有把这些提醒太放在心上。他和老对手曼施坦因银其实非常相似:两个人都是优秀的战术专家,都喜欢对战略问题发表“高见”,却也都有过度自信的毛病。

面对有利的形势,瓦图京认为德军正在逐渐崩溃,于是再度打起在波尔塔瓦实施大规模合围的主意。

为此,他要求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继续加紧进攻。尤其要求第1坦克集团军迅速切断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病不只限于瓦图京一人。朱可夫后来也承认:“(我们)受到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干扰。那时,大家都认为要趁敌人尚未建立稳固防御,尽快打击他。但这是错误的,是对敌人防御能力估计不足造成的。”


虽然以上谈的是奥廖尔反攻,但在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战役中,苏联将领们也有同样情绪。

但瓦图京的计划也有着现实的战术考虑:根据侦察,德军正通过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从顿巴斯调来了大量援兵。从8月8日开始,卡图科夫的第1坦克集团军遭受的抵抗越来越激烈。他的第3机械化军和第31坦克军当天被“帝国”师击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月9日,卡图科夫强渡了梅尔拉河,并将第6坦克军投入战斗。但德军也增强了“骷髅”师,得以将红军阻止在梅尔奇克河。这使瓦图京大为不满,严令卡图科夫最晚必须在11日切断铁路线。另外,他还向卡图科夫下达了向波尔塔瓦发展进攻的命令。

8月10日,围绕梅尔奇克河展开了血腥的争夺。由于苏第13近卫步兵师赶到了战场,保障了坦克部队的进攻。

当天下午,第6坦克军第112坦克旅渡河成功。该旅随即组织了由一个坦克营(26辆坦克)、1个步兵营,1个反坦克连、1个自行火炮连、2门高射炮和1个工兵排组成的先遣队,扑向德军纵深。

于11日凌晨冲进了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线上的据点维索科波尔耶。

下午,先遣队遭到德军的猛烈反击,损失了13辆坦克,1门自行火炮,2门高射炮和一半的步兵。但先遣队仍据守维索科波尔耶北郊,直到第112坦克旅和第6摩托化步兵旅主力赶到。

这个时期,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展一直不顺利。得到德第3装甲师加强的第167步兵师依托坚固防御工事,有效降低了红军坦克的前进速度。

8月11日,“维京”师也抵达此处战线。

不过同一天,朱可夫决定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调往进展较顺利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地点,投入博戈杜霍夫南部的战斗。

截至8月11日,苏军沿整条战线推进了60-100公里。在战线中部,苏军的坦克部队已接近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线,并在一些地段切断了铁路线。哈尔科夫德军面临着被孤立的危险。

不过此时,曼施坦因元帅为反击所集结的兵力也基本就位了,打击对象正是深入德军后方博戈杜霍夫地区的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德军集结了新调来的第24装甲军(以“大日耳曼”师为主力);在博戈杜霍夫南面的维索科波尔耶和科维亚吉地区,则集中了第3装甲军。

按照曼施坦因的本意,德军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军应该同时发动反击,但北部阿赫特尔卡方向的德军战线仍在红军冲击下摇摇欲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切断阿赫特尔卡北部交通线的红军第10坦克军在8月9、10日与反击德军激战:阿赫特尔卡本身在8月10日被红军的4辆坦克突入。这4辆坦克隶属于第4近卫坦克军所属第12近卫坦克旅,由捷列舒克大尉指挥。孤军突入的苏联坦克控制了火车站,并和包围上来的德军激战了整整两个昼夜,消灭了150名德军。幸存的2辆坦克最后还冲破德军战线回到以方阵地。指挥这次袭击的捷列舒克大尉因此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

由于阿赫特尔卡德军无法抽身,曼施坦因只能命令南部博戈杜霍夫地区的突击集团首先发动反击。为了这次行动,博戈杜霍夫以南的德军第3装甲军在8月11日集结了“帝国”师(70辆可用坦克强击火炮),“骷髅”师(60辆可用坦克和强击火炮),“维京”师(50辆可用坦克和强击火炮)。只剩下不到30辆战车的第3装甲师和基本丧失进攻能力的第6装甲师也将参与战斗。

德军一共集结了210辆可用坦克强击火炮。如果加上在修装备,总数在500辆左右(参考各师8月下旬装备情况)。因此还不断有修复战车回到一线。尤其是“帝国”师和“骷髅”师。因为接受了“希特勒”师的装备,坦克数量特别多,而且包括相当数量的“虎”式。

曼施坦因企图以第3装甲师和“维京”师吸引住红军,“帝国”师和“骷髅”师则从左右两翼夹击第1坦克集团军,为支援这次反击,8月4日后几乎销声匿迹的德第8航空军经过一番休整和准备,也再度活跃于空中,出动强渡日益提高:8月10日出动1033个架次。

截至11日,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实力大为削弱。前者只有26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后者只剩11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苏联坦克在质量上依然处于劣势,而且弹药和燃料也留存不多。但瓦图京依然坚信德军正在全线撤退,对德军即将发动反击的可能性全然没有估计。

由于瓦图京的失误,第1坦克集团军非但没有把部队聚集起来准备应对德军反击,反而将它们分散出去扩大战果:第112坦克旅当天切断了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东面的第49坦克旅、第10机械化旅和第1近卫坦克旅,则继续投入德军后方。

(三)第1坦克集团军的厄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在瓦图京感到一切很顺利的时候。1943年8月11日11时,德军“帝国”、“骷髅”师的坦克群突然出现,对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施以迎头痛击!德国第8航空军1108个架次的飞机也遮蔽了天空,其中792个架次用以轰炸苏军阵地,另有33个架次用以消灭地面的苏联坦克。

德国重型坦克和飞机的快速猛击,将分散的苏军先头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德军则乘势冲到梅尔奇克河一线,截断了维索科波尔耶和科维亚吉地区各苏联坦克旅的后路。兵力早已凋零过半的苏军和德国人激战了整整一天。

直到11晚,红军第112坦克旅和第1近卫坦克旅才突围出来,残余部队12日晨撤到维索科波尔耶以北。而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则在数日覆灭。

由于德军11日的反击,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一天之内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直到如今,瓦图京对德军的反击力度依然没有准确的估计。

他再度命令已经被打落得落花流水的第1坦克集团军继续进攻。第1坦克集团军必须以1个旅的兵力切断。第1坦克集团军必须以1个旅的兵力切断铁路。以“切断敌人撤退的路线”。而此时,德军重型坦克正以不可一世的气势横扫战场!德第8航空军则在12日把出动强度增加到1209个架次,包括930个架次轰炸苏军阵地,32个架次用以摧毁红军坦克!

尽管如此,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还是硬着头皮,将第6摩托化步兵旅的1、32营投入战斗,于12日13时再次切断了铁路。

但对占据上风的德军来说,这次进攻宛如送肉上站。“骷髅”师很快封闭了苏军的突破口,把突入的红军包围起来。为了救援他们,苏军只得又出动第163步兵师的1个团,由第200坦克旅1个坦克营(12辆坦克)支援着发动冲击。结果8辆坦克被击毁,只有4辆坦克和少量步兵冲入包围圈。依靠这些增援的支持,被围的苏军得以坚持到14日,后根据卡图科夫的指示突围。

8月12日日终,德军迫使苏军后退了3-4公里。但同一天4点,朱可夫调来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以及配属的第5近卫集团军第32近卫步兵军(第13、97近卫步兵师)已抵达博戈杜霍夫南部。而且和卡图科夫相比,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罗特米斯特罗夫要有主见得多。他虽然刚进入战场,但已经察觉到情况不妙,因此断然取消在8点进攻的计划,直接转入防御。

13日9点,经过60分钟炮击,德军再度向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发起猛攻。苏军残存的可用坦克数量不够,只得在高地、树林边缘和村旁小路组织运动伏击。

此前,瓦图京一直在催促罗特米斯特罗夫,”以果断的打击,摧毁当面的德军“。但到8月13日,第1坦克集团军只剩下13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还剩下155辆。瓦图京这时才算清醒过来,允许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转入防御。

(瓦图丁大将用了两天时间才明白过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德军的反击持续到8月14日,其攻击势头开始疲弱。

(8月11日---8月14日,德军的进攻动能三天就基本耗尽了)


而在德军右翼,新的威胁却在逼近:为了减轻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德军反击下的压力,瓦图京命令集中在博戈杜霍夫以西的苏第6近卫集团军,从8月12日开始实施进攻,第6坦克军负责支援,三天内,红军推进了15-18公里,进抵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铁路线。第6坦克军还再度攻占了维索科波尔耶。这不仅使德军的反击可能前功尽弃,而且第3装甲军后方也遭到严重威胁,甚至有被包围的危险。

为了消除第6近卫集团军的威胁,“帝国”师和“骷髅”师在8月14日夜间悄悄开向西面,并在15日凌晨突然向第6近卫集团军第23步兵军(第51、52步兵师,第90近卫步兵师)发动攻击。第6近卫集团军猝不及防,被迫全线后退。到日终已后退了10-12公里。德军还趁势包围了第52步兵师、第90近卫步兵师和第6坦克军一部,其中只有第52近卫步兵师突围成功。此后红军第6近卫集团军在梅尔拉河一线组织起防御,其西侧的第27集团军则继续向德军侧翼实施反击。

战斗持续到8月17日,博戈杜霍夫方向的苏德双方部队都已经精疲力竭: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只有130辆坦克;德军方面,“帝国”师还有32辆坦克和19门强击火炮,“维京”师剩下18辆坦克和4门强击火炮。双方都无法取得进一步进展。

就在博戈杜霍夫南部德军进攻停顿的同时,由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大将指挥的北部突击集团,却将以“大日耳曼”师为主力,从北面的阿赫特尔卡地区发起新的进攻。

二、曼施坦因的反击:霍特的最后努力

如前所述,霍特在阿赫特尔卡的部队由于遭到红军的不断攻击,增援部队也没有全部集结完毕,结果未能参与曼施坦因最初的反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直到8月13日,德军在这一线才稳定下来。截止8月下旬,霍特指挥的部队包括4个军,13个师(含残缺部队)。在其左翼,部署着第7军和溃退下来的第52军。后者经过苏军第一轮打击,兵力已经所剩无几。2个军负责掩护连接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和苏梅地区,对峙苏第38、40集团军:

霍特的反击将在右翼进行。反击部队编成在第48、24装甲军内,部署在阿赫特尔卡地区,面对苏第27集团军。

反击部队的主力,是从中央集团军群增援来的“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该师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原本就隶属于第4装甲集团军,却在7月下旬被调往奥廖尔地区挽救中央集团军群的危机。现在则又重新调了回来。不停的战斗加上调动,使“大日耳曼”师实力削弱,人员也疲惫不堪,唯一的安慰是,其所属“虎”式坦克连在战役中被增强为营。

8月15日,“大日耳曼”师被投入阿赫特尔卡西南30公里处别里斯克的前哨战。该师以新编的“虎”式坦克营,1个“黑豹”坦克连,以及强击火炮和侦察部队组成了一个突击战斗群,向当面企图扩大战果的苏军发动猛攻!战斗打得相当激烈。德军的1辆“虎”甚至被苏军su-122的大口径炮弹击中了8次!德国人虽然最终清除了当面红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和雷场,但也付出了相当代价,仅用来打头阵的“虎”就有13辆退出战斗(5辆被苏军炮火击伤,1辆中地雷,7辆故障)。

通过“大日耳曼”师这次行动以及其他迹象,红军大将瓦图京察觉到了霍特的进攻企图。但他同时也认为,德国人尚需要一段时间完成准备。为了打乱霍特的计划,瓦图京决心先发制人。

为此他在8月15日将第47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第3近卫机械化军,213辆坦克)投入第40、38集团军之间。根据瓦图京的计划,红军将以第40、47集团军,总计10个师,250-300辆坦克的兵力,攻打霍特的左翼战线,借以牵制阿赫特尔卡的德军突击集团。


进攻时间是8月17日,正好是霍特发动反击的前一天。(双方都都打算兵行险招,以攻对攻,)

8月17日7点,经过猛烈炮火准备,红军向德军第68、57、112步兵师的战线发动猛攻。德军贫弱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苏联人迅速取得突破,并打退了德第11装甲师的反击,红军第47集团军当天推进了8-12公里。

 

 

红军的上述进攻给霍特造成很大压力。他的左翼事实上只有步兵部队。其中遭到主要攻击德第52军,不仅已经被严重削弱,阵地也是在溃退过程中仓促建立的。

但霍特还是打算冒一次险。他决定暂不理会左翼德威胁,让第7、52军,加上新到的第112步兵师,依靠自身力量去应对苏军第40、37、38集团军的坦克攻击。而装甲部队依然按预定计划发动反击。

反击将以第24装甲军为主力,从阿赫特尔卡地区出发,向东南方攻击苏第27集团军和第6近卫集团军,争取与南方的德第3装甲军汇合。

到8月18日前,德军在哈赫特尔卡地区展开如下部队:第11装甲师一部,“大日耳曼”师,第7装甲师、第332步兵师残部,新到的第10装甲步兵师一部,第19装甲师残余一部。虽然突击集团内有大量番号,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由于此前的激战,这些部队消耗了大量兵力,甚至建制都被打垮。

按照苏联方面的情报资料,阿赫特尔卡地区德军加在一起也只有16000人;德方资料也证实,第11装甲师只有6辆可用坦克。第7装甲师有23辆可用坦克。“大日耳曼”师有46辆可用坦克(15辆“虎”式)和22门强击火炮,附属给“大日耳曼”师的第51坦克营也只有13辆重型坦克。只有第10装甲师基本满员。

总计阿赫特尔卡地区德军有300辆坦克强击火炮,但可用的只有100辆。

为了配合霍特在北面的进攻,位于阿赫特尔卡地以南的德第3装甲军也将动用“骷髅”师以及第223步兵师2个团,强渡梅尔拉河向北攻击,与由阿赫特尔卡地区南下的霍特部队汇合。“骷髅”师兵力相对充足一些,约9000多人,有39辆可用坦克和16门强击火炮。第223步兵师全师约7000-8000人。

德军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对抗的苏第27集团军共有5个步兵师(第147、241、155、166、71步兵师)。其中在霍特的阿赫特尔卡集团当面只有第155步兵师2个团,第166步兵师,第938坦克旅;第二梯队为第4近卫坦克军,第5近卫坦克军一部,第147步兵师1个团。以上红军部队同样缺额严重,总兵力不过15000人(战斗人员8500人),坦克100辆,火炮迫击炮710门。

应对德军第3装甲军的红军部队为第71、241步兵师,以及近卫第5坦克军的其余部队。

 

 

总体看来,德军的突击集团拥有一定的兵力优势,尤其是在坦克方面。而且由于苏军还在进攻过程中,因此侦察工作相当草率,对德军的反攻几乎没有什么准备可言。

8月18日9点,德军开始发动进攻。当天,德第8航空军出动了785个架次予以配合,其中包括359个架次的俯冲轰炸和84个架次对地攻击。而在地面,强大的”大日耳曼“师沿着7公里的狭窄正面猛攻红军第166步兵师阵地,无敌的”虎式“坦克充当突破的尖刀!

苏军依托雷场实施了顽强抵抗,使进攻的德军付出了相当代价,”大日耳曼“师当天仅”虎“式坦克就有8辆受损。但红军还是没有经受住德军重型坦克和装甲步兵的凶猛突击,防线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13时,”大日耳曼“师前进了12公里,而在日终前则推进了24公里。这导致苏军第27集团军大量部队的后路被切断。

当天”骷髅“师也在南面发动了进攻,最初在苏军顽强抵抗下进展不大,强渡梅尔拉河的企图未能得逞。但经过反复攻击,”骷髅“师也终于迫使第27集团军左翼后退。

由于德军反击造成红军第27集团军陷入被合围的威胁,引起了苏联高层的强烈反应。斯大林本人发出命令,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消灭阿赫特尔卡德军集团,挽救第27集团军的危机。

为此,坐镇在瓦图京司令部的朱可夫迅速地做出决定:第6近卫集团军必须阻止德军”骷髅“师继续北上;第27集团军动用第4、5近卫坦克军,第93坦克旅,从南面攻击德军”大日耳曼“师侧翼和后方,第147步兵师则从北面发起突击,尝试切断德军先头部队和主力的联系。在8月18日下午和晚上,第27集团军反坦克预备队以及大量反坦克工兵也被紧急派往”大日耳曼“师的突破方向。

 

 

另外,由斯大林本人亲自调遣第4近卫集团军(第5、7、8近卫伞兵师,第68、69、80近卫步兵师,第3近卫坦克军。总计8万人,200辆坦克),也将在库利克元帅(有名的骑一集三元帅之一,十月革命后红军西南方面军的炮兵主任)指挥下派往这段战线。

该集团军所属的第8近卫伞兵师18日晚就已经投入战斗。

19日晨赶到的则有第7、5近卫伞兵师。

对曾经是显赫的苏联元帅,现在却沦落为一个中将集团军司令的库利克,此次战役或许是他东山再起的关键。

8月19日,”大日耳曼“师的进攻遭到顽强抵抗。在其前进道路上,苏军展开了第27集团军1/3的炮兵,并布设了大量地雷障碍物。红军坦克部队也发起攻击。战斗中,”大日耳曼“师有3辆”虎“被苏军击伤,其中1辆的侧面被t-34打穿而遭受严重损失!

经过激战,一些德军控制的居民点被红军夺回。

17点30分,苏第8近卫伞兵师转入进攻,并突入”大日耳曼“师后方数公里。德军突破口在反击苏军挤压下缩小了。

失宠已久的库利克对8月19日的战果相当满意,决定在8月20日将第3近卫坦克军(149辆坦克)也投入反击。

从当时的战场态势看,红军已经集结了相当可观的新锐兵力,只要作战得力,打垮疲惫的”大日耳曼“师也并非不可能(该师当时仍在拼力争取与”骷髅“师会合)。

但在这关键时刻,库利克本人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机会。他的才能平庸,以至于既没有实施必要的敌前侦察,也不善于协调各部队顺利反击。结果德军虽然在红军强大压力下停止了进攻,并在18公里正面被一路赶向北面,但却并没有被击溃。

而进攻中缺乏章法的红军却在追击中遭受了惨重损失。

8月21日晚,库利克下令停止进攻。虽然战役结果并不太坏,但库利克已经失去了向斯大林证明其价值的大好机会。

德军”大日耳曼“师经过这次反击,残存实力基本消耗殆尽。到8月23日,其坦克团主力装甲群只剩下24辆坦克可用(包括2辆”虎“,9辆”黑豹“,6辆iv号坦克)。该师以及第7装甲师,第48装甲军军部一道被第4装甲集团军转交给新成立的第8集团军(前”肯普夫“战役集群)。

当”大日耳曼“师在北面遭受失败的同时。

8月20日,从南面进攻的德”骷髅“师终于在红军第6近卫集团军第52近卫步兵师打开了一个狭窄的缺口,并借此与西面距离较近的第10装甲步兵师取得联系。这次战术突破形成了一个小包围圈,里面装着红军第166步兵师和第4近卫坦克军。被围苏军经过前一段激战,兵力并不太多,如第166步兵师第432步兵团只有52人。但德军的实力衰退也很严重。”骷髅“师兵力已经从7月10日的19630人下降为现在的8976人,减少了10654人。全师可用的坦克强击火炮只剩下46辆。

在此后几天,德军一直未能彻底消灭被围苏军。到25日,红军援兵解除了德军的包围。

 

 

霍特从阿赫特尔卡向南的反击失败了,而灾难却早已向他袭击。从一开始,霍特的反击就是以牺牲左翼战线为代价的一次赌博。现在反击既没有成功。


苏联方面,瓦图京却不失时机地命令第47、40集团军加紧对德军左翼的攻势,企图从后方威胁霍特集中在阿赫特尔卡地区的突击集团。在这一线红军投入的机械化兵力包括第2、10坦克军,第3近卫机械化军。

为了阻止苏军前进,德军第11、19装甲师不断发动反击,但其残余兵力加起来也只有13辆坦克和16门强击火炮,根本不足以遏制强大的对手。

霍特的左翼战线碎裂了,苏联坦克正通过这里向德军纵深挺进。

8月19日,红军已推进到普肖尔河,第2坦克军攻克了列别金,并继续向南突击。

8月20日日终,苏军第47、40集团军兵锋进抵阿赫特尔卡地域。阿赫特尔卡方向德军的左翼因此完全暴露,他们一直力图合围苏军重兵集团,现在自己反而遭到被包围的威胁。

霍特只得在21日将第10装甲步兵师,新到的第34步兵师(来自第2装甲集团军)和组建不久的第239强击火炮营(31门强击火炮)投入反击,才暂时遏制了红军的进一步突破。

几番较量下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兵力耗损大半。

到8月20日,所属13个师仅相当于5个师兵力。一些原本实力强大的野战师,被打成仅剩下数百名步兵和几辆坦克的”影子部队“。

(也就是说从8月17日到8月20日4天之内有8个师的德军被打光了。平均每天2个德国师被打掉)

霍特的反击战就这样凄惨地结束了。他的突击起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他在战线侧翼受到威胁的前提下,强行实施的进攻本来根基不稳,最终在苏军强大援兵压力下的失败自然也不值得奇怪。

霍特攻势的结束,也宣告了曼施坦因以德国最精锐装甲部队为赌注的反击战最后落幕。

经过一系列复杂而激烈的运动战,德军虽然没有能够在博戈杜霍夫合围并吃掉苏军突击集团,却总算保住了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铁路线,阻止了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向波尔塔瓦实施深远突击。

德军的成果一方面得益于坦克部队的质量优势,更得益于苏军的一系列错误。这首先表现为瓦图京等苏军将领的过度自信。

对此,斯大林曾在8月21日发出电报,斥责瓦图京和督阵不利的朱可夫,因为醉心于在波尔塔瓦实施大包围的不现实目标,

”重复旧的错误“,”只想占地盘,而不注意巩固战果并掩护突击集团侧翼“。

(这个旧的错误恐怕是指瓦图丁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小土星战役的第二阶段搞的那个向第聂伯河挺进的事情。结果也是叫曼施坦因用同样的方法一拳打倒。成就了曼施坦因“北顿涅茨反击战”的奇迹

另外,红军在进攻中也普遍忽视侦察,只是一味推进,不去及时掌握敌情变化,以至于对德军的反击总是猝不及防。

 

 

但曼施坦因的反击也有得不偿失的嫌疑。从他动用装甲部队的规模和力度看,曼施坦因显然希望重视春天在哈尔科夫的辉煌胜利。但苏军坦克部队虽然存在诸多战术弱点,装备也处于劣势,实力却已今非昔比,绝非可以一击击倒。

而德军装甲部队因为被集中起来实施反击,却使已经破裂的战线众多的漏洞无法弥补。瓦图京及时发现并利用这一点,向这些薄弱地区发动进攻,不仅给德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也有效牵制和分散了曼施坦因的反击力量,使德军装甲部队陷入疲于奔命,到处堵漏的困境。

从这一点来看,瓦图京虽然有着容易”头脑发热“的恶评,却依然不愧为优秀战术家。

但不管怎么说,在遭受曼施坦因反扑重创后,沃罗涅日方面军向哈尔科夫后方的挺近暂时停顿下来,战役的重心逐渐转向直接攻打哈尔科夫的草原方面军地段。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