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中德国对英国的海上封锁 zt

来源: ouyanghui 2014-06-06 10:19:0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1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ouyanghui ] 在 2014-06-07 08:16: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为了使英国投降或退出战争,德国对英国进行了海上封锁。这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封锁自193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前夕,但真正具有海上封锁作战特征的阶段是1940年6月至次年6月。下面就对这一年的封锁作战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一、封锁条件和特点分析

德国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是典型的大陆对浅近纵深的大型海岛的封锁,主要封锁条件和特点是:

(一)从英国的战争潜力来看,战略物资主要依赖进口,且基本上是靠海运完成

英国是个岛国,矿产资源非常有限,战略原料和食品主要靠进口。以1937年的统计为例,石油的75%、铁矿的88%、铜材的95%、铝材的93%、橡胶的91%、小麦的89%、玉米的93%均靠进口。至战争爆发前后,不但需进口战略原料和粮食,还要进口大量军火。1940年6月初,英军在法国敦刻尔克撤退时,丢弃了大量武器装备,同月一次性从美国购买五十万支步枪,九百门大炮和八万挺机枪。进口物资基本上是靠海运,海上交通线对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从双方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陆军特强空军强海军劣,但海军劣中有优

至1940年6月,德国陆军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是欧洲大陆最强的陆上武装力量,其在西欧就有140个师,其中10个是装甲师。而英国有战斗力的陆军仅20多个师,其中只有两个装甲师。二战后丘吉尔曾不无后怕地说过:“1940年,一支15万人经过挑选的入侵部队,就可能在我们当中造成灾难”。德国空军也占一定优势,其直接用于攻击英国本土战斗机是929架,轰炸机是1314架,而英国空军分别为650架和500架。但德国海军在总体上处于较大劣势,离老牌海上帝国差距较大,在1939年9月,其总吨位仅为35万吨,航母一艘没有,战列舰有5艘,巡洋舰、驱逐舰有50艘,海军航空兵基本是空白,而英国海军部吨位为130万吨,航母有8艘,战列舰有15艘,巡洋舰、驱逐舰有247艘,海军航空兵有舰载机500架。但德国海军也有所长,在潜艇的规模、质量和战术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虽然在40年6月仅有53艘在役,但战时建造速度较快,二战中共造了1131艘,并且技术战术都有较大突破,在对英海上封锁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从军事地理条件看,是大陆对浅近纵深的大型海岛的封锁

德国在1940年6月已占领了西欧、北欧的大部分地区,并乘胜利之威,挟欧洲大陆之战争潜力,开始了对英国的海上封锁。而英国军事力量基本集中于本岛。德对英的海上封锁,是大陆对邻近的大型岛屿的封锁。

(四)从外部环境看,存在第三方军事干预的现实危险

希特勒出于政治上的反动和军事上的狂妄,四面树敌。在对英的海上封锁中,始终存在着美国、苏联对其军事干预的顾虑。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需要,在德对英的封锁中,逐步加大了对英军事援助的力度,1940年9月,将50艘驱逐舰“租”给英国(英以7个军事基地为代价),救了英国海上护航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1941年6月,直接出兵为英国运输船队护航;更为重要的是,以“租借法”的名义大量、实际上是无偿向英国提供军火,对德国进行了一场战而不宣的海上战争。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恐怕难以撑至战争结束。另外,德国由于政治上对布尔什维克的仇恨,军事上对苏联军事力量担忧和惧怕,与苏联早晚要爆发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希特勒头上。美、苏等大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德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危险。

二、德国海上封锁的主要作战方式

德国根据双方军事力量和战场环境的特点,扬长避短,采用了多种作战方式,以争取获得良好的封锁效果。

(一)使用航空兵夺取制空权和海峡制海权,同时参与破交战

德国的航空兵兵力较强,因此,其集中优势兵力,通过突击英国机场、空中决战等方式,企图夺取英国、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和海峡制海权。战史学家都证明,海上封锁初期(1940年6月),德军的努力是有效的,如果其坚持破坏英国机场和空中决战的作战方式,英国空军将陷于绝望的困境。有了制空权,海峡制海权则较易获得。同时,德国航空兵较积极参与了破交战,自1940年6月至次年6月共击沉389艘船舶,占同期击沉总吨位的20%。?

(二)使用潜艇进行大规模破交战和袭舰战

德国在潜艇的数量、质量及战术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整个封锁过程中,特别是在封锁的后期,它成为德对英封锁唯的的“杀手锏”。德国潜艇在上述同期一年时间内击沉548艘船舶,占击沉总吨位的55%。同时,德国多次使用潜艇对英国水面舰艇进行袭击,战果显著,如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就是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的。?

(三)使用水面舰艇进行破袭游击战

德国水面舰艇数量少,舰种发展不协调,其建造航母的努力一直没有成功,因此用于对英国舰队的决战显得力不从心。但德国并未使其水面舰艇无所作为,而是以单舰或小编队形式,对英国海上交通线发动破袭游击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并牵制了英国海军的众多的兵力。在上述同期一年时间内水面舰艇击沉了170艘船舶,占击沉总吨位的16%。英国为对付德国的水面舰艇的袭击,出动了大量舰艇进行搜索和攻击,如战争初期德国“德意志”号等二艘袖珍战列舰到大西洋游弋,英国派出了包括5艘航母、2艘战列舰在内的23艘大型舰只进行追击。

(四)布设攻势水雷,限制英国的海上活动

德国在战争初期就使用中小型水面舰艇、潜艇和航空兵在英国沿岸布设水雷,虽数量不多,但也击沉了一定数量的船舶,在上述同期一年时间内击沉160艘船舶,占击沉总吨位的6%,并在心理上、军事上给英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迫使英国舰船在一定时期内只能使用有限的近岸航线,为其他兵力的破交提供了机会。

(五)合理分配兵力兵器,远近结合,尽量形成全面封锁

德国对英国西海岸的封锁主要使用潜艇,并辅助以水雷障碍,对东海岸主要使用航空兵和中小型水面舰艇;中远海使用潜艇、大型水面舰艇,近海(近岸)主要使用航空兵、中小型水面舰艇和水雷障碍。这样可以较合理地配置参加封锁的兵力兵器,尽量发挥各兵力兵器的最佳效能,远近结合,力图形成有效的全面封锁。

(六)如海上封锁未能使英国屈服,则计划进行登陆进攻

在发现海上封锁难以动摇英国战争意志后,德国匆匆制订了“海狮”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准备分两批运送十六万名陆军和重型装备在英国登陆,最终运送到40万兵力,征服英国。德国海军两栖舰艇很少,登陆只好计划使用150艘运输船、3000多艘驳船、汽艇等。当然,“海狮”计划由于德国没有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海权以及准备进攻苏联而最终放弃。

三、对双方统帅的性格心理特点分析

(一)希特勒的性格心理

希特勒儿童时的家庭有明显的不正常。他父亲是个性格很有问题的人,很暴力,以至于希特勒的哥哥不能忍受而离家出走。希特勒对父亲充满了仇恨。母亲则对他很溺爱。

这样,希特勒的性格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特点:他仇恨象他父亲那样的权威,致力于战胜权威,他将对社会上所有权威者含有敌意。他渴望成功、雄心勃勃、一旦成功,他将成为他父亲一样的暴力的权威人物。他虽然很恨父亲,但是他在儿童时却对父亲无可奈何,因为那时他是弱者,所以他渴望自己成为强者。一旦他成为强者,他就可以像(他暗暗羡慕的)父亲一样作威作福了。这种渴望就是他的野心的来源。这野心使他战胜了社会上的权威。而母亲的溺爱使他对自己有一份自信。人最早的自信大都来源于母亲。母亲的爱使他有心理力量。没有这力量,他将变得懦弱无力。

对权威的恨和羡慕加上自信,就造就出一个狂热的野心家。他一生都致力于在权威面前不再是弱者,战胜敌人,获得成功。他认为只有战胜者有价值生存。

希特勒的一生正是和“父亲”战斗的一生,“父亲”就是政敌、马克思主义者、英法美、犹太人,他坚信“上帝”会象“母亲”一样宠爱自己,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样的人一开始总会有成功的:因为他们自信,并且他们对成功极为渴望,他们认为成功与否性命悠关。但是在他们成功后,他们还会无限度地扩大自己的成功。因为只有在战胜时他才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会寻找创造敌人。他们的敌人会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他失败。他就象一个跳高者,他跳过2米就会继续跳2.10米,不管多好的跳高运动员,都是以一次撞杆的失败结束的。

因为这些经历,希特勒蔑视(却又羡慕)德国那些职业贵族军官团,他渴望战胜这些权威,常常依照个人意志来作出重大决定,可是在所有情况下他都会正确?

因为这些经历,使得希特勒在日后在战争中表现为偏执,歇斯底里,充满攻击性,可是在内心我想他有一种自我无限贬低,软弱的特性,他可以无数次的隆鼻,他会在经历挫折失败后无限沮丧,常做惊人之举.当时有一名穆雷博士预言如果德国战败,希特勒会选择自杀。“他有一种强烈的强迫性心理冲动,不惜牺牲自己和整个德国也要灭绝西方文化,甚至准备将整个欧洲拖入地狱。”穆雷博士甚至根据希特勒的性格分析报告预测到一些细节:希特勒可能会躲到地下掩体里,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开枪自杀。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二)丘吉尔的性格特点

丘吉尔生就一副娃娃脸,和外表相一致的是,他还拥有一颗难能可贵的童心,这是他成功的秘诀。早有心理学家认为,童心能避免偏执与片面,能提供旺盛的探索欲、求知欲,让人无所畏惧。这使丘吉尔的风格在许多人眼里是“不能令人放心”的。对于政客来说,童心似乎是与权谋相对的一种特质。好在有了丘吉尔,他的一颗童心和由此而来的热情,让人们看到了政治与文学、战争与浪漫的完美结合。丘吉尔的老朋友、曾反对过他的艾默里写道:“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被认为是惟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

就在前不久,丘吉尔小学时代的一些档案得以曝光。人们发现,这个伟大人物小时候不仅成绩差,而且顽劣。老师给他的评语上明白地写着“淘气”和“贪吃”。丘吉尔的童心给他带来了乐观、积极、创意、热情和幽默的人生态度。他的许多发言都在人们之间传为佳话。

1940年6月4日,英军在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丘吉尔提醒议会“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之后,丘吉尔发表了堪称为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讲话:“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要在法国作战,我们要在海上作战,我们要带着渐长的信心和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要在海滩上、在陆地上、在街巷中、在山上作战,我们永不言败!……”他的讲演总是充满热情和必胜的信心。在伦敦遭受德军连续57天的空袭期间,他每周在街头公开露面,并以其高超的充满热情和鼓动力的演讲给空军打气.

丘吉尔的创意,坚强和不安分,恰恰满足了不断受到德军沉重打击的英国人民的心理需求。越困难越冷静,绝不退缩,心理学讲,意志是一种主观的努力,它的力量的基础来自动机。动机越强烈,意志越坚定.他带领英国人民坚持抵抗,直至最后的胜利.

四、封锁失败的原因分析

德国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从军事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封锁的战略目标多变且与实力不符?

德国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战略目标多变,这主要是“政治万花筒”希特勒所致。他一会认为英国人“符合优秀民族的有关标准”,应该体面的让他们退出战争;一会儿又认为英国人是“理智的民族”,在受封锁的压力后能够承认德国的领导地位,向德国投降;在英国人“如此不给面子”之后恼羞成怒,又匆忙下达“海狮”计划,企图登陆征服英国。战略目标多变,使军事行动无所适从,犯了“战略目标不坚定”的大忌。更重要的是,德国的几个战略目标,都与其军事实力不符。封锁主要依靠海空军力量,而德国的空军力量对英并不占太大的优势,海军力量则处于较大的劣势,封锁从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二)四面出击,将第三方拖入战争

德国战争潜力并不是很大,应实行近攻远交的战略,稳定与美国、苏联等大国的关系,力争不与己为战,集中兵力进行对英封锁。但德国在战略上犯了一系列大错。首先是因其反动、残暴和狂妄,将美国逐步推到英国一方;其次是利令智昏地在封锁的关键时候挥兵东进,进攻苏联;其三是与东方侵略成性的日本结盟;第四是1941年初入侵北非,春天分兵巴尔干半岛,进攻南斯拉夫、希腊等国。德国的四面出击,主动或被动地将美、苏等第三方拖入战争,不但使对英封锁失败,还加速了其全面失败。

(三)未能组织有效的联合战役和合同作战,兵力被各个击破

对英海上封锁,应是海空军的联合战役,但由于两个军种之间的不协调,未能形成合力。德空军司令戈林称:“凡是能飞的皆属于我”,他一直未能给海军有力的支援。如潜艇的破交战斗,得不到空中侦察和火力的支援,终因损失太大,被迫退出了战场。

(四)战前准备不足,海军发展不协调

德国战略上缺乏一致性,使海军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海军的体制不完善,发展不协调,兵种的作战手段单一。没有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使海上兵力难以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水面舰艇数量少,根本无力与英国海军对抗;水雷战准备也不充分,水雷数量不够;就连“杀手锏”——潜艇在战前建造的数量、质量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按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邓尼兹的要求,战争期间保持在海上活动的潜艇需要100艘,这样至少应有300艘潜艇在役,但战争爆发时德国仅有57艘,适合于大西洋作战的只有22艘。靠战时的全力建造,才部分的满足了需要。但为时已晚,已失去了破交的大好时机。

(五)战术目标选择不当,致使初期夺取制空权的努力功亏一篑

封锁初期,德国空军夺取制空权的作战方式和战术目标的选择是正确的,攻击机场,消灭英国空军于地面;组织空中决战,歼灭英国空中力量。但在英国轰炸柏林之后,德国又把攻击重点转向了伦敦,以后又转向伯明翰、考文垂等大型工业城市。攻击重点转变之后,虽然使英国的人员、物质增加了不少损失,但使本来濒于崩溃的英国空军有了喘息的机会,使其得以生存下来并逐步壮大。美国海战史专家鲁格对此评论说:“袭击伦敦是1916年凡尔登陆役的翻版,即‘擒贼先擒王’战略的翻版,结局也是相同的”。另外,德国空军对英国雷达站的使用估计不足,未用全力进行攻击,使战场环境对英国单向透明,使英国空军的战斗力无形中增加了若干倍。总之,德国未能对机场、雷达站和指挥系统集中突击,是战术上的严重失误。

(六)对反封锁的攻势行动估计不足,防范不力

英国距欧洲大陆距离近,防御纵深浅,对英国是一不利因素,但同样也不利于德国对英国反封锁攻势行动的防范。德国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只想打别人,不想别人打自己,戈林吹牛讲:“要有一架敌机到达鲁尔的话,我的名字就不叫赫尔曼?戈林,你们叫我什么都行”。当英国空军的炸弹落到柏林后,德国大失面子,改变了行之有效的夺取制空权的作战方式,改为轰炸伦敦和英国的大城市,以图报复。英国的攻势行动,使德国的许多港口及工业城市(包括占领的)受到了攻击,损失惨重。如1940年6月至9月,德国准备用于“海狮”计划的155艘运输船,被英国空军击沉了21艘,1277艘驳船和汽艇,被击沉了215艘。本来德国搜集登陆工具就非常不易,遭英袭击后更是雪上加霜。总之,由于英吉利海峡纵深浅,德国在对英国的海上封锁的同时,还得分出大量兵力来应付英国的反封锁攻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