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下的守卫者-941 联队
“红色 36”号侧卫

受伤的p-3可见其损坏的一号引擎和变形损坏的螺旋桨叶片。
su-27“红色36”号出现在左侧时,注意其背部竖起的减速板。
红色飞行员凶狠而冷峻的眼神
SU-27向P-3B 亮出机腹下挂载的6枚R-27R/T导弹闪着寒光
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转自百度
1987年9月13日,333联队的扬·塞尔维森中尉机长与其他9名机组人员,驾驶602号P-3B飞向苏联海岸(事后挪威国防部声称:602号P-3B当时是在巴伦支海面做常规侦察飞行,为了更准确地观察一支在巴伦支海公海区域航行的苏联舰队,在苏联领海附近进行回声探测,“一时疏忽”,越过了国际海域)。苏联西北部警戒雷达发现后,派第10防空军第941飞行团飞行员瓦斯里坦西姆贝尔驾驶36号Su-27进行拦截监视,并阻止其放置回音探测浮标。这是年轻的坦西姆贝尔第一次拦截真实目标。
10时39分,这架挪威飞机与一架前来拦截的苏联苏-27战斗机在空中遭遇,这架战斗机的前机身与垂尾漆着大大的红色“36”,非常醒目。它从外海方向以横滚动作从这架挪威飞机的左后方逼了上来。这是一架最新式的苏联战斗机,西方是首次在如此近的距离观察这种飞机。在接近过程中,该机打开机背减速板减速,近距离监视着挪威侦察机,气势逼人。从机窗望去,它就像一只展翅的金雕,机背打开的减速板就像乍起的颈羽,凶猛而怒气冲冲。
这架苏联战斗机越靠越近,挤压着挪威侦察机。最近时两机相距仅有2米,几乎是翼尖碰翼尖,以致从机窗望去,只能看到它的局部。它挂载的空空导弹近在咫尺,锐利的机翼前缘在阳光下发出寒光。苏联飞行员一脸冷峻地注视着他们。挪威的机组人员感到气氛压抑,后面发生的事情证明,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当时两机的飞行高度为4 500米,随后苏联战斗机飞离这架挪威侦察机,这架装有两台大推力发动机的苏联战斗机故意在近距离掠过时产生的强大喷射气流,使挪威侦察机几乎操作失控,不过机组人员趁机拍下了一组这种苏联最新战斗机的照片。
几分钟后,这架战斗机又兜了回来,再次以极近的距离压向挪威侦察机,机身上的铆钉、焊缝清晰可见,苏联飞行员的表情冷峻而刚毅。塞尔维森机长减速并示意苏联飞行员,自己的飞机要离开,苏联战斗机再次消失。
但这架挪威飞机并没真走,它又转了回来。
10时56分,当它距苏联海岸线48海里处时,那架苏-27第三次出现了。 这次它径直飞到挪威侦察机的右翼下面,苏联飞行员;准备动手了!只见他把飞机贴了上来,在这架即将倒霉的P-3B下面调整好了位置,然后猛然加速:只见苏联战斗机机尾发动机的喷口顿时腾起两条排空的喷焰,强大而耀眼,飞机就像一头钢甲怪兽,狂吼着笔直地蹿向前方,摧枯拉朽、锐不可挡。他的驾驶技术非常精湛,他巧妙地使自己的座舱罩避开对方高速旋转、呼呼作响的螺旋桨,其左垂尾就象把直立的裁纸刀准确利落地在挪威侦察机的右外侧发动机下面划了过去,随着金属划过金属的啸叫、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被打断的噼里啪啦声,只见P-3B的发动机短舱顿时被切开了一道口子,其中一片螺旋桨桨叶被打断了310厘米,断桨如同飞刀一般插入了挪威侦察机的机身,它的右发动机很快停了车,一股烟雾伴着纷扬的金属碎片向机尾飘散而去。
转瞬,苏联战斗机一个利落的右滚飞,就再次消失了。在它离去的那一瞬,挪威机组人员看到苏联战斗机挂载的6枚导弹闪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它还会不会翻过头来个致命一击?机组人员的心里谁也没底,恐惧笼罩着大家。万幸的是这架苏联战斗机没再出现,他返回了自己的机场,刚才他的飞机机尾也被对方螺旋桨打伤。
红色36受伤的机翼
其实,刚才这名苏联飞行员的行动对他自己危险性非常大。在空中,两架齐头并进的飞机之间,由于空中气流作用,其相对位置总是忽近忽远、始终在变化着。P-3B侦察机装有四台阿里逊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功率高达4 600马力,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简直就是台断头机,刚才的动作稍有偏差,他的 脑袋就会搬家。作为一名常年跟飞机打交道的飞行员,这类血腥的事故他肯定耳闻目染过。
塞尔维森机长驾驶着受损的飞机,一面发出求救信号,一面歪歪斜斜地狼狈离去,飞行高度一下掉了3 000多米。对这些机组人员来说,他们从来没有过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掉了如此大的高度,扑面而来的海面看上去是如此之近,他们感到了死神已经伸出的手臂……
仿佛神佑,奇迹发生了1分钟后飞机终于改平了,两架挪威的F—16A战斗机也出现了,它们护卫着这架受伤的侦察机,返回了挪威最近的一处空军基地巴纳克。
这场惊心动魄的空中较量共三个回合,历时17分钟。
在这次事件中,苏联飞行员作风强悍、技术精湛。在空中,他驾驶着高速的喷气式战斗机给P-3B开了一刀,表明了他对机身坚固,性能超卓的苏-27的无比信任,也向世人证明了苏联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战斗意志,这样的结局是令P-3B驾驶员那西方式的头脑所料想不到的。苏联飞行员安全返航后,得到了一个P-3B图案的战果标记,以黑色喷涂在左侧机炮冷却蒙皮后方,即使在90年代中期,变成38号之后仍然保留该标志。
2001
年4月1日,一架美国海军EP-3型侦察机在南中国海执行侦查任务,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机发生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死亡,而美国的军机则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事件对中美双方的关系构成一定影响,中方于5月曾拒绝一艘美国军舰在中国港口停泊作例行访问,拟于6月到访香港的美国扫雷舰“仁川号”,也于5月15日遭中方拒绝让其进入香港。
后经中美双方高层多次商讨后,中国方面具体安排释放机组人员,并和美国方面商讨归还美国飞机和防止今后出现类似事件等问题。而美方EP-3侦察机由美国派遣工程人员将之拆件,并以一架从俄罗斯租用的安-124巨型运输机把部件运走。
中国海南陵水机场EP-3的机首雷达和螺旋桨已被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