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过的老书 —《牛虻》

来源: 2015-12-17 16:12:1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牛虻》是我少女时代最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我母亲收藏的正是这一版本:195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李俍民翻译、竖排印刷,其中有四幅插图,青年亚瑟和中年蒙泰尼里主教一起在瑞士山间旅游的那幅插图非常美,他们像是中世纪时期的人物,庄重典雅的蒙泰尼里主教正为儿子涉足革命而担忧,清纯秀逸的亚瑟却在为旁人议论他的长相酷肖他的神父而沾沾自喜。亚瑟与他父亲蒙泰尼里大主教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感悲剧让人唏嘘不已,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倒是对意大利革命、烧炭党人的活动及他与琼玛之间的爱情感觉一般。牛虻白天对他父亲恶言相向,可在三更半夜偷窥到他父亲长时间地跪在教堂里大理石地上,深深地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中而无法承受那种心灵的折磨时,他的心也在倍受煎熬。这时候你再翻到小说起首时,那幅父子和谐的画面是一种极大的反差。到书的接尾,牛虻与父亲终于相认,彼此深深依恋着,却又毫不妥协,最终牛虻就义而蒙泰尼里红衣大主教也心碎而亡。我为他们的悲剧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可就是喜欢读,很自虐呢。
      这本书之所以在中国和前苏联非常著名,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你仍然能在许多家网站上读到它,全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所赐。就我个人感觉而言,《牛虻》无论是文学语言的叙述还是人物情感的丰富复杂都远远胜过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我母亲只收藏了前者。后者基本上是一本单调的革命小说,除了前半部分中保尔与冬妮娅的纯洁爱情的描述,其他部分我只通读过一次,至今已全无印象,只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是令人感佩的,他的名言和故事激励了几代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