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过的老书——古丽雅的道路(又名第四高度)

在我还是一个不识字的小女孩时就喜欢这本书了,我记得这本书有十几幅古丽雅各个时期的照片,第一幅照片是青年古丽雅的男装照:极短的头发,戴着一顶鸭舌帽,开怀大笑,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我一定很喜欢 “他”,所以用红色印章油给“他” 两颊涂上了红,觉着更加漂亮,可是却闯了祸,母亲非常生气,结果我花了很长时间用橡皮擦擦掉它,却把书擦破了,不记得母亲怎样处罚我的了....
“古丽雅从小活泼、开朗,惹人喜爱,是天才的儿童演员。她具有少年儿童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在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下,她通过一件件小事磨练意志,克服缺点,逐步成长为意志坚强、坚韧果断、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优秀青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她毅然抛下年幼的儿子,奔赴保卫祖国的战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为了夺回被德寇占领的五六·八高地,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祖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一名苏联英雄。”
“本书自1946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中文版的《古丽雅的道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翻译,由时代出版社出版,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为中国青少年读者所喜爱,成为影响了几代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小说是从古丽雅出生的那一刻讲起,这个漂亮的乌克兰小姑娘一开始就已经是幼稚园里最受宠爱的孩子,穿着她妈妈给她做的碎花布的“布拉吉”。因为美丽和聪慧,她16岁时主演了一部电影,成为当时很多少年人睡梦中的偶像。但是,战争爆发了,无情的战争摧毁了一切,也摧毁了古丽雅明星之路的辉煌前程。古丽雅不顾妈妈的眼泪,和很多小伙伴一起到了前线。小说结尾的插图上,古丽雅的墓上盛开着很多很多的鲜花,她母亲带着她儿子小刺猬经常来看她....
在文化荒芜的文革时期,这本书给了我一片梦幻的天空,在我那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我总算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生活,另一些人,让我无限悲哀的是我意识到那是我根本无法触及到的,我只能梦想她。
这本书中还夹着母亲五十年代的三张名信片:一张是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第二张是莫斯科地铁,最后一张是著名的“我们爱和平”的照片: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怀抱着和平鸽欢笑着。我的童年就是生活在对苏联和文革前的生活的羡慕和想象中,在我心中深藏着对文革的厌恶和无奈。


http://i.mtime.com/s111/blog/1958047/
http://www.xuehuile.com/blog/f19c6bdab9e74be0887f6abf93098349.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